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地震标准汇编-(全三册) 本书特色
《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2009-地震标准汇编-(全三册) 内容简介
地震标准化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津法规的规定,制定并实施的地震标准。自1999年首批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实现地震标准零的突破以来,在各方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艰苦努力,地震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十年来,本着夯实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升业务工作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切实做好与地震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为全社会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宗旨,地震标准化工作在支撑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有序发展,建立我国防震减灾*佳工作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更好地推广应用地震标准,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地震标准汇编。
本汇编收集了2008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国家标准18项和2009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行业标准48项。
2009-地震标准汇编-(全三册) 目录
**册
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7.1-2008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2-2005防震减灾术语第2部分:专业术语
gb/t 18208.1-2006地震现场工作第1部分:基本规定
gb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t 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4-2005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t 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t 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1部分:测震
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磁观测
2009-地震标准汇编-(全三册) 节选
《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津法规的规定,制定并实施的地震标准。自1999年首批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实现地震标准零的突破以来,在各方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艰苦努力,地震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十年来,本着夯实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升业务工作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切实做好与地震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为全社会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宗旨,地震标准化工作在支撑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有序发展,建立我国防震减灾*佳工作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更好地推广应用地震标准,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地震标准汇编。本汇编收集了2008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国家标准18项和2009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行业标准48项。在《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的编辑过程中,所有标准都重新进行了审读,并纠正了原标准出版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必要之处还加有文字说明。尽管如此,《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在出版过程中可能仍会有某些疏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09-地震标准汇编-(全三册) 相关资料
插图:11.1.4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11.1.5 按第8章的规定,建立适合于区划范围的地震动衰减关系。11.1.6 计算控制点的间距,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0.1 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控制点。11.2 结果表述11.2.1 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000。11.2.2 地震区划图采用分区线或等值线表述。11.2.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分区界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潜在震源区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b)地形、地貌的差异;c)区划参数的精度。11.2.4 地震区划图应编写相应的使用说明。1.2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12.1 场地地震动参数和时程的确定12.1.1 场地地震动参数应包括场地地表及工程建设所要求深度处的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12.1.2 反应谱宜以规准化形式表示。12.1.3 自由基岩场地,应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a)I级工作,应综合考虑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的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b)Ⅱ级和Ⅲ级工作,应根据概率方法的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12.1.4 土层场地,应建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并基于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12.1.5 应根据工程需要,依据场地地震动参数合成场地地震动时程。12.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建立12.2.1 I级、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地面、土层界面及基岩面均较平坦时,可采用一维分析模型;土层界面、基岩面或地表起伏较大时,宜采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12.2.2 确定地震输入界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I级工作应采用钻探确定的基岩面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in/s的层顶面作为地震输入界面;b)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采用下列三者之一作为地震输入界面:——钻探确定的基岩面;——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钻探深度超过100m,且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土层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界面。12.2.3 选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时,应考虑边界效应。12.3 场地土层模型参数的确定12.3.1 I级工作应根据土力学性能测定结果确定模型参数。1 2.3.2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由土力学性能测定结果及相关资料确定模型参数。12.4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12.4.1 I级工作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应按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得到的结果确定。12.4.2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应按概率方法得到的结果确定。12.4.3 合成适合工程场地的基岩地震动时程,应符合下列要求:a)I级工作,反应谱的拟合应符合GB50267-1997中第4.4.2.3条的规定;b)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反应谱的周期控制点在对数坐标轴上应合理分布,个数不得少于50个,控制点谱的相对误差应小于5%;应给出三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基岩地震动时程。12.4.4 本地有强震动记录时,宜充分利用其合成适合工程场地的基岩地震动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