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十章,**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概念、重要性及国内外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的参数构成、确定方法及其数据需求;第三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的关键技术、工程环境及其数学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并重点介绍了相关性可靠性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析方法;第六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方法;第七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方法;第八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措施及模型;第九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方法;第十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可靠性概述 1.1.1 可靠性的研究背景 1.1.2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 1.1.3 可靠性理论学科内容 1.2 可靠性工程与可靠性设计 1.2.1 可靠性工程 1.2.2 可靠性设计 1.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 1.3.1 可靠性的定义与分类 1.3.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的概念 1.3.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意义 1.3.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殊性 1.4 国内外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研究现状 1.4.1 外军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现状 1.4.2 我军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现状 第2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 2.1 可靠性的基本参数及关系 2.1.1 可靠性参数 2.1.2 可靠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2.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选择原则 2.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构成 2.3.1 与战备完好性有关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 2.3.2 与任务成功性有关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 2.3.3 耐久性参数 2.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的确定 2.4.1 确定可靠性指标的因素 2.4.2 各阶段参数指标的确定 2.5 可靠性参数指标的数据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 3.1 串行可靠性设计与并行可靠性设计 3.1.1 串行可靠性设计 3.1.2 并行可靠性设计 3.1.3 并行可靠性设计与串行可靠性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3.2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技术 3.2.1 基础技术 3.2.2 使能技术 3.2.3 瓶颈技术 3.3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的工程环境分析 3.4 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 4.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及特点 4.1.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 4.1.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特点 4.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基本模型 4.2.1 串联系统模型 4.2.2 并联系统模型 4.2.3 混联系统模型 4.2.4 表决系统模型 4.3 军用工程机械相关性可靠性模型 4.3.1 相关性可靠性模型研究现状 4.3.2 变量相关性可靠性模型 4.3.3 零件相关性的研究 4.3.4 多失效模式相关性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析 5.1 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5.2 军用工程机械组成结构及功能分析 5.2.1 功能分析 5.2.2 功能建模 5.2.3 组成结构分析 5.3 军用工程机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5.3.1 可靠性框图的建立 5.3.2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可靠性分析 5.3.3 结论 5.4 发动机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5.4.1 vague故障树模型 5.4.2 实例分析 5.4.3 结论 5.5 液压子系统可靠性分析 5.5.1 g0 法原理 5.5.2 液压操纵系统结构分析 5.5.3 可靠性分析 5.5.4 结论 5.6 工作装置可靠性分析 5.6.1 工作装置的强度可靠性分析 5.6.2 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疲劳寿命分析 5.6.3 基于响应面法的疲劳可靠度分析 5.6.4 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 6.1 可靠性分配概述 6.1.1 可靠性分配的内涵 6.1.2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 6.1.3 可靠性分配的原则 6.1.4 可靠性分配的指标 6.1.5 可靠性分配方法的研究现状 6.2 传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6.3 可靠性分配的特点及对策 6.3.1 可靠性分配的特点分析 6.3.2 可靠性分配的对策分析 6.4 军用工程机械层次可靠性分配方法 6.4.1 结构层次分析 6.4.2 一级可靠度分配 6.4.3 二级可靠度分配 6.4.4 三级可靠度分配 6.4.5 四级可靠度分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 7.1 可靠性预计概述 7.1.1 可靠性预计的分类与目的 7.1.2 可靠性预计的基本过程 7.1.3 可靠性分配与可靠性预计的关系 7.2 传统可靠性预计方法 7.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7.3.1 难点分析 7.3.2 对策分析 7.4 基于优化ga—bp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模型 7.4.1 传统bp特点及优化策略 7.4.2 bp网络结构选择 7.4.3 bp网络泛化能力优化方法 7.4.4 bp网络权值和阈值修正推导 7.4.5 减小bp网络训练波动方法 7.4.6 bp网络训练效率优化方法 7.4.7 ga优化bp网络权值方法 7.4.8 ga—bp预测模型基本流程 7.5 实例分析 7.5.1 基于优化ga—bp的电气系统的可靠性预计模型 7.5.2 仿真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 8.1 概述 8.1.1 可靠性增长的相关概念 8.1.2 可靠性增长的意义与作用 8.1.3 可靠性增长的发展现状 8.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措施研究 8.2.1 军用工程机械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8.2.2 早期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 8.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模型研究 8.3.1 amsaa经典模型 8.3.2 amsaa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8.3.3 吉布斯抽样 8.3.4 实例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 9.1 概述 9.1.1 可靠性试验的内涵、目的及内容 9.1.2 可靠性评估的内涵与意义 9.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9.2.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难点 9.2.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的对策分析 9.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评估方法 9.3.1 单元可靠性评估 9.3.2 典型单元可靠性的确定 9.3.3 系统可靠性评估 第10章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 10.1 概述 10.1.1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0.1.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内容的本质 10.1.3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一般性内容 10.1.4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的一般性方法 10.2 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大纲 10.2.1 制定可靠性大纲的目的 10.2.2 可靠性大纲的要求 10.2.3 制定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大纲的具体工作 10.3 建立军用工程机械保证体系,完善各种制度 10.3.1 建立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保证体系 10.3.2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10.4 提高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的先进管理技术方法 10.4.1 实施持续采办和寿命周期保障工程 10.4.2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附录 军用装载机系统fmeca分析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