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造 宣城实践/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本书特色
近代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制造业强则国家强。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图谱的快速演进中,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进质量革命、效率提升、动力变革。宣城作为中等生态城市探索绿色制造模式的标杆之一,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样本研究对我国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生态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宣城的绿色制造,通过“传承、挑战、探索、实践、新生”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宣城经验,深度剖析了宣城绿色制造的内涵、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战略目标,陈述了宣城实现绿色制造的工程科技战略和发展路线图。附录部分围绕“把脉宣城制造”和“绿色智造的宣城之路”,探讨了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宣城制造业生态及产业重构路径。
绿色智造 宣城实践/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内容简介
近代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制造业强则国家强。在“优选制造业竞争力”图谱的快速演进中,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进质量革命、效率提升、动力变革。宣城作为中等生态城市探索绿色制造模式的标杆之一,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样本研究对我国城市发展优选制造业、生态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宣城的绿色制造,通过“传承、挑战、探索、实践、新生”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宣城经验,深度剖析了宣城绿色制造的内涵、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战略目标,陈述了宣城实现绿色制造的工程科技战略和发展路线图。附录部分围绕“把脉宣城制造”和“绿色智造的宣城之路”,探讨了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宣城制造业生态及产业重构路径。
绿色智造 宣城实践/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目录
第 一章 科技革命引领智能制造 001
第 一节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001
一、地理环境优越 001
二、自然环境优美 001
三、文化底蕴深厚 002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制造传承 002
第三节 苏浙沪产业转移的理想沃土 004
第二章 挑 战 006
第 一节 现代制造异军突起 006
一、制造业体系日趋完备 006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011
三、创新体系较为完善 015
第二节 困难问题依然突出 018
一、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 019
二、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 019
三、质量效益不高,人才短板突出 019
四、思想观念不新,改革动力不足 019
第三章 探 索 020
第 一节 机遇 020
一、供给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 020
二、信息网络技术正在重塑传统产业 020
三、区域经济合作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020
四、苏浙沪产业转移助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021
五、绿色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21
六、服务已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021
第二节 愿景 021
一、探索中等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工业强基模式 022
二、探索生态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绿色制造模式 022
三、探索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的区域深度合作模式 023
四、探索传统农业地区创新驱动的工业强县模式 023
五、探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024
第三节 思路 025
一、主攻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025
二、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城市 026
三、坚持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对接苏浙沪产业转移 026
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人才引进 026
五、坚持工业强基,打造隐形冠军 026
第四节 路径 027
第五节 布局 027
一、总体布局 027
二、规划布局 028
第四章 实 践 030
第 一节 建设有为政府,实现精准施策 030
一、加强组织领导 030
二、完善体制机制 041
三、强化保障支撑 050
第二节 增进区域合作,推动协调发展 055
一、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样板城市 055
二、打造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058
第三节 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工业强县 063
一、宁国——四换四驱 063
二、郎溪——筑巢引凤 064
三、泾县——工业旅游 064
四、广德——绿色园区 065
五、旌德——生态立县 066
六、宣州——人才驿站 066
七、绩溪——电子商务 067
第四节 打造产业集群,完善工业体系 068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068
二、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083
三、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092
第五节 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 100
一、夯实智能制造基础 101
二、加快推进智能关键技术、产品及装备的研发 101
三、实施生产工艺的智能化改造 102
四、发展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 103
五、将发展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业强基相结合 105
第六节 发展绿色制造,建设生态城市 105
一、建设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105
二、树立绿色转型升级标杆企业 108
三、从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 110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110
第七节 瞄准体系提升,推进重大工程 112
一、创新驱动行动 112
二、产业集聚行动 115
三、智能制造行动 118
四、质量品牌行动 119
五、绿色发展行动 121
第八节 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人才素质 122
一、大力培育工匠精神 122
二、壮大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123
三、塑造企业家精神,培育高水平管理人才 125
四、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125
第九节 加强支撑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126
一、培育创新型企业 126
二、创建高水平协同创新载体 127
三、优化营商环境 132
第四章 新 生 134
第 一节 市开发区 134
一、安徽弘雷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34
二、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6
三、福贝(宣城)宠物食品有限公司 138
四、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139
第二节 宣州区 140
一、国药集团精方(安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0
二、宣城亨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42
三、安徽宣城金宏化工有限公司 143
四、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 145
第三节 郎溪县 148
一、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148
二、郎溪飞马工业织品有限公司 151
三、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2
四、安徽省兴宙医药食品有限公司 153
第四节 广德县 155
一、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55
二、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7
三、安徽拓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159
四、安徽威远电路板有限公司 160
五、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61
六、安徽吉曜玻璃微纤有限公司 163
第五节 泾县 164
一、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164
二、安徽宝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167
三、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70
第六节 绩溪县 173
一、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 173
二、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5
三、安徽祥博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176
第七节 旌德县 178
一、安徽省黄山台钻有限公司 178
二、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 180
第八节 宁国市 182
一、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182
二、安徽省宁国市东波紧固件有限公司 184
三、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186
四、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87
结语 190
宣城未来:发展永无止境 190
附录 论道 207
一、致辞 209
新望 209
朱高峰 209
二、主题演讲 213
刘世锦:制造强国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213
屈贤明:打造特色鲜明的宣城制造 215
李亚平:发挥机械总院科技创新优势,助力宣城制造业
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 217
周长益: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几条建议 218
张彦敏:大力发展设计软件,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219
绿色智造 宣城实践/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作者简介
华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支撑研究机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4年3月创建,强调“学术”和“数据”两大特色,现已逐渐发展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颇具特色优势的研究智库。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支持工信部相关司局和各地各行业开展了众多软课题研究,为行业企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组织出版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系列丛书、《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解读材料》等,为业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参考;承办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已经与关注智能制造的各界人士建立了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