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孟子)七篇解读

  2020-05-21 00:00:00  

(孟子)七篇解读 本书特色

陈来、王志民、杨海文、王中江、梁涛、孔德立、李存山七位国内传统文化研究知名专家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孟子思想的学术研究与孟子思想的推广、传播与应用结合起来,对《孟子》七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对于推动孟子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普及,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七篇解读 内容简介

理解和诠释好经典的思想,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更是传承转化、应用普及的关键。《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于“四书”中内容*多。其中所言仁政思想、浩然之气、忧患意识、大丈夫人格等,不仅在历史上闪耀着光辉,而且对当代治国理政、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立足儒家文化沃土,汲取孔孟思想精华,明确提出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孟子研究院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秉持“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的原则,在传承普及、转化应用孟子思想方面有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孟子》七篇解读正是适应广大干部群众读好经典文本,更好地理解、应用、弘扬孟子思想而展开的。
本次解读活动自2016年9月24日开讲,至2017年1月15日举行收官仪式,历时三个多月,由我和王志民、李存山、王中江、梁涛、杨海文、孔德立七位学者每人解读一篇,对《孟子》七篇全文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解读。国内有代表性的儒学学者走出大学校园,走到基层跟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读本,应该说这是当代经典学习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儒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为落实*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关讲话精神,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活动由孟子研究院发起,济宁市委市政府和邹城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参与解读的学者广泛参考有关文本,积极认真备课,力求能够正确解读孟子思想中的丰富内涵,同时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干部听得懂、用得上。
文本解读的活动结束后,应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活动视频在邹城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进行了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为进一步方便干部群众的阅读和学习,解读者在原来讲稿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修改,形成当前文本。但文本毕竟出自七位学者之手,风格不尽一致,为了尊重和保存原貌,整理时对各个学者的文本风格都作了保留,仅从体例上进行了基本的统一。从这个方面来讲,还需读者根据各篇文本解读的风格适当调整阅读角度。
*后,因为时间仓促,问题在所难免,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陈来理解和诠释好经典的思想,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更是传承转化、应用普及的关键。《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于“四书”中内容*多。其中所言仁政思想、浩然之气、忧患意识、大丈夫人格等,不仅在历史上闪耀着光辉,而且对当代治国理政、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立足儒家文化沃土,汲取孔孟思想精华,明确提出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孟子研究院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秉持“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的原则,在传承普及、转化应用孟子思想方面有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孟子》七篇解读正是适应广大干部群众读好经典文本,更好地理解、应用、弘扬孟子思想而展开的。 本次解读活动自2016年9月24日开讲,至2017年1月15日举行收官仪式,历时三个多月,由我和王志民、李存山、王中江、梁涛、杨海文、孔德立七位学者每人解读一篇,对《孟子》七篇全文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解读。国内有代表性的儒学学者走出大学校园,走到基层跟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读本,应该说这是当代经典学习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儒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为落实*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关讲话精神,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活动由孟子研究院发起,济宁市委市政府和邹城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参与解读的学者广泛参考有关文本,积极认真备课,力求能够正确解读孟子思想中的丰富内涵,同时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干部听得懂、用得上。 文本解读的活动结束后,应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活动视频在邹城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进行了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为进一步方便干部群众的阅读和学习,解读者在原来讲稿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修改,形成当前文本。但文本毕竟出自七位学者之手,风格不尽一致,为了尊重和保存原貌,整理时对各个学者的文本风格都作了保留,仅从体例上进行了基本的统一。从这个方面来讲,还需读者根据各篇文本解读的风格适当调整阅读角度。 *后,因为时间仓促,问题在所难免,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陈来 2017年8月7日

(孟子)七篇解读 目录

目录 序言 /1 梁惠王篇 /1 公孙丑篇 /117 滕文公篇 /245 离娄篇 /421 万章篇 /573 告子篇 /733 尽心篇 /829

(孟子)七篇解读 作者简介

陈来
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中国孟子研究院儒学大家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曾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卷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思勉原创奖、孔子文化奖等多种奖项。

王志民陈来 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中国孟子研究院儒学大家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曾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卷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思勉原创奖、孔子文化奖等多种奖项。 王志民 1949年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理论工程建设齐鲁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齐鲁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齐鲁文化与儒学、齐鲁文化与诸子百家等研究。曾12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一等奖共4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性著作有《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齐鲁文化概说》《序论齐鲁文化》《齐文化概论》《齐文化论稿》《齐文化与鲁文化》《齐鲁古代文学简论》等11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齐文化丛书》(44种)、《齐鲁文化通史》(8种)、《齐鲁历史文化研究丛书》(100种)、《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28种)、《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东卷》、《中国名门家风丛书·山东辑》(11卷)、《孟子文献集成》等,为全面挖掘、研究、弘扬齐鲁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海文 1968年生,湖南长沙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供职于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现代哲学》杂志社。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孟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兼任中国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孟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著有《心灵之邀——中国古典哲学漫笔》(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浩然正气——孟子》(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化蛹成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断想》(齐鲁书社2014年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世界》(齐鲁书社2017年版)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孟子思想及孟学史研究。 王中江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会长、张岱年研究会会长。曾先后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致力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先秦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哲学研究。出版著作十余部,主要有《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新的全能式世界观》《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七十余篇。 梁涛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学刊》执行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孟子研究院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学思想史、经学思想史、出土简帛研究,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儒家道统说新探》《“亲亲相隐”与二重证据法》等。 孔德立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尼山学者,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四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 李存山 1951年生于北京市,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曾任哲学编辑室主任、杂志社副总编辑。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2004—2014),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并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儒家文化,著有《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中国传统哲学纲要》《气论与仁学》《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孟子)七篇解读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613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