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本书特色
17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曲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优秀的著作之一"。
《傅山的世界》就是从傅山入手,去探讨这一时期书法之演变的。所以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本傅山的评传;傅山的书法,作者只当作一幅折枝画看,他要做的,是循着折枝的倚斜之势,于画幅之外,去讨寻它所来自的花丛以及生长的土壤。这是一本以傅山为透视点的"十七世纪书法的演变史",或以书法为透视点的"十七世纪文化史"。"傅山的世界",可说是一个与实相符的名字。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目录
总序谢辞致中文读者导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尚"奇"的晚明美学董其昌和晚明书家古代经典权威的式微文人篆刻对书法的影响日益紧迫深重的危机感傅山在明代的生活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书法动乱的年代傅山同仕清汉官的关系历史记忆的典藏颜真卿的感召力支离和丑拙晚明文化生活的遗响第三章 学术风气的转变和傅山对金石书法的提倡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学术圈学术的新趋势学术思潮对书法的影响清初的访碑活动碑学思想的萌芽打破唐楷图式南方的回应第四章 文化景观的改变和草书傅山的晚年生活博学鸿儒特科考试傅山的行草与草书结语图版目录主要参考文献索引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