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书脊或封面有瑕疵

  2020-05-22 00:00:00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文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在正本清源,搞清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为什么要发展,怎么保护,怎么发展,当前政策在执行上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纠正与改善。
  首先,辑录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本文献,并对文献宗旨做了深入探讨。
  其次,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昆曲与古琴为例,组织了实际参与传承的艺人,对现状做了内部评估与反省。
  第三部分,是研究者对现状的观察与省思,特别是纳入宏观文化传统的观照。
  *后部分是附录,胪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及2003年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衔项目介绍、2005年公布项目中的蒙古长调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介绍,以及中国在2006年公布的5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目录

导论: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文 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传非实物人文遗产杰作”国际荣衔公告
见于两份文件、三种语言的文化遗产保护
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及教授(1998年刨办至今),大学文康委员会主席。历获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1969),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硕士(1972),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1980)。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佩斯大学(Pace Uni一versity[New York City])及台湾大学、新竹清华等校。尤着重研究中国文化意识史。曾负责由大学教育(研究)资助委员会(香港)拨款项目:“中国何处寻:香港大学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程(1926年迄今)”;校内资助的研究项目:“物质文明的展现:香港西北区出土陶瓷的文化意义”、“古瓷拼凑出香港史:屯门与元朗,9至15世纪”、“中国陶瓷下西洋”、“明末清初浙江画家对日本艺坛的影响”、“文化认同与精感因素:对香港普通话学生的调查研究”。 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图书 ·九州学林(2005夏季3卷2期总第8期)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29536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