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临床流行病学

  2020-08-07 00:00:00  

临床流行病学 内容简介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医学领域,从患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征的研究,以探索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的一门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严谨的临床研究中的设计、测量和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dme),从患者群体角度出发,研究疾病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证据,通过排除各种主、客观偏倚的影响,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将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强调临床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佳临床科研证据的基础上,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筛检、预后评价、不良反应分析以及医疗质量评估的科学化提供*可靠的证据。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深化了人们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整体认识,对于提高临床医学研究水平、改善临床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
本书编写过程中,突出三点:注重实用性;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科研水平。本书详尽阐述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力求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之用;也可供各级医院、医学科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之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更是与时俱进,加之学术水平有限和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

临床流行病学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点
第三节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展望
第二章 临床科研的选题和设计
**节 临床科研的选题原则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设计的概述
第三节 临床科研设计的内容
第四节 临床科研中的依从性
第三章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和效应指标
**节 率与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
第三节 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
第四节 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第五节 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
第四章 临床科研常用设计方案
**节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第三节 分析性研究
第五章 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第四节 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评价原则
第六章 诊断试验的设计与评价
**节 诊断试验概述
第二节 试验方法的建立
第三节 筛检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第四节 筛检和诊断试验判断标准的确定
第五节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第七章 治疗性研究与评价
**节 治疗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治疗性研究的设计
第三节 影响治疗性研究的常见因素及其控制
第八章 疾病预后研究与评价
**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疾病预后的判断
第五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九章 临床经济学评价
**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步骤
第四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标准
第十章 临床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节 临床科研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临床科研资料的分析
第十一章 临床科研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节 概述
第二节 选择偏倚
第三节 信息偏倚
第四节 混杂偏倚
第十二章 循证医学
**节 循证医学概论
第二节 系统综述
第三节 cochrane协作网
第十三章 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
**节 临床科研论文概述
第二节 综述的撰写
第三节 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
参考文献

临床流行病学 节选

《临床流行病学》编写过程中,突出三点:注重实用性;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科研水平。《临床流行病学》详尽阐述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力求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临床流行病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之用;也可供各级医院、医学科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之用。

临床流行病学 相关资料

插图:(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应根据研究方案的不同,在不同的层面上选择研究对象。一般根据来源,将研究对象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目标人群(target population),第二层是源人群(source population),第三层是合格人群(eligible population),第四层是研究对象(study participants)。研究对象选定后,应根据课题设计的具体要求,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任何一项临床研究都会涉及疾病诊断,故而在研究对象选择时,要求疾病的诊断标准应确切、可靠、准确无误,不但要符合临床公认的诊断标准,而且应明确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保证入选的研究对象具有统一的研究基础,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如随机化临床试验)中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对照组,有比较才能说明问题。例如在随机化临床试验中,按随机化分配(randomization)方式,使得重要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基线状态(base line)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均衡、可比,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由于研究对象是人,研究中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同时又要尽量保证研究对象有较好的依从性。因为依从性的大小,直接影响研究质量,甚至关系到研究的成败。在设计时尤应考虑提高研究对象依从性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要求,按照不同研究类型的相应样本含量计算公式或查表,科学地估计所需的合适的样本含量。(四)研究因素的确定研究因素包括生物性、理化性因素以及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遗传、心理因素、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的设计类型,研究因素的确定有所差异。’例如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需要确定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标准,防治性研究需要设计干预措施的具体要求。但这些研究因素都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价值,这也是决定一项临床研究课题的先进性的关键。(五)观察指标和效应指标的确定临床科研是通过观察研究因素在研究对象身上所产生的效应来反映疗效和因果关 系,因此,观察指标和效应指标的选择应力求客观、定量和具有可操作性,这些在研究设计 时就必须明确,它们是进行资料分析的基础。常用的观察指标和效应指标有发病率、死亡 率、治愈率、有效率、缓解率和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等。(六)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南于临床研究对象是人,在资料收集中常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临床流行病学

http://www.00-edu.com/tushu/kj1/202009/271816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