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95-建筑师王大闳 本书特色
《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是台湾建筑史学者、评论家徐明松多年来对王大闳建筑成就的研究成果,不仅以专论形式收录了对其中39个建筑案例的评述,更以文献形式详尽记录了王大闳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读者从中不仅可了解到王大闳建筑实践的特点及演变、一些重大项目的前后始末,更可窥得一位建筑师在动荡大局下的人生际遇。
1942-1995-建筑师王大闳 内容简介
王大闳(1917—)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以现代建筑理念、营造模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有机结合,为二战后台湾建筑界如何面对传统、如何诠释现代,作出了重要的启蒙与示范贡献。他的国父纪念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方案、建国南路自宅、虹庐等,都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范例。
他又被称为“*后的贵族”。因家世背景与机遇,他自少年时期便得到了欧洲精致文化的滋养,其后又先后在英国剑桥、美国哈佛接受了完整的现代性教育。中西文化精粹的兼收并蓄,使他成功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格局带到现代建筑里来,把东方元素置入西方的架构空间。
王大闳是我们思考、探究中国自身建筑之路所必须了解的。他是连接我们断裂、模糊的建筑发展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明了原本模糊的想法,促使我们更自觉地思考,看见我们的未来。如果作为一名建筑师或建筑系学生,只知密斯或库哈斯,不知王大闳或华揽洪,那么,这正说明此书出版的意义。
1942-1995-建筑师王大闳 目录
序
导读 静默、原乡与隐逸
专论
预制住宅
战后住宅竞图
城市中庭住宅
浴室设计
小住宅
建国南路自宅
日本驻台湾地区长官官邸
松江路罗宅
沙利文宅
台湾省政府二楼连栋式宿舍
“中油”大楼马公办事处
台北故宫博物院竞图计划案
台北监狱龟山新监总办公厅
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淡水高尔夫球场俱乐部
台湾大学地质工程馆
台湾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济南路虹庐
登陆月球纪念碑计划案
国父纪念馆竞图计划案
台湾银行台北宿舍
《杜连魁》
台湾大学化学研究中心
亚洲水泥大楼
良士大厦
台南区基督教大专服务中心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办公大楼
台湾外事主管部门办公大楼
鸿霖大厦
台湾大学归国学人宿舍
淡水假日自宅计划案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庆龄工业研究中心
张群宅
弘英别墅
东门基督长老教会
成功大学文学院
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文献
王大闳建筑作品文献描述一览表
王大闳非建筑作品(著述)一览表
有关王大闳的出版、论述、座谈会一览表
王大闳生平年表
1942-1995-建筑师王大闳 相关资料
他放弃了在欧美追求名利之途,遗世独立,潜存于台湾迄今六十多年,也成为华人人格上的标杆。
——华昌宜(王大闳建筑研究与保存学会理事长)
建筑师王大闳是最后的贵族,再现了战后现代建筑在台湾的移植之梦。
——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创始人、名誉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宜兴讲座教授)
他的人跟他的建筑同样硬朗质朴。
他说:意志力比灵感重要!有好的生活才有好的建筑。
——王镇华(德简书院主持人)
一位兼具西方的自信与东方的谦冲的建筑师。一位真正的君子。
——吴清友(诚品书店董事长)
王大闳无疑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是中国建筑师中最早对现代性感兴趣的人之一,同时,他又把中国空间的传统带到现代建筑里来。
建国南路自宅和虹庐这两个作品的平面,是王大闳对中国建筑最大的贡献——同时带有鲜明的现代建筑特征和中国传统特征的空间格局出现了。
——张永和(非常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mit建筑系教授、前系主任,普立兹克建筑奖评委)
王大闳在建筑上的表现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是观念与形式美学的成熟,尤其对细部设计与营造性的掌握,更是无人能比。
——郭肇立(台湾现代建筑学会理事长)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承前启后并引领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史建(策展人、建筑评论家)
1942-1995-建筑师王大闳 作者简介
徐明松,台湾建筑史学者,建筑、都市评论与策展人,铭传大学建筑系专任助理教授,威尼斯建筑学院建筑硕士、意大利国家建筑师。著或编有《柯比意:城市乌托邦与超现实主义》《古典、违逆与嘲讽:从布鲁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欧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建筑师王大闳》等十余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