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2020-08-06 00:00:00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本书特色

秦亮甫从医70余载,对于各种疑难杂病,针药并施,内外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秦氏认为针药结合,既可以针刺导其先,以汤药荡其后,又可用针刺来弥补药力之不及,还可根据脏腑经络先后致病的病理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书总结了秦亮甫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并精选其临床治疗的典型验案,这些医案充分体现了秦亮甫临床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心得。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内容简介

秦亮甫从医70余载,对于各种疑难杂病,针药并施,内外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秦氏认为针药结合,既可以针刺导其先,以汤药荡其后,又可用针刺来弥补药力之不及,还可根据脏腑经络先后致病的病理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书总结了秦亮甫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并精选其临床治疗的典型验案,这些医案充分体现了秦亮甫临床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心得。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目录

学养篇 **章学术渊源003 一、 出身岐黄世家003 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003 三、 “东方神针”誉满法国004 第二章治学精神006 一、 学与思并重006 二、 精诚求良效007 第三章医风师德008 一、 以身作则,诲人不倦008 二、 心存天下,利济苍生009 第四章学术观点010 一、 针药结合,内病外治010 二、 病证结合,衷中参西010 三、 从脾论治代谢病,从肾论治老年病011 四、 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主取督脉以治杂病011 第五章中医养生观013 一、 动静结合,劳逸适度014 二、 恬淡虚无,制怒节欲015 三、 谨和五味,以安五脏015 医论篇 第六章秦氏临证要诀019 一、 诊察手段,四诊合参019 二、 临证思辨,经络与脏腑结合020 第七章秦氏针灸041 一、 秦氏针刺手法041 二、 秦氏针刺补泻043 三、 秦氏艾灸046 四、 秦氏常用配穴049 第八章秦氏临证用药经验063 一、 异病同治,一方多用063 二、 善用组药,增进药效064 三、 临床用药经验举隅070 第九章秦氏常见病常规方073 一、 中风073 二、 迎风流泪074 三、 水耳074 四、 咽炎075 五、 鼻渊075 六、 甲状腺疾病076 七、 石疽、阴疽077 八、 肺部感染、肺炎077 九、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性哮喘077 十、 肺痨078 十一、 心脏病078 十二、 胃脘痛079 十三、 胆囊炎080 十四、 胆石症080 十五、 急性肝炎(甲型、乙型)080 十六、 肝硬化080 十七、 急性(慢性)黄疸肝萎缩081 十八、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出血081 十九、 脂肪肝081 二十、 肥胖症082 二十一、 痛风082 二十二、 糖尿病082 二十三、 高血压083 二十四、 便秘083 二十五、 肠梗阻(包括不完全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084 二十六、 肠炎084 二十七、 阑尾炎085 第十章秦氏杂病治验086 一、 主取督脉以治杂病,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病086 二、 秦氏外治法——内服与外治结合093 三、 秦氏针灸法——针、药与灸结合096 第十一章秦氏从肾论治老年病097 一、 肾中精气,主宰人生097 二、 多脏虚损,肾衰为主098 三、 虚实错杂,肾衰为根098 四、 补肾益精,延年祛病099 五、 扶正固本,慎施戕伐099 六、 健脾益气,注重食疗099 七、 注重养生,延缓衰老101 八、 临证思辨举隅103 第十二章秦氏从脾论治肥胖伴代谢性疾病109 一、 肥胖病的治疗109 二、 早期糖尿病的治疗110 第十三章秦氏膏方临证思辨111 一、 临床经验112 二、 防治优势113 三、 医案精选114 四、 专病膏方116 第十四章秦氏外科病辨证施治118 一、 外科辨证118 二、 外科治疗122 三、 外科常用药130 四、 常见外科病治疗137 医案篇 第十五章呼吸系统疾病157 一、 哮喘157 二、 肺部感染166 三、 支气管炎167 四、 支气管扩张171 第十六章循环系统疾病173 一、 早搏173 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4 三、 高血压病175 四、 风湿性心脏病176 五、 变异性心绞痛176 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疾病178 一、 反流性食管炎、胃炎178 二、 慢性胃炎180 三、 慢性肠炎187 四、 肠粘连、肠胀气191 五、 结肠多发性息肉192 六、 肠功能紊乱192 七、 直肠肛门疼痛症194 八、 腹泻195 九、 便秘197 十、 腹痛198 十一、 梅核气200 十二、 食道憩室201 十三、 上消化道出血202 十四、 胆囊结石203 十五、 膈肌痉挛205 十六、 肝昏迷207 十七、 脂肪肝208 十八、 发热(肝癌)209 十九、 发热(寄生虫)210 第十八章泌尿系统疾病212 一、 慢性尿路感染212 二、 乳糜尿213 三、 尿血213 四、 膀胱功能失调218 五、 前列腺肥大219 第十九章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221 过敏性紫癜221 第二十章内分泌及代谢疾病223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3 二、 甲状腺多发性囊腺瘤224 三、 高血脂症225 四、 尿崩症226 五、 痛风227 六、 肥胖症、代谢综合征227 第二十一章结缔组织病231 一、 干燥综合征231 二、 成人still病231 三、 系统性红斑狼疮232 四、 风湿热233 五、 类风湿关节炎234 第二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237 一、 眩晕237 二、 头痛238 三、 失眠238 四、 发热(颅内血肿)240 五、 脑炎240 六、 脑震荡后遗症242 七、 老年性震颤243 八、 中风后遗症245 九、 帕金森病245 十、 癫痫246 十一、 多发性颅神经损害248 十二、 多发性硬化症249 十三、 三叉神经痛251 十四、 面神经麻痹256 十五、 面肌痉挛258 十六、 肌张力障碍260 十七、 神经源性肌萎缩262 十八、 红斑性肢痛病263 十九、 运动神经元病264 二十、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265 第二十三章传染病267 一、 结核病267 二、 乙型肝炎273 第二十四章运动系统疾病276 一、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276 二、 颈椎病277 三、 斜颈280 四、 肩关节周围炎280 五、 肱骨外上髁炎281 六、 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282 七、 股骨头坏死284 八、 膝骨性关节炎286 九、 跖趾关节炎286 十、 旋后肌管综合征287 十一、 腓肠肌条索状硬结288 第二十五章妇科疾病290 一、 月经不调290 二、 痛经292 三、 盆腔炎292 四、 子宫肌瘤(盆腔肿瘤)294 五、 不孕296 六、 更年期综合征299 第二十六章皮肤疾病301 一、 丹毒301 二、 瘘管302 三、 脓肿303 四、 脱发305 五、 痤疮307 六、 湿疹309 七、 皮炎312 八、 黄褐斑315 九、 色素斑315 十、 荨麻疹316 十一、 白癜风318 十二、 银屑病320 十三、 鱼鳞病320 十四、 瘢痕疙瘩321 十五、 带状疱疹322 十六、 大疱性皮肤病323 十七、 毛细血管闭塞324 第二十七章五官科疾病327 一、 鼻炎327 二、 口唇皮炎329 三、 口腔溃疡330 四、 舌病332 五、 齿龈出血333 六、 慢性咽喉炎334 七、 耳鸣、耳聋334 八、 眼底黄斑病变336 九、 青睫综合征337 第二十八章其他疾病339 一、 发热339 二、 汗病339 三、 神经官能症341 四、 淋巴结炎343 五、 乳房疾病344 六、 男性疾病346 七、 阑尾炎348 八、 混合痔349 九、 肿块350 十、 术后病351 传承篇 第二十九章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355 一、 温针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355 二、 中药经络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356 三、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357 四、 慢性泄泻治疗四法358 五、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360 六、 湿疹的治疗361 七、 外治法治疗鹅掌风361 八、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362 九、 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363 十、 从脾论治针刺治疗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365 十一、 中药透皮治疗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受体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367 十二、 中药外敷对支气管哮喘β受体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368 十三、 “秦氏头八针”的临床应用368 附: 秦氏师承系表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作者简介

秦亮甫,仁济医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一、二、三、四届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曾任仁济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教局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针灸杂志》常务编委,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曾9次赴法讲学,任法国路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对教育贡献卓著的“依堡卡特”奖章。2次赴澳洲讲学,聘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澳洲全国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及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中医系高级顾问。80多岁高龄时赴哈萨克斯坦国立医科大学和外国语大学讲学。2006年12月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10月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秦亮甫临证思辨与医案集萃

http://www.00-edu.com/tushu/kj1/202009/270707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