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骨创伤学 本书特色
《运动骨创伤学》:应用传统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系统总结郑怀贤教授在运动骨创伤防治方面的学术思想,研究人体骨与关节创伤的病因病理及诊疗方法。
运动骨创伤学 目录
总论**章 运动骨创伤学发展史**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骨创伤的发展简史一、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的发展简史二、西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的发展简史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脱位的发展简史第二节 郑怀贤教授对运动骨创伤学的贡献第二章 运动骨创伤学常用临床检查方法**节 郑氏伤科四诊方法一、望诊二、问诊三、摸诊四、认诊第二节 骨与关节检查一、测量检查二、骨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检查三、运动创伤常用特殊检查第三节 神经与血管检查一、神经功能检查二、周围血管检查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法二、造影检查三、CT检查四、MRI检查五、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六、超声波检查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血液学检查二、尿液检查三、粪便检验四、蛋白质测定五、无机元素测定六、部分酶类测定七、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测定八、出血与凝血系统检查第三章 运动骨关节创伤常用治疗方法**节 正骨技术一、骨折的复位二、整复原则三、复位的标准四、整复时间五、麻醉的选择六、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七、整复方案八、整复手法第二节 牵引技术一、牵引装置二、常用牵引方法第三节 固定技术一、CO技术二、AO技术三、创伤骨折、脱位治疗从AO到BO的进展四、BO技术第四节 药物治疗一、内治法二、外治法第五节 练功疗法一、分类二、作用三、原则四、练功的步骤和具体方法第六节 物理疗法第七节 手术治疗一、正确的手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三、常用的内固定方法附:骨与关节创伤的急救一、创伤性休克的急救处理二、骨折的急救处理三、关节脱位的急救处理四、血管损伤的急救五、周围神经损伤的急救处理六、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急救处理七、脂肪栓塞的急救处理八、内脏损伤的急救处理九、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上编骨折**章 骨折概论**节 骨折的病因病理一、骨折的病因二、骨折的移位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一、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二、根据骨折周围软组织和脏器损伤程度分类三、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分类四、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五、根据骨折的部位分类六、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七、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八、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第三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一、病史二、全身表现三、局部情况四、影像学检查第四节 骨折的愈合过程一、骨折的愈合过程二、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二、局部因素三、医疗性因素第六节 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的并发症二、晚期并发症三、骨折的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及不愈合第七节 骨折的治疗原则第二章 上肢骨折**节 肩部骨折一、肩部应用解剖生理二、锁骨骨折三、肩胛骨骨折四、肱骨外科颈骨折五、肱骨大结节骨折六、肱骨解剖颈骨折七、肱骨头骨折第二节 肱骨干骨折一、应用解剖生理二、病因病理三、临床表现与诊断四、治疗第三节 肘部骨折一、肘部应用解剖生理二、肱骨髁上骨折三、肱骨髁间骨折四、肱骨外髁骨折五、肱骨内髁骨折六、肱骨外上髁骨折七、肱骨内上髁骨折八、桡骨头骨折九、尺骨鹰嘴骨折第四节 前臂骨折一、前臂应用解剖生理二、桡尺骨干双骨折三、桡骨干骨折四、尺骨干骨折五、孟特吉氏骨折六、盖莱阿齐氏骨折第五节 腕部骨折一、腕部应用解剖生理二、科雷斯(Colles)氏骨折三、史密斯(Smith)氏骨折四、巴尔通(Barton)氏骨折五、桡骨茎突骨折六、舟骨骨折第六节 手部骨折一、手部应用解剖生理第三章 下肢骨折第四章 头颅部损伤第五章 脊柱骨折脱位第六章 胸部骨折第七章 骨盆骨折中编 关节脱位**章 关节脱位概论第二章 上肢关节脱位第三章 下肢关脱位第四章 其他关节脱位下编 关节软骨与骨骺损伤附方索引参考文献
运动骨创伤学 节选
《运动骨创伤学》内容简介:郑怀贤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骨伤科专家、运动医学的创始人之一。在贺龙元帅“把体育医院办起来”的指示和亲切关怀下,他在生前与同事、弟子创办了我国**个运动医学系,五十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从事运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运动创伤防治工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医疗实践中独特的经穴按摩、正骨手法、夹板配合托板固定和伤科三期药物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形成了中国创伤骨科界独树一帜的郑氏骨伤医疗体系。他还将中医骨伤诊疗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运动创伤,开创了中医治疗运动创伤的先河。
运动骨创伤学 相关资料
插图:第一节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骨创伤的发展简史一、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的发展简史中医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经过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的实践与总结,中医治疗骨与关节损伤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中医骨伤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古及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求得生存,在与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条件或自然灾害作斗争和与猛兽的搏斗过程中,难免经常造成机体创伤。出于人的本能,用手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渐渐产生了按摩法;在烤火取暖及用烧过的砂石热熨伤处局部时发现可缓解伤痛,于是发明了热熨法;用树叶或草茎等敷裹伤处时发现其可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久而久之就发现了一些外用草药。这些不经意的偶然发现,日积月累,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根据考古学研究,中医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早在公元前16世纪就已经有了文字记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疾手、疾肘、疾胫、疾骨”等伤科的病名,充分反映了当时对骨伤疾患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