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北玉米-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6DFB02480)

  2020-08-07 00:00:00  

河北玉米-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6DFB02480) 节选

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了小
麦,已跃居为第二大粮食作物。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2003、2004、2005
年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2 406.82、2 544.60、2 635.81万hm。
    河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也超过了小麦,已跃居为省内第二大粮食作物。据
《中国农业年鉴》统计,2003、2004、2005年河北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248.88、
263.06、267.74万hm2。另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河北省播种玉米分别为
265.81万hm2和271.8万hm2。
    玉米是喜温作物。除整个生育过程和各生育阶段要求一定范围的温度外,不
像小麦那样有特殊要求,总的体现积温效应。玉米又是喜光作物,光周期反应表
现为不典型的短日照类型。因此,玉米是对环境和生态条件适应能力相当强的作
物种类。据报道,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种植的极端北界是拉布拉多(Labrador)
的55。N和阿拉斯加的65。N,进而扩展到斯堪地那维亚和西伯利亚的70。~71。N;
南界是智利的44。S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的55。S。玉米分布范围从赤道附
近到50。N和50。S以外。
    中国的玉米分布遍及全国。以海拔而论,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
3 600m以上的高海拔处都有种植。
    河北省地域辽阔,耕地广袤,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适于玉米生长,因此,玉
米种植遍及全省各地。播期类型基本是春播和夏播两大类。河北省玉米品种的成
熟期类型,基本上包括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类型。
    统计资料显示,2003、2004、2005年,河北省玉米总产量分别达到1 073.6、
1 158万t和1 194万t,为省内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玉米生产,从科研角度,需要不断地研究和解决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
题。长期以来,研究成果丰硕。经统计整理,从1975~2007年,河北省使用的
审(认)定品种达284个,绝大多数为省内育成。1990—2007年,审(认)定
 了22个特用玉米品种,基本上由省内育成。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奖。在育种理论
与手段、创新的栽培技术体系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也不乏奖励成果。
    为了较系统地反映河北省玉米科研成果和生产成就,继续为河北省玉米科研
和生产做贡献,撰写并出版《河北玉米》一书,应该成为同行的共识。
    此书以育种和栽培为重点,共设lO章。**章由环境特征与生态条件特点,
河北省玉米生产区划两节阐述了全省玉米分布。第二、三、八、九、十章这五章
属于育种范畴,分别论述或介绍了河北玉米品种沿革,包括主要资源,品种沿革
与换代两节;品种选育,包括育种目标和杂交种育种途径和方法两节;良种简
介,包括普通玉米良种和特用玉米良种两节;种子生产,有制种基地简介和种子
生产程序两节;以表解形式反映的河北玉米名录。第四、五、六章属栽培范畴,
包括栽培生理,种植方式,栽培技术。栽培生理章从生育过程物质代谢的角度撰
写,设水分代谢,籽粒灌浆过程的碳代谢与氮代谢两节;种植方式一章中,设玉
米单作与间套作两节;栽培技术章包括常规栽培,覆盖栽培与特用玉米栽培三
节。无论育种与栽培,在田间种植中,都离不开植保工作,因此,书中单独设主
要病虫草害防治与防除一章(第七章)。第七章分三节,分别介绍河北省玉米主
要病害虫害与防治,常见杂草种类与防除措施。
    参考文献按章编排。所引用的都是正式出版物和公开发行的刊物。以作者姓
名的汉语拼音排序,同一作者以其著作发表的年代先后为序。英文文献排在中文
文献之后,也按作者名字和发表年代编排。
    本书自成体系,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述得体,各章节体例统一,是一本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技读物。可供科研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供农业
行政部门有关人员以及基层科技人员阅读。
    全书为集体编著。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牵头并撰稿。参加撰稿
的人员来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廊坊市农业局技术站、保定市农业科学研
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甘肃金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作者按章、节署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曹广才研究员等为策划此书以及统稿等方面
付出很多时间和很大精力。书的出版也得力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配
合,在此深表谢意。
    审稿过程中,河北农业大学池书敏教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文英研究员提
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也一并致谢。
    此书得到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6DFB02480)支持和河北省自然科学
基金(C200600744)的资助。
    限于作者水平,不当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贾银锁
    2008年1月

第六章河北省玉米栽培
**节常规栽培}一
    河北省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东临渤海,西北环山,地势自西北向
东南逐级下降。地貌形态多样,既有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冀中南平原(包括
山麓平原、低平原、滨海平原),又有山地(燕山、太行山脉以及丘陵、盆地)
和高原(俗称坝上高原)。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
中,四季分明,寒暑交替。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和高温多集中在
夏季,这为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光、热、水分资源。
  一、玉米品种的选择
  常规玉米杂交种的选择。首先,要符合当地的光、热等资源环境条件,如生
育期的长短应在当地栽培模式以及栽培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其次,还要选择品种
的高产、稳产能力,品质是否优良,抗逆性、抗病性的强弱,是否有利于简化栽
培等多种特征特性。
    (一)品种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
    河北省玉米种植区域、品种的分布及发展与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
件以及栽培技术水平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热量条件是玉米种植区域、栽培方式及品种选择的决定因素  玉米起源
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生育特点是喜温暖潮湿气候,全生育期要求有比较高的
温度和有效积温。玉米播种时要求温度下限为IO。C,*适温度20。C以上;抽雄、
吐丝期适宜温度为26~27。C;灌浆期*适温度22~24。C。在此范围内,随着温
度升高,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的速度加快,反之速度变慢。玉米在低于18℃
 时雄穗不能正常开花传粉,低于16。C时,灌浆就会停止,*终导致粒重下降,
产量降低。因此,热量条件就决定了玉米的栽培种植区域、栽培模式以及品种的
选择。
    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康保、张北、沽源等县,围场县御道口)的气象条件
为:无霜期78~112d,≥IO。C积温1 767~2 106。(2,可种植极早熟玉米品种。
    热量条件也决定了玉米的种植季节和方式,即春播(一年一熟),套种(一年
两熟或两年三熟)、夏播(一年两熟)。确定在河北省的种植范围在种植北界以南,
至≥IO。C积温3 800"C之间,无霜期在180d以内的长城以北地区为春播玉米区,该
区一年一熟,不能种植冬小麦。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可选择中晚熟品种。
    长城以南无霜期大于180d,包括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北部、西部山
前平原为夏玉米套种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中晚熟或早熟玉米杂交种。
    冀中南山前平原区、低平原区(沿京广铁路的广大平原地区)全年日照时
数2 500~2 800h,年平均气温11.5~13.5t,≥0cc积温4 600~5 100。C,≥
IO。C积温为4 200~4 500。C,无霜期200~210d,可满足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
熟对热量的需求,为冀中南夏玉米区。尤其是7~8月份,高温、降雨同期而
至,更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为一年两熟玉米的平播或套种提供了充足的
光、热、水分资源,也有利于获得比较高的产量。该区以选用中熟或早熟玉米杂
交种为主,结合当地土壤肥力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农时,确保小麦、
玉米两茬作物衔接良好,双获丰收。
    2.水土条件对玉米品种分布的影响玉米品种的分布,受水分、土壤条件
影响较大,尤其是水分条件的影响极为显著。水分条件包括自然降雨和灌溉条件
两个因素。河北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际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近40年的
气象资料显示,80%的年份玉米全生育期天然降水不足。在冀中南平原夏玉米
区,由于采用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夏玉米(或套种玉米)种植模式,为满足前
茬小麦以及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连年过度超采地下水,且得不到补给,使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导致本区多处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漏斗区。其中,以衡水、
保定、沧州、邢台的漏斗面积*大。沧州市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超过60m。许
多漏斗区的面积还在向四周扩大延伸,这为河北省的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在玉米的栽培种植、品种选择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节水
技术这个中心,大力推广蓄水灌溉、废水再利用、地膜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滴
灌(喷灌)节水灌溉技术等。在品种选择时,应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小麦、玉米
品种。如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其特征、特性突出表现为:株型紧凑,叶片上
冲,穗型中等,雄穗分支较少,上部叶片短小,茎秆较细但韧性好,根系发达,
自身调节能力强,群体效应明显,耐密性好,抗病性强,广适。自2000年以来,
郑单958先后通过国家和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吉林、新疆等7省、
 区审(认)定。郑单958*重要的特性是抗旱能力强,据国家半干旱农业技术中
心2003年对其所作的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旱指数为1.02,达到一级标准。
    土壤条件对玉米的分布、品种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冀中南山前平原夏玉米
区为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质地良好,但多数地区土壤肥力不足,土壤有机质含
量较低,速效N、P和微量元素匮乏,营养失调,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该区
应着重培肥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肥和无机肥投入,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耐瘠薄、
适应性好、抗旱能力强的玉米杂交种。
    冀中南低平原夏玉米IX-E壤母质为黄土性冲积物,土层深厚,多为潮土。由
于在冲积过程中,沙黏交替沉积,底层黏重,水分渗透缓慢。土壤上层为沙壤
土,质地轻,毛管性强,水分容易随毛管上升。尤其在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地区以
及径流受阻滞的洼地,地下水位高,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十分严重,土壤养分含
量普遍较低,耕层有机质含量仅为O.5%~1%,含N量不足70mg/kg,速效P也
在lorng/kg以下,缺P少N问题成为限制本区夏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在玉米
栽培生产中,应以发展井灌、改土压盐,增加N、P投入,推广抗盐碱栽培技
术,选择耐盐碱玉米品种等措施为主。
    冀北春玉米区海拔高度100~1 500m。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峦、河流交
错,地势起伏不平,该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耕层较薄,肥力较差。大部分地
区每年只能种植春玉米,一般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
    3.社会经济条件及栽培技术水平对玉米种植区域及品种的影响  社会经济
条件的好坏,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都对玉米的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品
种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发达、栽培技术条件好的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
大,产量高,对品种选择的可塑性大。相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差的地区,玉
米的种植面积、产量水平都低,品种的更新速度也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
平的提高和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不断推广,玉米的产量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
来越好。再加上新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也推动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如地膜覆
盖栽培技术、育苗移栽技术、“两晚”增产技术(玉米适时晚收、小麦适时晚
种)的推广,都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来只能种植早熟玉米品
种的地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法也能种植中晚熟玉米品种。而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
北部高寒地区,采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也能种植玉米,这就使玉米种植北
界有向北部扩大的趋势。



河北玉米-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6DFB02480)

http://www.00-edu.com/tushu/kj1/202009/273092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