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2-(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套手册按植物学分类系统顺序编排,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草药的排列顺序以科为单位,按植物学分类系统(被子植物以哈钦松分类系统)次序编排,科内种的次序按属编排。苔藓药用植物暂不收编在本套手册内。收集了常见药用植物764种,共分五册。
本册收载品种为部分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野外常见的植物药153种。每个品种均附有高清彩色图,大部分品种附有识别特征放大图。文字描述包括植物名、别名、药名、药用部位(包括植物来源和原植物拉丁名)、识别特征(主要识别特征加下划线标示)、性味功效(包括用量)以及验方等。
图书卖点:
1.作者权威:本套丛书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教研室权威教授倾力打造。
2.内容科学: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部分成果,并参考《中国植物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广东植物志》、《海南植物志》等,以及时、权威、准确地展示中草药的识别特征和性味功效。
3.图片精美:高清原色照片,清晰细致,完美再现原植物形态,准确反映植物生长全貌及重要的识别特征。
4.便捷实用:小开本,方便携带,可谓“掌中宝典”。适合中医药院校的师生、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药业界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在学习、识别中草药时参考使用。
5.方便查阅:每一个品种的页面边缘具有功能块(所属的科名)的标示,方便读者查找,提高阅读效率。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2-(第二版) 内容简介
手册文字简练,图片清晰,内容丰富,版本袖珍,便于携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及性。适合中医药院校的师生、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药业界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在学习、识别中草药时参考使用。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2-(第二版) 目录
目录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白花菜科
臭矢菜(羊角菜、黄花菜)
002
鱼木(龙头花、鹅脚木、树头菜)
004
十字花科
北美独行菜(美洲独行菜、甜葶苈、葶苈) 006
蔊菜(塘葛菜、田葛菜)
008
荠菜(护生草、净肠草、菱角菜)
010
菘蓝(大蓝、板蓝根)
012
菥蓂(大芥、水芥、瓜子草)
014
堇菜科
堇菜(如意草、小犁头草、地黄瓜) 016
长萼堇菜(犁头草、地黄瓜、铧头草) 018
紫花地丁(光瓣堇菜、犁头草) 020
远志科
齿果草(一碗泡、公儿草、吹云草) 022
黄花倒水莲(倒水莲、倒吊黄) 024
远志 026
华南远志(金不换、大金不换、紫背金牛) 028
景天科
垂盆草(鼠牙半枝莲、瓜子莲、黄瓜子草) 030
佛甲草(鼠牙半支莲、禾雀脷、狗牙瓣) 032
落地生根(落地生、落地青、晒不死) 034
虎耳草科
矩叶鼠刺 036
常山(土常山) 038
虎耳草 040
茅膏菜科
锦地罗(落地金钱、一朵芙蓉花、金钱吊芙蓉) 042
石竹科
荷莲豆草(团叶鹅儿肠、水青草、串钱草) 044
鹅肠菜(抽筋草、牛繁缕、壮筋丹) 046
雀舌草(滨繁缕、瓜子草) 048
瞿麦(巨句麦、南天竺草、剪绒花) 050
马齿苋科
马齿苋(瓜子菜) 052
土人参(栌兰) 054
蓼科
萹蓄(乌蓼、扁竹、斑鸠台) 056
赤胫散(散血丹、缺腰叶蓼、花脸荞) 058
杠板归(贯叶蓼、老虎脷) 060
火炭母(斑鸠饭) 062
红蓼(荭草、大毛蓼、东方蓼) 064
何首乌(首乌、夜交藤) 066
虎杖(斑杖、大虫杖) 068
金荞麦 070
荞麦 072
习见蓼(小扁蓄、腋花蓼) 074
拳参 076
水蓼(辣蓼、红辣蓼) 078
头花蓼(石辣蓼、太阳草、绣球草) 080
竹节蓼(百足草、观音竹、飞天蜈蚣) 082
皱叶酸模(羊蹄、羊蹄草、皱叶羊蹄) 084
商陆科
垂序商陆(美洲商陆) 086
商陆 088
藜科
藜(灰藋、灰藜、红落藜) 090
土荆芥(鹅脚草、钩虫草、虎骨香) 092
苋科
杯苋(蛇怕见、细叶蛇总管) 094
柳叶牛膝(土牛膝) 096
刺苋(竻苋菜) 098
土牛膝(粗毛牛膝、倒扣草) 100
莲子草(虾钳菜、节节花、白花仔) 102
皱果苋(野苋菜)
104
落葵科
落葵(潺菜、木耳菜) 106
落葵薯(藤三七、土三七) 108
蒺藜科
蒺藜(刺蒺藜、杜蒺藜、三角刺) 110
酢浆草科
红花酢浆草(大酸味草、铜锤草) 112
酢浆草(酸味草) 114
阳桃 116
旱金莲科
旱金莲 118
凤仙花科
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 120
石榴科
石榴(安石榴、珍珠石榴) 122
柳叶菜科
毛草龙(水仙桃、水丁香、香须公) 124
小二仙草科
黄花小二仙草(锯仔草、铁锯草) 126
小二仙草(豆瓣草、女儿红、水豆瓣) 128
瑞香科
土沉香 130
结香(白蚁树、檬花树、雪花树) 132
了哥王(山雁皮、南岭荛花) 134
狼毒(瑞香狼毒、红狼毒、断肠草) 136
细轴荛花(垂穗荛花、野棉花、地麻棉) 138
紫茉莉科
光叶子花(簕杜鹃、宝巾花) 140
紫茉莉(胭脂花、入地老鼠) 142
第伦桃科
锡叶藤 144
海桐花科
光叶海桐(一朵云) 146
大风子科
泰国大风子 148
西番莲科
龙珠果 150
蛇王藤(双目灵、治蛇灵草) 152
鸡蛋果(百香果) 154
葫芦科
绞股蓝(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 156
栝楼(瓜蒌、栝蒌) 158
木鳖子(漏苓子、藤桐子、木鳖) 160
马?儿(老鼠拉冬瓜、野苦瓜、扣子草) 162
秋海棠科
裂叶秋海棠(石莲、虎斑海棠、岩红) 164
番木瓜科
番木瓜(木瓜 、万寿果) 166
仙人掌科
昙花(琼花、凤花、金钩莲) 168
仙人掌(神仙掌) 170
量天尺(剑花) 172
山茶科
米碎花 174
杨桐 176
水东哥科
水东哥(水枇杷、红毛树) 178
桃金娘科
丁香 180
大叶桉(蚊仔树) 182
番石榴 184
岗松(扫把枝、地肤子) 186
水翁(水翁花、大蛇药) 188
桃金娘(岗稔) 190
野牡丹科
柏拉木(野锦香) 192
地菍(铺地锦、山地稔) 194
毛稔(山啄硌、红花野牡丹、豹牙郎) 196
野牡丹 198
使君子科
风车子(四角风、水番桃) 200
诃子(诃黎勒、诃黎) 202
使君子(留求子) 204
金丝桃科
地耳草(田基黄、雀舌草) 206
赶山鞭(野金丝桃、小金雀、小叶连翘) 208
黄牛木(黄牛茶、狗牙木) 210
金丝桃(土连翘、金丝海棠、五心花) 212
藤黄科
木竹子(山竹子、山桔子、竹桔子) 214
薄叶红厚壳(薄叶胡桐、横经席) 216
椴树科
刺蒴麻(黄花地桃花、密马专、黄花虱麻头) 218
黄麻(络麻、牛泥茨、三珠草) 220
破布叶(布渣叶、破布树) 222
梧桐科
翻白叶树(半枫荷) 224
苹婆 226
山芝麻(岗油麻、岗脂麻、山油麻) 228
蛇婆子(仙人撒网、和他草、满地毯) 230
假苹婆(鸡冠皮、山木棉、赛苹婆) 232
木棉科
木棉(红棉、英雄树、攀枝花) 234
锦葵科
白背黄花稔(拔脓消、黄花母) 236
梵天花(狗脚迹、野棉桃) 238
黄花稔 240
黄葵(麝香秋葵) 242
木芙蓉(芙蓉花、醉酒芙蓉) 244
木槿 246
磨盘草(磨仔草、磨谷子、石磨子) 248
赛葵 250
地桃花(肖梵天花) 252
朱槿(大红花、扶桑) 254
大戟科
白背叶(白背桐、白桐、白楸) 256
白饭树 258
巴豆(双眼龙、大叶双眼龙、巴果) 260
蓖麻 262
秋枫 264
飞扬草(大飞扬草) 266
地锦(三月黄花、铺地锦、斑鸠窝) 268
方叶五月茶 270
甘遂(甘藁、鬼丑、猫儿眼) 272
红背山麻杆(红帽顶、红背桐、红背叶) 274
黑面神(黑面叶、鬼画符) 276
鸡骨香(山豆根、木沉香、黄牛香) 278
龙脷叶(龙舌叶、龙味叶) 280
毛果巴豆(细叶双眼龙、小叶双眼龙、山巴豆) 282
毛果算盘子(漆大姑、漆大伯) 284
千根草(小号乳汁草、小飞扬草) 286
山乌桕(红乌桕) 288
石岩枫(杜香藤) 290
算盘子 292
铁苋菜(人苋、海蚌含珠) 294
五月茶(五味叶、酸味树) 296
乌桕 298
云南土沉香(草沉香、刮筋板) 300
叶下珠(珍珠草) 302
余甘子(油甘子、橄榄子、庵摩勒) 304
越南叶下珠(乌蝇翼、苍蝇草) 306
索 引 308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2-(第二版) 作者简介
潘超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广东省技术总负责人、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广东省中草药产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编委等职。黄海波,副教授,中药鉴定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品种、质量鉴定与中药材GAP。近年参与或主持*、省级及校级教学和科学研究项目9项,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3部。在本研究领域于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