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少儿 > 正文 返回 打印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2020-05-13 00:00:00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本书特色

上学时我们天天盼着放暑假,尤其是程功和任华杰,他们几个人到一块就扳着手指头算还有多少天放假,并约好,放了假他们就一块儿到一中去踢足球,过足球瘾。说到足球他们就手舞足蹈,话特别多。其实,充其量他们也就算个等外球迷。看他们神气得像个足球运动员一样。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内容简介

刚放暑假,一想到不用天天按时去学校,没有老师管,确实兴奋了一阵子。刚痛痛快快玩了两天,妈妈就和我商量,要帮我编个作息时间表。我能说不行吗。这样一来,一天从早上到晚上,什么时候干什么,妈妈都给我安排好了,无形之中,我又失去了由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大人真狡猾。暑假不单是家长管我们,老师也还管着我们。我们虽没有坐在教室里他的眼皮子底下,但他们布置的作业像唐僧管孙悟空的紧箍咒圈儿,长期箍在你的头上,让你老惦记着,不能无忧无虑地玩。语文老师发下来的暑假作业有厚厚的一本,另外还布置一天抄一页小字,写一篇日记,10天做一篇作文。数学暑假作业练习册简直就是一本书,有两本课本那么大。再加上思想品德老师布置的问答,自然老师布置的习题,七七八八一大堆,就是动作快,作业做得马虎的人,每天也要一个上午才能做完当天的作业。《背不起的书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前言

周蓉 如果你不看作者简介,如果不亲自与作者面谈,仅读曹阿娣的作品,我相信,你会以为她是位很有才气的小作者。那孩子气的语言,纯真的心理描写,逗人的小念想……无不流露出童心的纯真与可爱。 儿童作品要写出儿童的情趣和味道,的确是不容易的。曹阿娣应该经历了许多沧桑,但世俗的尘土并没有遮掩住她的童趣。她始终注意用儿童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儿童的语言去描述事物,作品尽量做到适合儿童的口味。曹阿娣少儿作品的到位就在这里。 她的语言质朴、流畅,很少用修饰词,符合儿童的叙事特点。 孩子们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便幻想“要是人一生下来,就有大人那么大,就可以工作,不用读书,不要参加考试,那该多好。”说得可悲又可笑。学习了英雄事迹,程功说:“假如现在教室倒了,我就用双手托住门框,让大家先出去,大家都安全了,我自己再出去。又假如,我出不去了,被房子压死了,那我就成了英雄。你们大家都来学习我。我会很高兴的,会笑的。”但接着他又自问:“只是不知郭叔叔小时候成绩好不好?”这些直率的语言和天真想法只有孩子们才有。 《背不起的书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其中有欢笑,也有忧愁与困惑。作为一位母亲和作家,曹阿娣有着对社会的反思,她用敏锐的目光与诚恳的笔调,描写了应试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 应试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后,弊端渐渐显露。也可以说是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察觉到了。他们也曾斥责过、呼喊过。 但他们的呼声中似乎少了些什。而孩子们又太小,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会那样繁重。他们不快乐,但他们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诉说他们为什么不快乐。曹阿娣替他们说了,她用儿童的声音述说儿童的世界,想让成人们听到了儿童的心声。《背不起的书包》通过六年级学生苏潇雅的叙述,如实指出应试教育对儿童心身的摧残,教师和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无奈。郑重呼吁社会尽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形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背不起的书包》,还不单是适合儿童读,也适合父母、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干部等等一切关注儿童成长的人阅读。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目录


为民族“树人”培土、浇水——“爱心丛书”前言
班长走了
选班长
杨“博士”
学英雄
一帮一
家长会
山里孩子
生日宴会
考试成绩
同学之间
捐款
过年
可调喷雾器
妈妈病了
理想
分别
后记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节选

有时,我坐在窗户前,望着防护网上的铁栏杆,不禁想起楼上黄爷爷家的鸟笼。我多像鸟笼里的那只小鸟啊。我深刻体会到那只失去自由的小鸟多可怜。我哪天要背着黄爷爷偷偷把小鸟放了。 我望着楼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人,真羡慕他们。心想: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可以自由行动,想到哪儿去就上哪儿去,没人干涉你,没人管制你。那多幸福啊。 大人常说,“热在三伏”。暑假时正是三伏天,你说热不热?虽说今年暑假老是下雨,但屋子里一点也不凉爽,闷热得很。我家的空调只晚上才开,妈妈说电费太贵,划不来。我和妈妈开玩笑说: “好在我是活人,要是死人的话,天气这么热,屁股天天捂在凳子上,早就臭了。” 几个同学那天来了,程功说:“谁要是发明了做作业的机器,一定会得诺贝尔奖。我们可感谢他了啦,我保证**个去买。不管多贵我都买,宁可不吃饭也要买。” 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比我幸运多了。家长只要求他们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我妈妈是老师,老教育我说:“现在提倡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什么都要学一点。”因此,她给我在县文化馆办的“书画培训班”报了名,害得我那段时间每天得去文化馆学习一个上午。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书画,对写毛笔字一点也不感兴趣,画也画得不好,画的鸭子别人都说不知是什么东西。培训费算是白交了。 上午去培训班的日子,下午我故意照妈妈作息时间表上安排的不做作业。过了几天,妈妈才发现我没有做作业。她也知道我是故意的,叹了口气说:“你怎么以为学习是妈妈的事呢?老想找机会偷懒。” 既然是我自己的事,你干吗老管着呢?让我自己安排不就是了。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爸爸在一中工作,教数学。妈妈在我们学校教书。平常倒不觉得怎么样,一到放假就显出了我与别人的不同。别人的爸爸妈妈天天上班,在家没人管。我放假,我的爸爸妈妈也放假。爸爸倒不常在家,有时去开会,有时去参加什么活动。 可妈妈哪儿也不去,天天守在家里。妈妈在学校管几十个学生管惯了,有爱管人的职业病,在家只管我一个人,真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我可就惨了,连上洗手间,或者喝口水,都瞒不过她,逃不出她的视野。她的脾气虽好,却特别爱唠叨。这大概是小学老师的通病,一件事翻来覆去讲上好多遍,不搞得你心烦不收场。只要你放下笔,她的嘴巴开关就打开了:“你知道这句话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从小要发愤……” 念多了,我一听见她说话就心烦。后来,不管她说什么我都不想听。偷偷用药棉花把耳朵塞住,时间长了不舒服。我就把录音机打开。想用音乐把妈妈的声音盖住。谁知音乐又把妈妈给引进来了。 她把录音机关了,又开始责备我不自觉。 我也和妈妈说过,一件事讲一遍就够了。妈妈说只讲一遍不行,要多讲几遍才能加深我的印象。我讲不过她,也许道理是在她那一边。因为,我确实经常忘记她交代的事。只是我无法忍受她的唠叨。 有时我想:要给妈妈吃点什么药,让妈妈得一种嗓子病,平时上课时不痛,只要她一唠叨,嗓子就痛。她就没法唠叨了。 离开学还差几天,程功到我家来找我,背着我爸爸妈妈,偷偷让我帮他赶数学作业。 程功抓着头皮老实招供说,他这个暑假玩得还算痛快。他们十几个人分成两个队,天天在一中踢足球。就是下雨天也踢。只是踢一场下来,他们都成了泥猴,连头发里面都是泥巴。不过,有时一中校队自己要训练,有时大人们占了场子,他们就只好干瞪眼坐冷板凳。但是,每天总能钻空子踢上一阵子。他们对这已经很满足了。 玩是玩得痛快,作业却拉下了一大堆。只有几天要开学了,现在赶做也来不及了。他求杨振宇帮他补小字,任华杰帮他补作文。想要我帮他补数学作业。 我没有答应。这事要是让老师知道了,准得吃批评。谁让我是学习委员呢。当班干部本来就要协助老师管别人。明知同学会犯错误,不但不阻止,还当同案犯。这算什么干部。我一口拒绝了他。 程功不高兴了,抿着嘴巴打算走。我又怕得罪了他,改口答应借作业本给他抄。他这才没说什么,接过作业本就走了。看程功的神气,我猜他心里可能还是不高兴,他从杨振宇那儿也能借到作业本,他知道我是在搪塞他,一定在心里骂我是“苏木匠”。不知他们男同学从哪儿学来的。这个人讲原则,没有灵活性,就说这个人 “凿四方眼”。只有木匠才会凿眼,于是他们就叫这个人做“木匠”。 同学们说我死板,给我取了个诨名叫“苏木匠”。我吓唬他们说要告诉老师。可他们就是不怕。我也没辙,只好由他们喊,我不答应就是了。我想:还算他们留情,这个诨名不十分难听,不褒不贬。比吴昕的“叛徒”、徐达的“混世魔王”那样的诨名好多了。

蒲公英感动丛书-背不起的书包(双色插图)

http://www.00-edu.com/tushu/se1/202005/220880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