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与宋元文人画 本书特色
本书在综合考察绘画、文人、禅学这三者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对以下三个问题作出基于思想维度的重新解答:首先,文人画是否受到了禅学影响;其次,文人画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学的影响;*后,文人画是如何体现禅学影响的。鉴于绘画、文人、禅学各自不同的本性,不采取以西释中或以禅宗公案视角切入文人画的常见套路,而是依据事情自身本性展开的过程来讨论三者的历史性关联。同时,借助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从思想之道进入到人的现实存在,将时代因素与画家作品个案分析相结合,在相互对比中呈现出宋元文人画禅学化的独特性及所呈现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文人画自身所形成的历史边界,并昭示出在后自然时代,绘画对此边界超越的可能性。在此思路的设定下,本书避免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对绘画某些语词如气韵、意境等常见问题的字源式溯源和循环式讨论,而是突出禅学觉悟之道对宋元文人画走向成熟的巨大推动作用,其中尤其是宋元文人画中欲望独特表达方式的生成。
禅学与宋元文人画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合考察绘画、文人、禅学这三者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对以下三个问题作出基于思想维度的重新解答:首先,文人画是否受到了禅学影响;其次,文人画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学的影响;很后,文人画是如何体现禅学影响的。鉴于绘画、文人、禅学各自不同的本性,不采取以西释中或以禅宗公案视角切入文人画的常见套路,而是依据事情自身本性展开的过程来讨论三者的历史性关联。同时,借助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从思想之道进入到人的现实存在,将时代因素与画家作品个案分析相结合,在相互对比中呈现出宋元文人画禅学化的独特性及所呈现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文人画自身所形成的历史边界,并昭示出在后自然时代,绘画对此边界超越的可能性。在此思路的设定下,本书避免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对绘画某些语词如气韵、意境等常见问题的字源式溯源和循环式讨论,而是突出禅学觉悟之道对宋元文人画走向成熟的巨大推动作用,其中尤其是宋元文人画中欲望独特表达方式的生成。
禅学与宋元文人画 目录
导论 1
**章 禅学与文人画的历史渊源 6
**节 禅宗思想的历史概述 6
一、禅的中国化历史 6
二、禅宗的历史 9
第二节 佛教与早期士夫画的历史渊源 12
一、早期中国佛教绘画的兴起 12
二、士夫画与佛教绘画的交互影响 14
第三节 禅学与文人画的关联 17
一、文人画辨义 18
二、禅学的独特性 21
三、文人画与禅学的联接点 23
第二章 文人画的产生 29
**节 早期士夫对绘画的规定 30
一、作为技术的绘画 30
二、作为艺术的绘画 37
三、早期的主流绘画思想 42
第二节 文人与道 47
一、文人概念的流变史 47
二、文与道 49
第三节 道与绘画 50
一、儒家之道与绘画 51
二、道家之道与绘画 56
三、由器进道 63
第四节 文人画特质的彰显 66
一、将画品人品化 66
二、将绘画诗意化 70
三、将绘画书法化 71
第三章 “即心即佛”与文人画思想的成熟 75
**节 即心即佛 75
一、佛作为觉悟 76
二、心作为人心 79
三、心的迷误 81
四、定慧不二 84
第二节 文人画重意观的形成 86
一、作为非自心表达的“意” 86
二、作为自心表达的“意” 89
三、金元文人画之意的历史传承 94
第三节 文人画重意思想的成熟 97
一、山水画成为主题 97
二、“援书入画”笔墨观的实现 102
三、诗书画的结合 105
第四章 顿悟与文人画“简”之品格的形成 109
**节 当下的顿悟 109
一、慧能的顿悟观 109
二、当下的时空性 111
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13
第二节 绘画“简”审美品格的形成 115
一、朴素的色调 116
二、笔墨的简 123
三、构图的简 128
第三节 文人画之“简”的独特性 133
一、强调用笔 133
二、反对减笔 135
三、崇尚简淡的古意 138
第五章 如如之境与文人画“平淡天真”之境的展开 143
**节 如如之境 143
一、“无”的智慧之途 143
二、如如之境的展开 145
第二节 “平淡天真”的内涵和图式演变 147
一、“平淡天真”的思想内涵 148
二、“平淡天真”图式的演变 151
第三节 “平淡天真”典型作品分析 156
一、赵孟頫雅正的平淡天真 156
二、黄公望生机的平淡天真 159
三、倪瓒孤寂荒寒的平淡天真 162
四、逸品作为评价标准的确立 167
结语 170
参考文献 175
后 记 184
禅学与宋元文人画 作者简介
江澜,女,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道禅思想及中国绘画美学。在《湖北社会科学》、《学院美术》等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参加AKDENIZ 大学举办的亚洲美学国际会议,宣读论文《郎世宁与中国绘画》。2015年8月参加台湾大学哲学系举办的“东方哲学研究新视野研习营”的交流活动。同时,从事绘画教学和实践,作品《流逝》入选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远古畅想》、《洪荒》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展。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