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2020-07-29 00:00:00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本书特色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通过对西方城市空间发展历史的深入考察,分析了社会结构、城市空间和思想理论之间的互动过程。认为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具有常态时期和转换时期交替演进、城市发展理论有限合理性、城市空间发展路径依赖效应、范式转换的门槛效应等特征和规律。随后,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基本概念,提出了不同制度安排下城市空间发展方式不一样的基本命题。通过把城市空间定义为一组空间产权关系的集合,指出空间的形成和变迁过程是一系列的空间交易行为,进而对作为一项制度的城市规划行为进行了规范的经济分析,建立了城市规划制度绩效分析框架。
  *后,《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制度环境两个方面论证了规划转型的目标、途径和潜在矛盾,从而系统性地对我国城市规划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可供城市规划、建筑学、经济地理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和建设管理者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西方城市空间发展历史的深入考察, 分析了社会结构、城市空间和思想理论之间的互动过程。结合历史背景对代表性的案例和理论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范式理论概括和描述西方城市空间、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社会结构发展互动的历史转型结构, 寻找城市空间发展转型的深层规律。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拓展对城市空间演变的思考范畴
1.1.2 归纳城市空间发展历史演变结构
1.1.3 寻找城市空间演变发展深层动力
1.1.4 深化对城市规划自身规律的认知
1.1.5 完善对我国城市规划转型的认识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框架

2 起点与回顾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空间发展机制研究
2.1.2 规划作用机制研究
2.1.3 城市规划转型研究
2.1.4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2.2 本章小结

3 权力与信仰——西方古代城市空间的演变
3.1 中心与边界——早期文明中的社会结构与城市空间
3.1.1 结构的形成
3.1.2 边界与权利
3.2 民主与城邦——希腊时期的社会与城市空间
3.2.1 民主的曙光
3.2.2 广场与卫城
3.2.3 雅典的困境
3.2.4 理性的实践
3.3 统治与颂扬——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城市空间
3.3.1 权威的树立
3.3.2 城市的发展
3.3.3 繁荣的动因
3.3.4 权力的表现
3.3.5 罗马的病症
3.4 世俗与神圣——中世纪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城市空间
3.4.1 权威的瓦解
3.4.2 城市的兴衰
3.4.3 有机的形态
3.4.4 理想的城市
3.5 权威与理性——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城市空间
3.5.1 王权的回归
3.5.2 理性的空间
3.5.3 共同的意志
3.5.4 巴洛克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发展与控制——西方现代城市空间的演变
4.1 现代的转型——“现代性”的形成
4.1.1 政治的转型
4.1.2 经济的变革
4.2 生产与增长——19-20世纪初的社会、城市与理论发展
4.2.1 放任的后果
4.2.2 分散的城市
4.2.3 功能的城市
4.2.4 其他的理论
4.2.5 理论的内涵
4.3 现代与功能——1945-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城市与理论发展
4.3.1 干预的必要
4.3.2 战后的繁荣
4.3.3 理性的系统
4.3.4 反思与批判
4.4 协作与参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社会、城市与理论发展
4.4.1 社会的转型
4.4.2 后现代规划
4.4.3 多元的协作
4.4.4 后现代城市空间发展——以苏黎世西区(Zurich_west)为例
4.5 本章小结

5 范式与结构——城市空间发展的范式结构及其特征
5.1 城市空问形态演变的范式
5.1.1 范式的概念
5.1.2 城市空间发展范式
5.1.3 西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古代范式
5.1.4 西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现代范式
5.2 城市空间发展范式的特征和规律
5.2.1 常态时期和转换时期交替演进
5.2.2 城市发展理论的有限合理性
5.2.3 城市空间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
5.2.4 城市空间发展范式的制度门槛
5.3 本章小结

6 机制与动因——城市空间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经济动力
6.1 空间演变的经济分析——形态变迁的成本问题
6.1.1 交易成本、产权和城市空间
6.1.2 演替与择优——微观空间形态变迁的成本分析
6.1.3 约束与自由——宏观空间形态变迁的成本分析
6.1.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
6.2 规划转型的经济分析——城市规划的绩效问题
6.2.1 规划理论形态的空心化
6.2.2 城市规划的经济本质
6.2.3 城市规划的成本和收益
6.2.4 城市规划的制度绩效分析
6.2.5 制度绩效与范式转型
6.3 本章小结

7 矛盾与转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问题解析与城市规划转型
7.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特色危机
7.1.1 空间的生产和复制
7.1.2 特色危机的显现
7.1.3 特色危机的反思
7.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规划失效
7.2.1 规划失效的本质
7.2.2 控规失效的解析
7.2.3 两种范式的比较
7.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规划转型
7.3.1 规划转型的基本目的
7.3.2 规划转型与社会转型
7.3.3 规划转型的路径选择
7.4 转型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创新
7.4.1 规划理论创新
7.4.2 规划技术创新
7.4.3 规划管理创新
7.4.4 规划教育创新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西方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结构
8.1.2 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成本问题分析
8.1.3 基于制度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城市规划绩效框架
8.1.4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问题解析
8.1.5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转型
8.1.6 转型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创新
8.2 不足与展望
8.2.1 完善城市空间发展范式体系
8.2.2 结合具体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8.2.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8.3 结语

参考文献
外文原著
外文译著
中文专著
中文期刊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作者简介

  江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城乡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空间形态等。1998年进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8-2009年间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urich)建筑系进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2011年始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任教。2018-201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学院进行访问学者研究。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前沿城乡研究中心主任。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成果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多项国家研究项目。在实践方面,近年来负责完成720余项各类规划实践。

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型结构和演变动因

http://www.00-edu.com/tushu/kj1/202008/264063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