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园 本书特色
在《鸣鹤园》中,我将通过从园林历史中学到的东西来解释已经成为历史的园林。鸣鹤园当初只是清朝众多皇家园林中的一个,然而,这里充盈的历史使它变成一种象征,昭示着一个永恒的难题:在经历创伤的岁月里人们该如何对待艺术?……园林的毁灭敌不过人们的想象,从久远的过去传来的声音仍然在谈论我们今天的窘境。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物质空间,还是…一个无形的精神领域。赏园旨在体味超越花草、树木、湖水及岩石的喜悦,即感受瞬间的永恒。有些园林已不复存在,然而,即使它们已成废墟,或已被人遗忘,它们依旧能在支离破碎的文字中获得生命,在黑暗的年代创造空灵的境界。
鸣鹤园 内容简介
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物质空间,还是…一个无形的精神领域。赏园旨在体味超越花草、树木、湖水及岩石的喜悦,即感受瞬间的永恒。
有些园林已不复存在,然而,即使它们已成废墟,或已被人遗忘,它们依旧能在支离破碎的文字中获得生命,在黑暗的年代创造空灵的境界。在本书中,我将通过从园林历史中学到的东西来解释已经成为历史的园林。
鸣鹤园当初只是清朝众多皇家园林中的一个,然而,这里充盈的历史使它变成一种象征,昭示着一个永恒的难题:在经历创伤的岁月里人们该如何对待艺术?……园林的毁灭敌不过人们的想象,从久远的过去传来的声音仍然在谈论我们今天的窘境。
鸣鹤园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导言 语言与时光造就的园林
**章 鹤鸣园与清朝亲王们
第二章 战争的蹂躏
第三章 意识,在幽暗的地下
第四章 六七十年代的“鸣鹤园”
第五章 在博物馆中重现空灵
结语 历史的分层延续体
参考书目
鸣鹤园 节选
《鸣鹤园》讲述了:舒衡哲教授是**批到中国交流的美国学者之一,她对鸣鹤园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将其作为京郊清代皇家园林的缩影,展现了这一地区在中国近现代经历的几度劫毁与重生。此书图文并茂,各章分别记录了不同时期鸣鹤园中的人事变迁:晚清贵族在鸣鹤园中的生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对园林的破坏,燕京大学时期在此建立博雅教育园地,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受到的冲击,直至90年代赛克勒博物馆在鸣鹤园原址建成,宁静重回故园。
鸣鹤园 相关资料
插图:
第一章 鹤鸣园与清朝亲王们
一个可以沉思的地方
心中平静如一壶清水
鸣鹤园 作者简介
舒衡哲(Vera Schwarcz)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现任美国卫斯廉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79-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著有《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1990)、《张申府访谈录》(1992)、《在断裂的时间之河架桥: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记忆》(Bridge Across Broken Time:Chinese and Jewish Cultural Memory,1998)、《漫漫回家路:一部中国日志》(Long Road Home:A China Journal,1984),以及诗集《一勺光》(A Scoop of Light,20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