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溯源 本书特色
多重细节考证《金瓶梅》作者,得出作者是徐渭的结论
金瓶梅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分版本源流篇、创作鉴赏篇、理解质疑篇、作者考证篇。内容包括: 小说的版本顺序 ; 首版书名叫《金瓶梅传》 ; 《金瓶梅》与《莱根谭》 ; 谁创作了《歌代啸》? ; 解析武松等。
金瓶梅溯源金瓶梅溯源 前言
批判社会,揭露人性,记录世情,惊世骇俗的小说《金瓶梅》就是这么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制,真实记录了明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历来受到文人关注和重视,毁誉者均有之。鲁迅评价□高,□具代表性,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金瓶梅》置于“明之人情小说”之首,论述说“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有名”,并认为“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小说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主要有四大假说:王世贞说、屠隆说、李开先说和徐渭说。这四种说法都有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争论热烈,广为人知。
“徐渭说”,□早由英国人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万历野获编》曾记述,麻城刘承禧(延伯)家藏《金瓶梅》全书抄本,是从其妻家徐文贞处抄来的。而徐渭字文长,恰为徐文贞的排行兄弟。于是他就把《金瓶梅》看成徐渭的手笔。此说的可疑之处是,明代内阁首辅徐阶谥号文贞,此文贞非彼文贞,徐阶与徐渭也并非兄弟。因此,韦利的论据站不住脚,其观点自然受到冷落。
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徐渭说”逐渐脱颖而出,引人注目。1999年,潘承玉出版专著《金瓶梅新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初步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论述体系。此后“徐渭说”得到了胡令毅、邢慧玲等学者的丰富与发展。
《金瓶梅新证》从西门府所在地就是绍兴,《金瓶梅》所写年代是由佛教长期失势转而得势、道教长期得势转失势的时代,小说作者是一位生平跨越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人,既是位小说家,还是一位娴熟的戏曲作家、画家和善于写作官场应用文的幕客来探讨,比较全面地发展了“徐渭说”。2000年10月,吴敢教授在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赞扬说:“潘承玉所作《金瓶梅新证》是所有《金瓶梅》作者研究成果中逻辑□为严谨、推论□为精微、行文□为典训、结构□为周到的一种。”
我友刘自贤对《金瓶梅》潜心研究十多年,所写文章汇成《金瓶梅溯源》一书,有对《金瓶梅》小说版本流传的分析,有对小说创作艺术成就的欣赏,有对小说中的瑕疵和矛盾之处的质疑,有对小说中俗语的理解,对地名的溯源等等,内容看似芜杂,但实际上还是围绕一条主线,即小说作者兰陵笑笑生是谁,从方方面面来做文章,进行考察、论证,锁定其成书的历史时空直至追踪到个人,卓有可观,将“徐渭说”研究再次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刘自贤从具体问题人手,展开深入研究,独辟蹊径,眼光独到,结论原创。有些考证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比如,他□□小说次要人物安进士安忱的原型是明代万历时期治水能臣潘季驯,此一说有理有据。又如他以小说中出现“土豆泡茶”的文字,挖掘出徐渭□早以诗歌形式记载了万历早期土豆由西番僧传人种植的情况,将其引入的时间比公认的提前了十年,颠覆了通常历史结论,并将徐渭与《金瓶梅》小说无缝对接。还有,小说为何要写贩卖盐引一事,为何潘金莲怀疑李瓶儿生的官哥儿不是西门庆的血脉等问题,他都以文字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背景分析和解答。凡此种种,启迪读者,发人深省,让人豁然开朗。他认为《金瓶梅》小说实际上是徐渭据实撰写的那个时代的报告文学,徐渭是那个时代杰出的文字“记者”,观点新颖,值得阅览了解。
刘自贤多年殚思竭虑,能够拨云见日,主要是采取了“深度挖掘,本底调查,详细比对,一一证实”的实证方法。从隐藏在小说文本中的问题人手,从徐渭的人生履历、思想观点、亲历的个人和社会重大事件等考察,看其是否与《金瓶梅》小说的情节、特色、文风、背景、心理等吻合一致,条分缕析,将观点建立在可靠的史料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测,这样得出“徐渭说”结论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读者不见得都完全认同书中观点,但这种考证方法是可靠可取的。
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每个小说作者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不能复制,没有雷同。其心理特征、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等也是独特的,其文学作品必然带有浓厚的个人特色,留下深刻的个人生活、情感经历、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记。本书从《金瓶梅》小说文本人手探求小说作者,不失为一条路径。愿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将“徐渭说”引向深入。
金瓶梅溯源 目录
序
版本源流篇
小说的版本顺序
首版书名叫《金瓶梅传》
谢肇涮的《金瓶梅跋》
《金瓶梅》与《菜根谭》
谁创作了《歌代啸》?
创作鉴赏篇
解析武松
人伦与情爱
潘金莲的恼恨和才情
王婆遇雨
“弹筝乱落桃花瓣”
“一箭就上垛”
插科打诨嬉笑怒骂
偷窥
托生
武松打虎改在了清河
传家节操同松竹?
状元郎与女状元
青楼姊妹花
“大俗即大雅”
理解质疑篇
咋理解“三寸丁谷树皮”?
“鬏髻上着绿,阳腊灌脑袋”
“便得一片橘皮吃,切莫忘了洞庭湖”
和光混俗
采采皇木
新河口
西门庆官职有多大?
西门庆是哪年出生的?
王婆有多大岁数?
……
作者考证篇
后记:追寻古代“名记”
金瓶梅溯源 节选
《歌代啸》是一部幽默、戏谑的轻松滑稽剧,产生于明代,内容是写两个和尚师兄弟贪利图色的故事,展现了佛教清规戒律与人性的矛盾,讽刺佛教徒表里不一,“口里不似心里”,至今读来,仍然让人捧腹大笑,爱不释手。每读每有新知,每有新笑,剧作者的思想和文才如光似电,四射夺目。这部剧作如今归于徐渭名下,收录在1983年出版的《徐渭集》中。虽然至今没有证据证明是徐渭所作,但风格与徐渭的《四声猿》剧作合集相近。
《歌代啸》与《金瓶梅》产生于同一时期,其内容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破解《歌代啸》作者,对考证《金瓶梅》小说作者可起到一定作用。
徐渭文集里的文稿都对这出杂剧只字未提,就是谈到剧作,也没有点到《歌代啸》。如在《徐文长逸稿》卷八中有七言绝句三首,标题为《倪某别有三绝见遗》,徐渭就倪某批评他创作的杂剧做出回应。其中说自己著有《渔阳三弄》《红莲剧》,还有四剧合集《四声猿》。《渔阳三弄》笔者没有见识,不知存世否。《红莲剧》即《四声猿》合集中的《玉禅师翠乡一梦》,可能刚开始时徐渭命名为《红莲剧》,并入《四声猿》中后改为此名。这里,倪某没有提到《歌代啸》,也有可能倪某提出批评时,《歌代啸》还没有创作出来。但问题是在徐渭所有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这部作品,就很不寻常了,是不是他没有创作这部剧呢?
不言而喻,这部剧作带有徐渭的文风特征。剧名《歌代啸》与剧中内容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只是反映了作者的心情,以示作者创作这出剧是用来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平之气。正如该剧□后四句结语所言:“传来久几句市井谈,莫须有如许蹊跷事。啸不尽聊且付歌词,扮出来大家打杂剧。”《歌代啸》这个题名与《四声猿》相近,都是反映作者的心情。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将剧作者往徐渭身上靠。
还有一点,徐渭日常生活有个癖好——喜欢长啸。陶望龄在其所作的《徐文长传》中说:“渭貌修伟肥白,音朗然如唳鹤,常中夜呼啸,有群鹤应焉。”将自己创作的杂剧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呼啸也在情理之中。
多年前,盛鸿郎先生经过研究,认为该剧是徐渭的亲戚与至交萧鸣凤所作,引起大家关注。萧鸣风大徐渭40来岁,进士出身,做过监察御史,因官场得罪人过多,遭嫉恨和怨恨被“去世”,实际上直到万历初他才辞世。这几十年来他归隐于老家山阴,有充裕的时间写小说剧本。而且他与徐渭相从甚密,经常切磋和探讨创作问题,导致文风和思想相近。两人的密切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徐渭所作的极为简洁的《畸谱》中,萧鸣凤数次出现。在《师类》中,他引萧鸣凤为人生的第二个老师,“萧先生鸣凤,弘治十七年甲子解元,正德九年进士,嘉靖八年己丑郑守漳故,归自东府,余始见之”。在《纪知》中,“萧公鸣凤”是他的□□知已。在谈到另一个老师何鳌时,他说,有一次,他的老师季本拿出他作的文章《代白浚书》给何看,何看了后大加赞赏,说是“西汉文字也,好如萧子雝(即萧鸣凤)”。不仅如此,徐渭还与萧鸣凤的儿子、侄子和女婿都是好友。
金瓶梅溯源 作者简介
刘自贤,1964年生,湖北省通城县人,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先后在《湖北法制报》《湖北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30多年,现任《湖北日报》高级记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