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丛书-上海老学堂 目录
总序 李伦新前言数字化与国际化——上海市上海中学从龙门书院到上海中学与时俱进的改革步伐战略性的转变一本现代教育的经典之书——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莘莘学子情系南模名师新南模,向着新的“路标”前行教育改革的一枝奇葩——上海市育才中学百年老校西学东渐办新型校教改初探从“茶馆式”教学到三自教育一所以创造教育为特色的百年名校——上海市向明中学学贯中西创新为宗明理向上求索创造好学力行之校训——上海市市西中学从西童公学到市西中学努力发扬“好学力行”的校训独立之人格生存之能力具有特色女学传统的学校——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校创立与恢复优秀女校文化的传承培养“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女生择传统之优 走创新之一上海市松江二中学校的建立百年树人,五育兼进,健全品格,张扬个性培育优秀文化传统,盈造良好树人氛围具有爱国传统的百年名校——上海市大同中学集资兴学文化瑰宝焕发新春企业家办学的成功一例——上海市澄衷中学蒙学堂的诞生人才辈出,底蕴丰厚办学成就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特色_北南开,南浦东——上海市浦东中学毁家办学的杨斯盛一切为了学生重振历史名校雄风我国西洋办学**校——上海市徐汇中学土山湾旁的洋学堂马相伯从这里走出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升攀翱翔在蓝天上的金凤凰——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百年前的一所女校弄堂里飞出的金凤凰凤凰涅槃展新姿一所地下党创办的民族堡垒学校——上海市省吾中学艰难的建校历程革命据点,民主堡垒成人先成才,成才先铸魂英语教学超群的学校——上海市时代中学卓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百年老校焕发青春跋 郑家尧
海派文化丛书-上海老学堂 节选
《上海老学堂》内容简介:上海人常把学校叫作学堂,而创办早的学校就被唤作老学堂。《上海老学堂》通过对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育才中学、市三女中、澄衷中学等14所上海老牌中学办学史的介绍,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清末、民初以来上海普通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百余年来,上海有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有资产阶级兴办的私立学校,有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民众学校,还有当时地方政府等创办的公立学校。上海普教呈现了多元教育结构体系,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多样化的学科内容。上海老学堂耐人寻味,从中亦可见海派文化的特色。
海派文化丛书-上海老学堂 相关资料
插图:2003年6月,全国第一家建成MP多空间视频教学网络,实行了任意两空间或多空间实时视音频交流,寻找到了适合于教学的数字技术。2003年以来,学校将数字技术进一步运用到现代实验室的建设中,新建了12个现代化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拓展了数字技术的运用空间。原来上中图书馆只有图书12万册,经过技术改造,扩展为图书信息中心,建立了图书信息中心网站,实现了文献检索、资料服务、信息咨询和发布的网络化。在全校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馆藏文献的联网检索。还与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图书馆连接,可登陆世界各国著名图书馆网站,共享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现在上中校园网每天24小时免费开放,上千台电脑可以同时联通国际互联网,日均流量达40GB,国际出口流量达4GB。“有线网”、“无线网”、“MP网”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硬环境的大部分指标已达到或超过美国学校的平均水平。分层选择教育长期以来,教育改革一再呼吁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但由于课程设置本身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无法落实下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校园数字化建设为课堂教学探索个性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唐校长从国际部借鉴了很好的经验。国际部40个行政班,有483个教学班,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不同的课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班,而且事实证明这种教学的确行之有效。经过讨论,老师们接受了唐校长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选择在2006届对数学、英语两门课程进行模块选择实验。把这两门课程,分成核心模块(每周三课时)+选择模块(每周两课时)的模式。
海派文化丛书-上海老学堂 作者简介
许祖馨,多年救龄的老教帅,结命校生活和科背活动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不少得到全国和上海市的奖项。他还荣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的称号。于传璋,原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区办公室主任。多年来对普教工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文史材料。陈叔骐,原静安区教育学院教师,后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长期关注教育工作,尤其对普教史和学校教学法,发表过一批有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