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任继愈谈文化

  2020-05-22 00:00:00  

任继愈谈文化 目录

代序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编 儒学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论儒教的形成朱熹与宗教再谈儒家与儒教儒教的再评价从程门立雪看儒教佛教向儒教的靠拢佛教与儒教从佛教到儒教谈谈孝道说忠孝——儒学的回顾与前瞻第二编 道学老学源流关于《道德经》《道藏提要》序《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订本序要重视道经研究道教图册序第三编 佛学中国的宗教与传统文化佛教与东方文化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农民禅到文人禅南北禅宗异同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从佛教经典的翻译看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第四编 哲学21世纪的中国哲学从中华民族文化看中国哲学的未来用历史说明宗教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一例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五编 墨学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非攻和兼爱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尚贤、尚同天志、名鬼墨学的历史地位第六编 杂议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文化发展的势差规律从兄弟民族宗教看古代中国文化古代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从“书同文”到“语同音”书法与物质条件人才问题杂议20世纪的文化国耻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任继愈谈文化 节选

《任继愈谈文化》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为人类的文明史提供了证明,它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进步的实例,从古老到现在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有条件来做出这样的论证。

任继愈谈文化 相关资料

老子另一个贡献是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这个问题,过去的研究者讲得不够,这里要多说几句。人类认识外界的过程,总是由外向内,由具体到抽象。近半个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发展较快,研究儿童认识外界的过程及其发展轨迹。经过观察、实验、比较,得出大致可靠、比较接近儿童思维成长的实际状况。由此推广一个民族思维成长的过程,与儿童成长的过程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大体相似.至少可以从中得到相关的昭示。儿童认识外部世界,总是先从身边周围的事物开始,由近及远。先认识母亲及其家人。扩大到身外的食物、玩具,再扩大到鸟兽、草木、鱼虫等目力所及的范围。如高山、大河、天空、气象、风雷等外界,虽在视听范围之内,并不能引起足够的认识。日月星辰先被认识,日月星辰附着在更大的“太空”中。则较迟才会引起注意。朱熹(中国宋代的大哲学家),他父亲抱着他指天空说“天”!朱熹问其父,“天之上有何物”?这被视作特异儿童的表现。所以古人对这种事特别记上一笔。古今中外千千万万儿童。很少关心“天之上有何物”的。近代中外儿童教育家还发现,小学生春游虽然喜欢爬山涉水,但不懂得欣赏山水风景、朝晖露霜之美。人类认识过程总是由具体事物开始,由微细到宏大。儿童学习数字计算,先计算一个一个的实物,然后形成“l、2……”数的概念。先认识自然的实数。据中外数学史上的记载。“零”的概念形成较迟。

任继愈谈文化 作者简介

任继愈(1916-2009),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中国哲学发展史》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等的编辑出版工作。

任继愈谈文化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29485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