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输配工程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由国内燃气界多位著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撰写,着重对燃气学科技术理论和输配工程基础前沿的课题内容进行了介绍;普遍包括了作者们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成果,结合了实际工作的发挥与完善,及对国内外相关进展的追踪。因此本书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富于实践素质。
本书共分16章,主要包括管道中燃气的流动,燃气输配管网水力分析与动态模拟,燃气输配管网运行调度宏观模型,城市燃气输配系统风险评价,液化石油气输送与储存工程分析,吸附天然气工程分析,天然气地下储库数值模拟等。
燃气输配工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介绍有关燃气输配工程的基础技术理论以及分析计算方法的一本专著。内容包括:燃气负荷分析与预测;天然气长输管道流动分析,系统配置、管线设计与运行、调度的优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模拟;燃气分配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模拟,管网结构分析,设计优化,分配管网供气可靠性,燃气系统运行调度分析,燃气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管网故障诊断;压缩天然气工程分析;吸附天然气工程分析;液化天然气输送、储存与冷能利用分析;液化石油气输送、储存与分配工程分析;燃气置换分析、燃气混合安全性等。
本书适用于天然气工业、石油化工、燃气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参考。
燃气输配工程分析 目录
第1章 城市燃气负荷
1.1 概述
1.1.1 燃气负荷的定义及应用
1.1.2 燃气负荷的分类
1.2 燃气负荷的工程指标系统
1.2.1 用气量指标
1.2.2 用气不均匀系数
1.2.3 用气量高峰系数
1.2.4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小时计算流量
1.2.5 *大日不均匀系数与日高峰系数的区别
1.2.6 同时工作系数及支管计算流量
1.2.7 储气系数
1.3 燃气负荷指标的制订
1.3.1 燃气用气定额及用气小时高峰系数
1.3.2 同时工作系数
1.4 燃气负荷用气工况
1.4.1 用气工况的性质
1.4.2 燃气负荷模型分类
1.5 燃气负荷工况模型
1.5.1 曲线拟合模型
1.5.2 傅立叶级数模型
1.5.3 回归模型
1.5.4 弹性系数
1.5.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5.6 灰色预测模型
1.5.7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1.5.8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模型
1.5.9 负荷模型的组合
1.6 燃气负荷中、长期预测
参考文献
第2章 管道中燃气的流动
2.1 概述
2.2 管道中燃气流动基本方程
2.3 燃气不稳定流动方程
2.4 燃气非等温流动
2.5 常用状态方程
2.6 流动摩阻系数
参考文献
第3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分析
3.1 概述
3.2 输气管道的稳定流动分析
3.3 长输管道输氧过程的模拟
3.4 输气管道的增压输送
3.5 输氧管道运行优化
参考文献
第4章 燃气输配管网水力分析与动态模拟
4.1 概述
4.2 分配管网的水力分析基础
4.3 城市燃气管网水力分析
4.4 燃气管网流量迭代节点法水力分析
4.5 燃气输配管网不稳定流动模拟的解析解法
4.6 燃气输配管网不稳定流动模拟的数值解法
4.7 城市天然气输气管道稳定流动
参考文献
第5章 燃气输配管网结构分析与优化
第6章 燃气输配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
第7章 燃气输配管网运行调度宏观模型
第8章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风险评价
第9章 燃气输配管网故障诊断
第10章 液化石油气输送与储存工程分析
第11章 液化石油气分配与供应工程分析
第12章 压缩天然气系统工程分析
第13章 吸附天然气工程分析
第14章 液化天然气系统工程分析
第15章 天然气地下储库数值模拟
第16章 燃气置换与混合
燃气输配工程分析 节选
第1章 城市燃气负荷
1.1 概述
1.1.1 燃气负荷的定义及应用
负荷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燃气系统终端用户对燃气的需用气量形成燃气系统*基本的负荷,即燃气用气负荷,简称燃气负荷。传统采用燃气需用量术语。用户对燃气的需用不只是一个在一定时段内的某一用气数量,而且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形态。从燃气工程技术系统角度,可以将终端用户对燃气一个时段内的需用量以及用气量随时间的变化统称为燃气负荷。
按生产和生活需用燃气用途的不同,可将燃气负荷区分为狭义的城市燃气负荷;广义的城市燃气负荷和系统燃气负荷。
狭义的城市燃气负荷概念包括居民生活用气量、商业用气量、工业用气量、采暖和空调用气量、燃气汽车用气量以及其他用气量。广义的城市燃气负荷概念,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集中发电动力用气量。将广义城市燃气负荷加上作为原料的化工用气量则构成系统燃气负荷(或燃气系统负荷)。可见一定的燃气负荷概念相对应于一定的燃气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的燃气负荷对燃气的质量和物理参数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本章对燃气负荷的讨论只限定在燃气负荷的数量方面。
此外,在讨论燃气负荷时,一般并不需要对燃气负荷的范围进行区分,都可以统称为燃气负荷。本章某些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具有显著变化形态的(狭义的)城市燃气负荷,即一般所指的城市燃气负荷,另一些部分则涉及系统燃气负荷。
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燃气负荷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在我国城市(镇)燃气正在向以天然气气源为主导方面转变,这就促使我国燃气系统的规模变大,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趋势。燃气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更加普及,相应地引起城市能源结构和燃气用户结构发生变化。在城市能源结构方面,天然气的供应会推动煤、电、气等能源供应的增加和互相替代。燃气会尽可能地替代煤,部分地替代油用于车辆燃料,也可能用于发电的同时,部分地又被电能所取代。在用户结构方面,城市燃气由原来以居民生活用气为主,变为以工业、采暖、空调、汽车用气以及发电动力用气为主。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导致了燃气用户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化程度增加,热水用量增加,外购成品食品比例加大和更多地出外餐饮、娱乐和旅游等都会影响到燃气需用情况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