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本书特色
薛建阳和刘祖强和梁炯丰和彭修宁编著的《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系统研究和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及其中存在的异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第1章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现状;第2~4章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的拟静力试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和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第5~6章介绍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第7~9章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第10章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1章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研究和阐述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及其中存在的异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1章, 主要包括: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等。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火电主厂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2.3 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3.2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 1.3.3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3.4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3.5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3.6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3.7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研究第2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验方案 2.1.1 试验目的 2.1.2 试验模型 2.1.3 材性试验 2.1.4 试件加载 2.1.5 测点布置 2.2 加载破坏过程及分析 2.2.1 加载破坏过程 2.2.2 破坏模式分析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节点区应变分析 2.3.2 柱顶水平荷载与位移滞回曲线 2.3.3 柱顶水平荷载与位移骨架曲线 2.3.4 节点变形分析 2.3.5 节点核心区耗能能力分析第3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3.1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 3.1.1 节点核心区形式及受力特点 3.1.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 3.1.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2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 3.2.1 核心区受剪机理分析 3.2.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第4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异型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4.1 有限元计算模型 4.2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4.3 核心区应力分析 4.3.1 弹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3.2 弹塑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核心区翼缘应力分析 4.4.1 弹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4.2 弹塑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5 梁端应力分析 4.5.1 弹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5.2 弹塑性阶段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6 核心区剪切变形分析 4.7 核心区平面外位移分析第5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 5.1 模型设计与制作 5.1.1 模型相似关系 5.1.2 模型设计与制作 5.1.3 模型材料性能 5.2 试验方法和测试内容 5.2.1 试验方法原理 5.2.2 加载装置 5.2.3 试验输入参数 5.2.4 测试内容及方法 5.2.5 加载制度 5.3 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加速度反应 5.4.2 位移反应 5.4.3 滞回特性与耗能分析 5.4.4 强度与刚度 5.4.5 阻尼 5.4.6 变形性能 5.4.7 应变反应分析第6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 6.1 试验概况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2.1 试件破坏过程 6.2.2 破坏机制 6.2.3 滞回曲线 6.2.4 骨架曲线 6.2.5 延性 6.2.6 耗能 6.2.7 强度退化 6.2.8 刚度退化 6.2.9 变形能力 6.2.10 煤斗梁节点应变分析第7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7.1 计算模型的建立 7.1.1 工程概况 7.1.2 单元类型分析与选择 7.1.3 分析模型的建立 7.2 火电厂主厂房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7.3 空间框排架结构的动力反应 7.3.1 加速度反应 7.3.2 位移反应 7.3.3 地震作用 7.3.4 框排架协同工作 7.4 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第8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8.1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基本方法 8.1.1 运动方程 8.1.2 结构计算模型 8.1.3 结构动力方程的求解 8.2 火电厂主厂房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8.2.1 分析模型 8.2.2 材料的本构关系与恢复力模型 8.2.3 塑性铰的定义与计算参数的设定 8.2.4 结构阻尼的确定 8.2.5 时程分析参数 8.3 计算结果与分析 8.3.1 加速度反应 8.3.2 位移反应 8.3.3 地震作用 8.3.4 塑性铰分布 8.3.5 框排架协同工作第9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9.1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9.1.1 基本假定 9.1.2 pushover分析的实施步骤 9.1.3 水平加载模式 9.1.4 目标位移 9.2 火电厂主厂房的pushover分析 9.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9.2.2 计算参数的确定 9.3 结果分析与讨论 9.3.1 基底剪力与顶点位移的关系 9.3.2 层剪力 9.3.3 层间位移角 9.3.4 结构塑性铰出铰分析 9.3.5 框排架结构协同工作 9.3.6 刚度退化第10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10.1 基于i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10.1.1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内容 10.1.2 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的特点 10.2 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性能水准划分及性能目标 10.2.1 地震设防水准 10.2.2 结构性能水平划分 10.2.3 结构性能目标的量化 10.3 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10.3.1 目标位移模式 10.3.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参数 10.3.3 位移反应谱 10.3.4 火电厂主厂房钢框排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步骤 10.4 算例及分析 10.4.1 按性能水平为“正常使用”设计 10.4.2 按性能水平为“基本使用”设计 10.4.3 按性能水平为“生命安全”设计第11章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11.1 引言 11.2 ansys优化工具箱 11.2.1 ansys优化模块 11.2.2 ansys优化方法 11.3 钢框排架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4 荷载与荷载组合 11.4.1 荷载类型 11.4.2 风荷载的计算 11.4.3 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11.4.4 荷载组合 11.4.5 二阶效应 11.5 无支撑框排架结构的单目标优化设计 11.5.1 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 11.5.2 状态变量 11.5.3 优化分析文件 11.5.4 零阶优化结果 11.5.5 一阶优化结果 11.5.6 优化结果分析 11.6 支撑体系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11.6.1 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 11.6.2 状态变量 11.6.3 优化结果及分析 11.7 变形验算及对比 11.7.1 变形验算 11.7.2 优化后变形与试验变形的对比主要参考文献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薛建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及新型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70余篇。获国家专利15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及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项10余项。2004年获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后称号,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9年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刘祖强,工学博士,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异形柱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项目l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参与撰写专著和教材2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梁炯丰,工学博士,讲师,中南大学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防震减灾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钢与混凝士组合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等项目4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I检索20多篇。出版教材2部。彭修宁,工学博士,教授,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后,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跨复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在《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