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彩虹-人体的耗散结构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彩虹:人体的耗散结构》作者生物物理学家张长琳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经络系统,深入中国、印度、中东三大文化圈,运用电磁波、声波、电阻、电导等科学实验,来探究人体内那些看不见的彩虹和听不见的音乐,得出一张张的照片与图表,解析人体电磁波、声波与经络的关系。
看不见的彩虹-人体的耗散结构 目录
序曲生命之歌
**篇 盲人的世界
**章 重评“盲人摸象”
第二章 “精神化”的物理学与“物质化”的心理学、生物学
第三章 我们周围世界中“看不见的彩虹”和“听不见的音乐”
第二篇 两种巨大的变革:外在临床医学,内在基础科学
第四章 医药市场的巨大变化
第五章 盲人科学家寻找彩虹:经络的现代科学研究
第六章 盲人科学家发现了彩虹:电磁波的干涉图
第三篇 “结构”概念的发展
第七章 科学中的“新大陆”:耗散结构
第八章 驻波和波的叠加
第九章 人体内的无线电通信
第四篇 生物学中的“场”和“波”
第十章 “共振”的威力:通过“共振”来传递能量与信息
第十一章 “佛光”的科学研究:从宗教概念到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拆分论”的尽头,黄金时代的开头
第五篇 生命系统中“谐和”的科学度量
第十三章 如何定量地计算“美丽”
第十四章 具体地测量和评估“美丽”与“谐和”
第十五章 医学科学中“谐和”的客观度量和临床意义
尾声 科学面对“意识”、“精神”和“良知”
看不见的彩虹-人体的耗散结构 作者简介
张长琳,1943年生,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现为德国Siegerl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系客座教授、美国Temple大学尖端科学中心顾问、国际学术刊物《物理治疗和生命物理学国际学报》主编。
学的是生物物理,写的是经络,研究过茶叶、细胞、肿瘤、生物体电磁场,也曾待过茶叶试验场,种过水稻,耕过田,还与音乐家一起工作,如此跨领域的生活经历,注定张长琳会有与一般人不同的感悟。
张长琳自学完成高中学业,以函授方式在浙江大学学习生物。在“文革”时期,他躲进山沟里潜心研究数学、文学、哲学等。1978年,张长琳以同等学历考上硕士研究生,就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为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的关门弟子。1988—1999年,他在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与德国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生物体电磁场。1999年至今,他在德国Siegerl大学和汉堡大学研究音乐治疗及睡眠品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