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全五册) 本书特色
《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为屈大均现存全部诗词作品(诗六千七百余首,词三百余首)的编年合集,以康熙丁丑凌凤翔刻本为底本,通校以陈阿平十五卷本及屈明洪十七卷本,并参校国学扶轮社本及《道援堂诗集》。本书的诗词编年部分,均于每题诗词之末作笺。笺的内容主要是:一、指出该题作品的写作时间;二、简述作者当时的行踪;三、笺释题中或作品中有关的地名;四、笺释题中所涉及的人物;五、间或点出作品的要旨。不编年部分,则仅对有关地点、人物、要旨略作笺释。书末附屈大均年谱简编和诸家友朋投赠诗文目录、诸家品题评论辑录,为研究屈大均提供了完备的资料。
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全五册) 内容简介
屈大均的诗歌,在当时即颇负盛名,清人毛奇龄称其“廓然于天地之间,独抒颢气。超然独行,当世罕俦”。(《道援堂集》序一)王煐又云:“翁山之诗,如万壑奔涛,一泻千里,放而不息,流而不竭。”(《岭南三大家诗选序》)钱谦益、朱彝尊、王士禛等名家都对屈诗给以很高的评价。大均曾自负地说:“余以《易》为诗,颠倒日月,鼓舞风雷,奔五岳而走四渎,使天下万物皆听命于吾笔端。神化其情,鬼变其状,神出于无声,鬼入于无臭,以与造化者游于不测,其才化,学亦与之俱化。”(《六莹堂诗集序》)他的诗纵横恣肆,笔力矫健、气韵沈雄,寄托深远。其诗各体俱佳,尤长于五言,五律*为特出,如《鲁连台》一诗:“一笑无秦帝,飘然归澥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庙千秋月,荒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这首诗作于1658年,时值作者离开广东北游,行至山东茌平县,登鲁连台旧址,不禁对鲁仲连建立的勋业产生深深的敬慕之情。此诗雄健豪迈,气势纵横,内容和形式都达到高度的统一,因而广为传诵。大均的诗歌,风格多样。其清幽雅澹的五律,尤得唐人神髓。如《摄山秋夕》诗:“秋林无静树,落叶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松门开积翠,潭影入空明。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屈大均号骚馀,以屈原自比,诗歌亦主张学习屈原,一则楚骚上承风雅,二则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一点与大均也非常契合。他许多诗篇都采用《楚辞》中比兴讽谕的手法,如《有所思》、《美女篇有赠》等。大均还认为《十九首》可以与《诗经》媲美,是古诗的本源,要认真学习。他还说要提高诗的艺术技巧,要像杜甫教导儿子一样“熟读《文选》理”,就是要领会《文选》中的精髓,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叫人学习六朝的创作方法,而不要将其别为“伪体”以投向时尚,学习《文选》,效法六朝的目的是加强技巧的修养。他还主张学习杜甫,以杜甫为榜样。强调学习杜甫是因为杜甫的诗歌在反映现实、揭露黑暗方面更为深刻,作者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确实是继承了杜甫的精神。屈大均还对李白备极推崇,他的诗歌继承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但又紧紧地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描写现实,反映现实,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熔铸在一起,自成面目。是学李白比较成功的典范。他的诗在明末清初诗坛上,不仅在岭南堪称翘楚,放眼全国,亦堪称一流名家。
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全五册) 目录
前言
卷一 居粤初什
浮丘谣
秋夜恭怀先业师赠兵部尚书岩野陈先生并寄世兄恭尹
送方瞳子
菜人哀
七夕家舍人兄奉命归娶赋赠
猛虎行
读先祖沧洲处士诗集
清明展先府君墓 四首
过清远诸滩
自英德至浛洸道中作
舟上连州 七首
过十八滩
赣州 二首
过彭蠡
彭泽舟中
春日洪州西山作
怀寄湖南尹叟
登庐山作 二首
庐山道中
石门有怀
登石门怀慧远尊者
望五老峰
紫霄峰
游简寂观 陆修静故居
归宗寺
开先寺楼作
开先寺古梅
五老峰背观三叠泉 二首
三叠泉
三叠泉操
玉川门作
玉川门精舍春日
豆叶坪病起
天池
观黄岩瀑布
狮子峰
康王谷观谷帘泉
三峡涧
雨过三峡桥上作 三首
石人峰下作
雨过坐三峡桥望石人峰流水
青玉峡
虎溪冬夜
暮春香山精舍
秋日庐山作寄缪天自
山中寄周青士
罗浮
咏罗浮
罗浮曲 二首
罗浮放歌
自冲虚观入锦屏峰
黍珠庵晚眺
明月寺作
由云母峰上大小石楼
二石楼下有怀
暮自瑶石台与具公荷薪归
夜上飞云顶
罗浮对酒歌 二首
罗浮道中作 三首
梅花村作
铁桥 五首
从轩辕宅入迷居洞
宿金沙洞
题张璩子山下书舍
送铁桥道人 三首
四百三十二峰草堂歌有赠
有所思
招梁器圃 二首
送家舍人
送铁井子
赵尉台下作
波罗晓望
读史
海幢病中
过朱十夜话
……
罗浮种上人诗集序(钱谦益)
九歌草堂诗集序(朱彝尊)
翁山诗略序(周炳曾)
屈翁山诗集序(徐嘉炎)
屈翁山诗集序(王源)
道援堂诗集序(毛奇龄)
翁山诗外自序
翁山诗外序(凌凤翔)
翁山诗外序(黄廷璋)
骚屑序(王隼)
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全五册)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广东著名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自号泠君、华夫。番禺人。其父屈宜遇是位喜爱读书的民间医生,对大均教育督责甚严,“日诵不问何书,必以数千言为率,亲为讲解,弗以诿之塾师也。家贫,每得金,必以购书。”(《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大均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十四岁能文,十五岁能诗,与同里诸子结为西园诗社。十六岁补南海县学生员,并得到同乡释函昰的介绍,从陈邦彦(陈恭尹之父)读书于粤秀山。十七岁时为避清军追捕而遁入空门,后还俗。工诗词,与顾亭林、朱彝尊等清初大家皆有来往。
陈永正(1941— ),字止水,号沚斋。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广州市第三十六中学语文教师。1978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教学会会长。2015年12月7日,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