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2020-08-05 00:00:00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概述1.2 无缝移动技术1.3 服务发现技术1.4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1.5 移动通信技术1.6 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第2章 主动无缝移动技术2.1 概述2.2 服务器推送技术2.2.1 AJAX技术2.2.2 Comet技术2.2.3 服务器推送策略2.2.4 服务器推送技术的应用模型案例2.3 无缝移动技术2.3.1 浏览器端视频播放的前端技术2.3.2 文件迁移的前端技术2.3.3 服务器推送技术在主动式无缝移动中的应用2.3.4 基于Fiddler2的应用测试2.4 本章小结第3章 P2P模式的服务发现技术3.1 P2P模式的服务发现方法简介3.1.1 普适环境中的P2P应用3.1.2 P2F技术简介3.1.3 P2F模式的网络拓扑类型3.1.4 基于P2P模式的服务发现算法3.2 服务发现Chord方法分析3.2.1 Chord算法介绍3.2.2 Chord发现算法及其不足3.2.3 Chord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分析3.3 NRFChord算法及实验分析3.3.1 Chord算法的改进方案3.3.2 具体改进方法3.3.3 P2P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3.4 本章小结第4章 移动服务过程中的网络拥塞控制技术4.1 概述4.2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4.3 TCP拥塞控制算法及性能比较4.3.1 几种典型的T'CP拥塞控制算法4.3.2 几种典型的TCP算法的仿真及性能比较4.4 基于网络带宽的自适应Freeze-TCP算法及分析4.4.1 Freeze-TCP算法概述4.4.2 Freeze-TCP算法的不足4.4.3 基于带宽预测的自适应Freeze-TCP算法4.4.4 仿真及性能分析4.5 本章小结第5章 扩展频谱通信和基带调制解调理论5.1 扩频通信系统概述5.2 直序扩频系统5.2.1 直序扩频系统的组成与原理5.2.2 直序扩频信号的波形与频谱5.2.3 扩频码序列的相关性5.2.4 m序列5.2.5 直序扩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5.2.6 直序扩频系统的同步5.3 基带调制和解调系统5.3.1 基带调制解调技术概述5.3.2 BPSK的基本算法5.3.3 QPSK的基本算法5.3.4 BPSK和QPSK的性能分析5.4 数字滤波器设计介绍5.5 基带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5.5.1 BPSK算法的MATLAB仿真5.5.2 QPSK算法的MATLAB仿真5.5.3 MATLAB数字滤波器的设计5.5.4 基带调制的MATLAB仿真和结果信号分析5.6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和信号分析5.6.1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5.6.2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信号频谱分析5.7 本章小结第6章 通信系统的-IMs320C67llDSK实现6.1 TMS320C6711DSP与DSK板的概述6.1.1 Ⅸ沿系统的特点6.1.2 TMS320C6711的性能6.1.3 TMS320C6711DSK板的介绍6.1.4 DSP软件开发过程6.2 TMS320C6711DSK板的同步程序6.2.1 运行库和源代码6.2.2 同步通信程序结构6.3 TMS320C6711DSK板的测试6.4 本章小结第7章 TMS320C6713DSP板的应用示例7.1 TMS320C6713DSP板的基本情况7.1.1 TMS320C6713DSP的概述7.1.2 TMS320C6713DSP板的基本情况7.2 TMS320C6713DSP板软件前的配置示例7.2.1 TMS320C6713DSP板的JTAG配置情况7.2.2 TMS320C6713DSP板的寄存器配置7.3 TMS320C6713 DSP板串口(MCBSP)程序的实现7.3.1 MCBSP串口特征7.3.2 串口模块的工作原理7.3.3 McⅨ沿的程序实现7.4 TMS320C6713 DSP板同步通信实现7.4.1 通信调制过程的DSP程序7.4.2 通信解调过程的DSP程序7.5 TMS320C6713 DSP板同步通信调试和结果7.5.1 核心同步程序调试7.5.2 调试信号结果分析7.6 TMS320C6713 DSP板的Loader过程7.6.1 Loader过程7.6.2 Flash烧写程序7.6.3 Flash烧写的C语言编程7.7 本章小结第8章 基于势函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8.1 概述8.2 基于势函数的具有多leader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控制8.2.1 模型描述8.2.2 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8.2.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8.3 基于势函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8.3.1 模型描述8.3.2 控制律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8.3.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8.4 本章小结第9章 移动多智能体示例系统的相关设计技术9.1 概述9.2 带时延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协议设计9.2.1 模型描述9.2.2 主要算法设计和分析9.2.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9.3 在干扰环境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及编队控制设计9.3.1 预备知识9.3.2 主要算法设计和分析9.3.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9.4 本章小结第10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计算技术10.1 概述10.2 leader智能体的滤波器结构及模型分析10.2.1 滤波器结构10.2.2 模型分析与数学描述10.3 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模型10.4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10.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节选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主要阐述与如下几个方面相关的技术:无缝移动技术、服务发现技术、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移动服务计算是一种以云计算和普通计算为背景,以有线和无线互联网为依托,以移动通信设备为载体的计算形式,是一种分布式服务计算。它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移动服务计算技术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支撑技术涉及计算、通信和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的硬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应用系统、人机交互等。《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可供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学习和参考,也非常方便从事移动服务计算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开发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相关资料

插图:因为服务器掌握着系统的主要资源,所以能够最先获得系统的状态变化和事件的发生。当这些变化发生时,服务器需要主动地向客户端实时地发送消息,如股票的变化。对于传统的桌面系统,这种需求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常存在着持久的连接,这个连接可以双向传递各种数据,而基于HTTP协议的Web应用却不行。虽然AJAX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它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端响应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可交互方面比较出色,但是在远程控制等应用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请求来监督回送的数据。使用AJAX技术只是完善了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的交换和传输模式,但对于人-浏览器-人这样的交互模式的实现效率非常低,并且难以控制。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Web服务器无法保留请求的连接,从而限制了网络应用的发展。2.2.2 Comet技术浏览器作为Web应用的前台,自身的处理功能有限。浏览器的发展需要客户端升级本身的软件系统,同时由于客户端浏览器软件的多样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浏览器新技术的推广。在Web应用中,浏览器的主要工作是发送请求、解析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并以不同的风格显示。AJAX技术是浏览器技术发展的成果,通过在浏览器端发送异步请求,提高了单用户操作的响应性。由于Web本质上是一个多用户的系统,对任何用户来说,都可以认为服务器是另外一个用户。现有的AJAX技术并不能解决在一个多用户的Web应用中,将更新的信息实时传送给客户端,从而使用户可能在“过时”的信息下进行操作。而如果使用AJAX技术,则需要对后台数据进行非常频繁的轮询操作,降低了网络的传输效率。Comet就是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接收它,并使用一个无限循环将客户端需要的数据推送到响应(response)中,进行刷新,但是该响应并不关闭,而是继续接收新的数据并刷新,直到客户端断开连接,该循环才结束退出。我们可以认为AJAX解决了单用户响应的问题,而Comet则解决了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协同多用户的响应问题。Comet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而不仅仅只是响应用户的输入请求。由于发送的数据是在一个已有的单链接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减少建立连接的开销以及客户端发送请求的等待时间,从而大大降低发送数据的延迟时间。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http://www.00-edu.com/tushu/kj1/202008/269455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