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密雲太守霍揚碑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碑刻留存,因为分布广袤、情况复杂,历代著录不尽能囊括,更兼兵燹战乱、地震灾害毁之太半,亦或摩崖难到、地辟无闻,使不能彰显于后世。1920年代出土山西临晋县霍村之《密云太守霍扬碑》即此例也。霍扬碑为北魏密云太守霍扬之墓前神道碑,碑出土山西临晋县霍村,1920年迁入蒲阪中学。字体在隶楷之间,十七行,行二十七字。计453字,个别字有剥泐,大多可辨。全碑为花岗岩质,通高197厘米,现存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
碑文详细记载霍氏家族仕宦史料。文中记载霍扬曾祖霍猛、祖父霍树、父亲霍明及子霍珍世系,惜乎俱为史所失载。可据此碑了解霍氏家族史料以及此一时期职官制度之大略。据碑文记载,此碑刻立于北魏景明五年(504)正月,景明为北魏宣武帝(元恪)年号,自公元500年至503年只有四年。景明五年已为正始元年,应是正月立碑者尚未知改元之故。同时,据民国传世整拓,可见此碑碑额形式,其作为神道碑与供养像结合的较早一例,于中国古代碑碣形制研究中也颇具价值。
北魏密雲太守霍揚碑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碑刻留存,因为分布广袤、情况复杂,历代著录不尽能囊括,更兼兵燹战乱、地震灾害毁之太半,亦或摩崖难到、地辟无闻,使不能彰显于后世。1920年代出土山西临晋县霍村之《密云太守霍扬碑》即此例也。霍扬碑为北魏密云太守霍扬之墓前神道碑,碑出土山西临晋县霍村,1920年迁入蒲阪中学。字体在隶楷之间,十七行,行二十七字。计453字,个别字有剥泐,大多可辨。全碑为花岗岩质,通高197厘米,现存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碑文详细记载霍氏家族仕宦史料。文中记载霍扬曾祖霍猛、祖父霍树、父亲霍明及子霍珍世系,惜乎俱为史所失载。可据此碑了解霍氏家族史料以及此一时期职官制度之大略。据碑文记载,此碑刻立于北魏景明五年(504)正月,景明为北魏宣武帝(元恪)年号,自公元500年至503年只有四年。景明五年已为正始元年,应是正月立碑者尚未知改元之故。同时,据民国传世整拓,可见此碑碑额形式,其作为神道碑与供养像结合的较早一例,于中国古代碑碣形制研究中也颇具价值。
北魏密雲太守霍揚碑 作者简介
薛晓源,博士,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画》杂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博物学经典译丛》《博物学经典丛书》等,计三十多种博物学著作。
刘波,字荷生。原籍山西,1974年生于内蒙古。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现供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发表学术论文、艺术评论、随笔、诗词联语等计四十余万字。出版个人画集、文集、书法集、译著等著作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