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技术/陈绪煌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以聚合物共混改性体系制备过程为主线,包括共混热力学、增容、界面形成及表征、相形态及其演变、制备及设备、增韧改性以及共混体系性能。结合学科特色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界面形成及表征、共混物形成及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编写。 本书适合作为高分子材料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生产、研究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技术/陈绪煌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聚合物共混概念1 1?2共混改性的方法2 1?3聚合物共混技术的发展2 1?3?1增韧理论的发展3 1?3?2聚合物相容理论的发展3 1?3?3共混改性技术的发展4 1?4聚合物共混的目的和意义4 习题5 第2章聚合物共混的热力学6 2?1共混聚合物基本热力学性质6 2?1?1混合熵6 2?1?2混合热7 2?1?3混合自由能7 2?2共混聚合物相分离的热力学8 2?2?1共混聚合物相分离的热力学和临界条件8 2?2?2溶度参数9 2?3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图11 2?3?1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图的绘制11 2?3?2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图的类型12 2?3?3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图的实例13 2?4聚合物相分离机理15 2?4?1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的产生15 2?4?2旋节线机理16 2?4?3成核和生长机理17 2?4?4含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分离19 习题20 第3章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增容22 3?1聚合物间相容性的基本概念22 3?1?1热力学相容性22 3?1?2广义相容性22 3?1?3相容性、互溶性与溶混性23 3?2相容性的预测23 3?2?1聚合物溶度参数原则23 3?2?2混合焓变原则24 3?3相容性的研究方法24 3?3?1玻璃化转变温度法24 3?3?2Han氏曲线法25 3?3?3平衡熔点(T0m)法26 3?3?4聚合物相图26 3?3?5其他方法27 3?4提高相容性的方法27 3?4?1加入增容剂28 3?4?2增加共混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29 3?4?3形成交联结构29 3?4?4IPN法30 3?4?5其他方法30 3?5增容剂的作用原理及分类30 3?5?1非反应型增容剂的种类与增容机理30 3?5?2反应型增容剂种类及作用机理34 习题37 第4章聚合物共混体系界面形成及表征38 4?1界面层的形成38 4?2界面张力测定38 4?2?1热力学方法39 4?2?2小振幅动态剪切振荡流变法40 4?2?3动力学方法40 4?2?4用表面张力计算44 4?2?5聚合物黏弹性对界面张力测定的影响45 4?3界面层厚度测定46 4?3?1小角X散射法47 4?3?2小角激光散射法47 4?3?3椭圆偏振法48 4?4界面性能49 4?4?1界面层与界面张力、相容性的关系49 4?4?2界面层效应49 4?4?3界面层性质50 习题50 第5章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形态及其演变51 5?1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分散51 5?1?1聚合物共混过程的相分散过程51 5?1?2聚合物共混过程的相分散机理52 5?2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归并56 5?2?1静态归并56 5?2?2剪切诱导归并57 5?3聚合物共混体系相态结构58 5?3?1单相连续结构59 5?3?2双连续相结构59 5?3?3含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60 5?3?4影响聚合物共混体系相态结构的因素62 5?4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尺寸65 5?4?1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尺寸的研究方法65 5?4?2影响聚合物共混体系分散相尺寸的因素72 5?4?3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尺寸的预报75 习题76 第6章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制备及设备77 6?1聚合物混合基本概念及机理77 6?1?1聚合物混合基本概念77 6?1?2分布混合77 6?1?3分散混合78 6?2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制备方法79 6?2?1机械共混法79 6?2?2共溶剂法79 6?2?3乳液共混法79 6?2?4共聚?共混法80 6?2?5各种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技术80 6?3聚合物共混状态描述80 6?3?1分散度80 6?3?2均匀度81 6?4聚合物共混设备81 6?4?1高速混合机82 6?4?2开炼机82 6?4?3密炼机83 6?4?4FCM(LCM)连续混炼机84 6?4?5单螺杆挤出机85 6?4?6DIS螺杆挤出机86 6?4?7行星螺杆式挤出机88 6?4?8往复式单螺杆挤出机88 6?4?9双螺杆挤出机89 习题92 第7章聚合物增韧改性93 7?1橡胶增韧机理93 7?1?1银纹?剪切带理论93 7?1?2空洞化理论97 7?1?3橡胶粒子桥理论98 7?1?4逾渗理论98 7?2影响橡胶增韧塑料冲击强度的因素101 7?2?1基体的结构101 7?2?2分散相结构102 7?2?3两相间的相容性105 7?2?4测试条件的影响106 7?3共混体系韧性的测试方法107 7?3?1测试冲击强度的方法107 7?3?2基本断裂功方法111 7?3?3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测试112 习题116 第8章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性能117 8?1聚合物共混体系性能与其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117 8?1?1两个基本关系式117 8?1?2均相共混体系118 8?1?3单相连续的两相共混体系118 8?1?4两相连续的两相共混物120 8?1?5一般关系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120 8?2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120 8?2?1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121 8?2?2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形变122 8?2?3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力学强度126 8?2?4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131 8?3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135 8?3?1概述135 8?3?2共混物熔体黏度与共混组成的关系137 8?3?3熔体黏度?剪切速率关系曲线139 8?3?4共混物熔体黏度与温度的关系140 8?3?5共混物熔体的黏弹性行为141 8?3?6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142 8?3?7本体流动与单元流动143 8?4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143 8?4?1玻璃化温度与组成的一般关系144 8?4?2共混物玻璃化转变的特点145 8?5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其他性能147 8?5?1抗静电性能147 8?5?2导电性能148 8?5?3阻燃性能149 8?5?4耐热性能149 8?5?5阻隔性能150 习题151 参考文献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