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汲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长处,并针对按传感器分类编排的不足,采用按被测量(计量学)进行分类编排,重点讲述各种物理量和常测常分量的检测原理、方法与技术及这些方法和技术的特点、使用场合,如何选用合适的传感器、设计与之配套的信号条理电路等。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
现代检测技术 目录
绪论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1.1 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1.1.1 误差的基本概念1.1.2 误差的表示方法1.1.3 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1.1.4 测量误差的分类1.2 系统误差处理1.2.1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常见变化规律1.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1.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1.3 随机误差处理1.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1.3.2 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估计1.4 粗大误差处理1.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5.1 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术语1.5.2 不确定度的评定1.5.3 测量结果的表示和处理方法1.6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1.6.1 概述1.6.2 检测系统静态特性方程与特性曲线1.6.3 检测系统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1.7 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1.7.1 检测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1.7.2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1.7.3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第2章 电参量测量技术2.1 频率、时间和相位的测量2.1.1 频率的测量2.1.2 时间间隔的数字测量2.1.3 相位差的数字测量2.2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2.2.1 电压的测量2.2.2 电流的测量2.3 阻抗的测量2.3.1 概述2.3.2 直流电阻测量2.3.3 交流阻抗及L、C的测量第3章 力学量检测技术3.1 压力的测量3.1.1 压力的基本概念3.1.2 常用压力检测仪表3.1.3 压力检测仪表的使用与校准3.2 力的测量3.2.1 力的基本概念3.2.2 力的测量方法3.2.3 测力传感器3.3 转矩测量3.3.1 转矩的概念3.3.2 传递法转矩测量第4章 运动量检测技术4.1 位移检测4.1.1 位移检测方法4.1.2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4.1.3 相位差法检测4.2 速度检测4.2.1 速度检测方法4.2.2 常用的速度测量传感器4.2.3 弹丸飞行速度的测量4.2.4 光纤陀螺测量角速率4.3 加速度检测4.3.1 加速度检测方法4.3.2 伺服式加速度测量4.3.3 微机电系统加速度计4.4 惯性测量·4.4.1 概述4.4.2 惯性测量单元.4.4.3 深井测斜第5章 振动测量技术5.1 振动和振动测量系统5.1.1 振动信号分类5.1.2 振动测量系统5.2 振动参量的测量5.3 机械阻抗测量5.4 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第6章 温度检测技术6.1 温标与标定6.1.1 温标6.1.2 标定6.2 测温方法分类及其特点6.3 热膨胀式测温方法6.3.1 玻璃温度计6.3.2 压力温度计6.3.3 双金属温度计6.4 热阻式测温方法6.4.1 铂电阻测温6.4.2 铜电阻和热敏电阻测温6.5 热电式测温方法6.5.1 热电偶测温6.5.2 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6.6 辐射法测温6.6.1 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6.6.2 光谱辐射温度计6.6.3 比色高温计6.6.4 红外测温6.6.5 红外热像仪6.7 新型温度传感器及其测温技术6.7.1 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及其测温技术6.7.2 光纤测温6.7.3 一线制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及其应用第7章 物位检测技术7.1 液位检测方法7.1.1 直接测量法7.1.2 压力法7.1.3 浮力法7.1.4 电学法7.1.5 热学法7.1.6 超声波法7.1.7 核辐射法7.1.8 微波法7.1.9 磁电法7.1.10 光学法7.2 料位检测方法7.2.1 重锤探测法7.2.2 称重法7.2.3 电磁法7.2.4 声学法7.2.5 光学法7.2.6 微波法7.3 相界面的检测第8章 流量测量技术8.1 流量测量的基础知识8.1.1 流量和流量计8.1.2 流体的物理性质与管流基础知识8.1.3 流量测量方法与流量仪表的分类8.2 流量测量仪表8.2.1 差压式流量计8.2.2 容积式流量计8.2.3 速度式流量计8.2.4 质量流量计8.3 流量标准装置8.3.1 液体流量标准装置8.3.2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第9章 水环境与水污染检测技术9.1 概述9.2 水质的一般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第10章 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检测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 节选
《现代检测技术》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现代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各种物理、化学成分参量检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教材内容组织上,为便于教学与自学,采用贴近工程应用实际的按被测参量进行分类编排的方法(即按计量学分类法)。着重讲述工程重要参量的常用检测方法与技术实现机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通过典型实例介绍技术先进、适合工程实际需要的高性价比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强大需求和我国环保行业目前严重缺乏环保自动化方面工程技术人才的被动局面,本教材增加同类教材中通常没有的“水环境和水污染检测技术”及“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检测技术”两章。本教材内容包含的检测参量广,能较好地满足多类专业的宽口径教学需要,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技和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