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 本书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在学术界原有的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分类基础上,增加了宗教音乐一章,并对以往教程很少提及的伊斯兰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以及其他民间宗教音乐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全书还在各章增加了已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音声技艺形式,如侗族大歌、木卡姆等。全书力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前沿性,同时注重内容的专业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该书旨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精选各民族、各地域、各种体裁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作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
二、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
三、民间音乐的分类
四、民间音乐的特征
**章 民间歌曲
**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界定
二、民间歌曲的历史沿革
三、民间歌曲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民间歌曲的艺术特征
五、民间歌曲的分类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 节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音乐文化、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知识的关联;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方法的探讨;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重视运用音乐知识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方法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对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 相关资料
插图:二、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通过上文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作概括的历史性叙述,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族音乐,正是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并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各民族人民,各阶层人民的加工、改造、筛选、提炼,因而,无论在音乐的题材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面对形式各异、资源丰富、积蕴深厚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国的音乐学者们积极投身到对音乐的整理与研究中,并且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的开展与深入,一些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在学界被广泛运用,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由于对研究对象所采取的角度不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界定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就目前而言,在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中,通常会涉及到这样几种主要的概念: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等。什么是民族音乐?世界上所有民族,无论历史长短,人口多寡,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这些民族所拥有的独特的音乐文化,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则称之为中国民族音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民族音乐的包容面是很广的。它既包括汉族音乐,又包括55个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又包括现代的新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又包括专业创作的音乐。具体来说,自古至今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近现代专业音乐家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俗音乐都可称之为中国民族音乐。什么是传统音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它是民族音乐的一部分;第二,传统音乐是一个与新音乐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传统音乐这一概念是在新音乐产生之后产生的。关于这个概念的界定与理解,学界尚存在分歧,一种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运用上述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上述形态的作品。”换言之,中国传统音乐和新音乐的区别在于形式及风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另一种认为“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作品,即把清代以前业已形成的音乐统统划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②,而在此之后所创作的音乐皆为新音乐。前者是以音乐作品的形态、风格以及所采取的创作技法为原则;后者是以音乐作品形成的时间为准则。笔者认为这两种概念的界定所依据的标准虽不同,但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融通,即在界定时如果能同时考虑到时间、风格和创作群体,这样可能会作出相对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现实存在的认识。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笔者尝试着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中国传统音乐是指20世纪以前业已形成的中华民族固有的音乐和20世纪以后主要由民间艺人们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音乐。这里,我们把20世纪以后的传统音乐限定为是民间艺人所创作,一方面是考虑到20世纪以后的专业音乐家所接受到的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在音乐创作中所采用的音乐技法等主要是西方欧洲的音乐体系,在“律、调、谱、器”等音乐本体中心方面与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有所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