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旅游-生活空间: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云南这一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资源优势,选取涵盖原地、本地、异地三类旅游空间生产模式和五种代表性类型的民族旅游景区作为研究个案,对文化旅游背景下如何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等问题进行案例研究与理论提炼。
本书尝试将多点民族志的质性研究法、管理学的系统分析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法与人文地理的空间生产视角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运用,创立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分析框架与模式类型比较研究框架,对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五种主要类型进行比较研究。本书认为,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是较具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保证景区内民族民俗动态展演的真实、保持景区与原生民族村寨稳定而合理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展示合作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重建旅游-生活空间: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 作者简介
桂榕,女,民族学博士,旅游管理博士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回族研究会副秘书长。在《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人文地理》《旅游科学》《广西民族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历史•文化•现实:国家认同与社会调适—云南回族社区个案研究》(2012)、《最后的碉楼:东莲花回族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空间》(2013)。论文曾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