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 本书特色
刘玲花、周怀东、刘来胜、吴雷祥、吴佳鹏等编著的《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主要介绍了村镇集雨饮水系统组成、村镇集雨水污染成因及水质特征、村镇集雨水源地保护与污染防控、村镇集雨饮水生物慢滤处理技术、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政策、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案例;涵盖集雨水源地防护、集雨水前处理技术及深度处理技术等内容,为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书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 内容简介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明确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挖掘雨水资源利用潜力,提高集雨水收集利用效率,研发集雨水处理适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水资源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双重问题,现有水源正经受外来污染,甚至部分水源随着供需矛盾加剧,水量逐渐萎缩,面临枯竭危险。为此,如何构建水生态文明,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恢复自然界良性水循环,雨水集蓄利用无疑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西北地区历来是我国*干旱的地区,而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近年来的持续大旱也敲响了供水安全警钟,雨水收集处理后饮用对于解决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地区,乃至我国西南山区、东部海岛等缺水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日益增加的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以及水源水质恶化等问题,为蓄积雨水作为替代水源探寻了新途径,为集雨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雨水集蓄饮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书共分为7章,主要介绍村镇集雨饮水系统组成、村镇集雨水污染成因及水质特征、村镇集雨水源地保护与污染防控、村镇集雨饮水生物慢滤处理技术、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政策、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案例。本书涵盖集雨水源地防护、集雨水前处理技术及深度处理技术等内容,为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集雨水饮用现状
1.2 国内集雨水饮用现状
1.2.1 我国农村饮水现状
1.2.2 我国集雨水利用发展历史
1.3 集雨水饮用系统特点
1.4 集雨水饮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1.4.1 集雨水饮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1.4.2 集雨水饮用系统发展前景
第2章 村镇集雨饮水系统组成
2.1 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组成
2.2 雨水收集系统
2.2.1 集雨面类型及材料
2.2.2 屋顶集雨系统
2.2.3 地面集雨系统
2.2.4 坡面集雨系统
2.3 雨水径流输送系统
2.3.1 屋顶集雨输送系统
2.3.2 地面集雨输送系统
2.3.3 坡面集雨输送系统
2.3.4 雨水初期弃流
2.4 集雨水储存系统
2.4.1 储水罐设计
2.4.2 地表储存设施
2.4.3 地下储存设施
2.5 集雨水处理系统
2.5.1 集雨饮水常规处理技术
2.5.2 集雨饮水消毒技术
2.5.3 控制腐蚀
第3章 村镇集雨水污染成因及水质特征
3.1 集雨水水质调查
3.1.1 水窖水质调查
3.1.2 水柜水质调查
3.2 集雨水污染与人群健康危害
3.2.1 集雨水污染的来源
3.2.2 集雨水中的污染组成
3.2.3 集雨水污染的人群健康危害
3.3 集雨水水质特征研究
3.3.1 试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3.3 小结
第4章 村镇集雨水源地保护与污染防控
4.1 集雨水源地污染防控技术措施
4.1.1 生态防控植被过滤带介绍
4.1.2 生态防控植被过滤带设计
4.1.3 生态防控植被过滤带污染物去除效果估算
4.2 集雨水源地防控政策建议
4.2.1 制订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专门法规
4.2.2 制订科学合理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4.2.3 完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制度
4.2.4 构建农村饮用水源防护屏障
4.2.5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补偿制度
4.2.6 加强与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有关的科学研究
4.2.7 建立宣传教育体系,鼓励公众参与
4.3 集雨水源地卫生管理和防护
4.3.1 集雨水源地保护及污染控制措施
4.3.2 集雨水源地水质监测
第5章 村镇集雨饮水生物慢滤处理技术
5.1 慢滤技术
5.1.1 慢滤技术简介
5.1.2 慢滤与其他过滤比较
5.1.3 慢滤的预处理技术
5.1.4 慢滤的应用
5.1.5 慢滤技术存在的问题
5.1.6 慢滤的改进与发展方向
5.2 研究方法
5.2.1 试验装置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用水
5.2.4 检测方法
5.2.5 试验内容
5.3 生物慢滤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5.3.1 试验方法
5.3.2 结果与讨论
5.3.3 小结
5.4 生物慢滤脱氮性能研究
5.4.1 试验方法
5.4.2 结果与讨论
5.4.3 小结
5.5 生物慢滤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5.5.1 试验方法
5.5.2 结果与讨论
5.5.3 小结
5.6 生物慢滤技术中的生物作用研究
5.6.1 试验方法
5.6.2 结果与讨论
5.7 生物慢滤机械过滤作用
5.7.1 过滤机制
5.7.2 滤速调节
5.7.3 小结
5.8 家用自动生物慢滤水处理设备
5.8.1 工艺组成
5.8.2 工艺操作流程
5.9 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
5.9.1 现有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技术现状
5.9.2 小型集中式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研制
第6章 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政策
6.1 国外雨水集蓄利用政策保障体系
6.1.1 美国雨水集蓄利用政策保障体系
6.1.2 德国雨水集蓄利用政策保障体系
6.1.3 英国雨水集蓄利用政策保障体系
6.1.4 国际雨水利用协会
6.2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政策保障体系
6.2.1 我国集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6.2.2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6.2.3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保障体系构建建议
6.3 集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管理
6.3.1 集雨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6.3.2 集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
6.3.3 集雨饮水工程施工管理
6.3.4 集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
6.3.5 集雨饮水工程优惠政策
6.4 集雨饮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6.4.1 集雨饮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
6.4.2 管理服务主体能力建设
6.4.3 饮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激励机制
6.4.4 社会化服务机构与农民互动
6.5 小型集中式集雨供水工程用水户参与式管理
6.5.1 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简介
6.5.2 农民用水者协会
第7章 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案例
7.1 小型分散式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案例
7.1.1 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工艺集成
7.1.2 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水质净化效果
7.1.3 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工艺运行维护
7.2 小型集中式集雨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案例
7.2.1 技术应用地现状
7.2.2 技术应用情况
7.2.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附录一 农民用水者协会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
(二)用水者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三)用水者协会组建与运行
(四)用水者协会工程管理制度
(五)用水者协会奖惩制度
(六)用水者协会用水管理制度
附录二 小型集中式生物慢滤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
1 总体设计
2 集中式生物慢滤水处理工艺设计
附录三 小型集中式生物慢滤水处理工艺设计图集(100m3/d)施工图集说明
一、适用条件
二、工艺设计
三、土建设计
四、施工注意事项
五、运行操作
六、图集单位标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