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 内容简介
汪晓东编著的《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以福州马鞍墙为例,来说明一种文化现象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变异,并分析其产生变异的成因。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每一个建筑构件的生成都具有特殊的功用。马鞍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缩小火灾的延烧范围,降低火患的危害程度。另外,在海盗、土匪猖獗的年代,马鞍墙还兼具防御功能。在满足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功能,在马鞍墙墙体的装饰图像上,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崇拜、宗教信仰、移民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等内容的传达。通过这些图式来解读这些纹饰生成的原因,并对马鞍墙上出现的装饰内容与形式进行追问,发现许多图像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义不尽相同。
当社会发生变迁后,马鞍墙主要的防火功能日渐式微,逐渐转变成纯粹的形式符号。装饰图像也因装饰材料的更新、施工技术的变异以及人们对装饰纹样的误解产生了新的象征含义,进而又丰富了马鞍墙的精神功能。
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可以洞察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们的思想、信仰、趣味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 目录
序
前言
**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功能
**节 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环境
二、构筑材料
三、建造模式
四、装饰媒材
第二节 马鞍墙物质功能的生成
一、防风
二、防火
三、防御
第二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精神功能
**节 生殖祝祷:人丁兴旺的期盼
一、动物象征
二、植物象征
第二节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移民文化的传播
一、移民文化与封火墙
二、福州耕读传家与崇文重教生成的历史流变
三、生存的解读
四、耕读、崇文的象征符号与马鞍墙
第三节 忠义仁勇:英雄崇拜与侠义精神的追求
一、忠义观念与侠义精神
二、体现忠义智勇的图像在马鞍墙上频繁出现的原因
第四节 博古知今:崇尚雅趣
一、博古与博古图
二、博古图像在福州马鞍墙上频繁出现的原因
第三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现代建构
**节 福州马鞍墙各功能要素的发展
一、物质功能的丧失
二、功能的转换
第二节 福州马鞍墙当下呈现
一、再现与本体
二、传统与创造
第四章 福州马鞍墙的变异
**节 材料的改变
一、砖墙替代了夯土墙
二、瓷砖代替了穿瓦衫
三、涂料代替了锅底灰
四、水泥作为灰塑的材料
五、油漆代替矿物质颜料
第二节 施工技术的变异
一、现代化机械工具的介入
二、工程图纸的出现
三、工匠的专业性和创造性逐渐降低
第三节 装饰图式的变异
一、礼制象征的蜕变
二、教化方式的变异
第五章 福州马鞍墙变异的成因
**节 促使变异的外界力量
一、人口的流动与城市化
二、农民工的回流与社会变迁
三、城镇现代化与工业化
第二节 承受变异的传统力量
一、精神诉求的转变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第六章 结语:生成与变异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 作者简介
汪晓东,男,1973年生,安徽省宿松县人,设计学博士,集美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方向。主要从事传统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