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2020-05-30 00:00:00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本书特色

(1)收书范围*广,数量*多。目前,较全面收录茶书的著作有日本布目潮沨《中国茶书全集》和郑培凯、朱自振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二种,前者为影印,收书仅38种;后者虽收茶书114种,但其中有多篇论文,所辑佚茶书也缺失很多,如郑书辑佚《续茶经》中提到的茶书11种,然寥寥数言者很多。本书收录茶书100种,且辑书不限于子部谱录类图书,子部农书、医药类、类书类,集部总集、诗注类,史部等均有涉及,某些重要茶书典籍也**次收录本书,如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录》是介于《茶经》与《茶谱》间的重要茶书,之前的书中都没有收录。


(2)严格学术规范,学术价值更高。影印本《中国茶书全集》在版本上给学界以便利,但对于文字的校证,给学界提供可靠的底本,则是本书的优长。本书作者方健先生从事茶文化研究30余年,从事本书资料收集与写作的时间即超过20年,主要精力就在参校各类版本,辨异正讹上。以《茶经》为例,本书比对了几乎全部现存的影印及现代中外校注本等30种版本,*终确定以目前*古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参校别本进行校证,而理校的参考资料更加繁多。*终使短短的《茶经》连同校记达10万余字。其他如辑佚《宋会要》中茶书,校记30余万字;《续茶经》校记约20万字,可见其用力之勤。


(3)本书新收茶书中有大量附图、插图,合乎古书图文兼茂传统,在海内外众多茶书汇编中堪称独树一帜。事实上,古代茶书中的许多插图,是与原文相辅相成的,保留了很多文化信息,保存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如《茶经》中收录了日本春田永年《茶经中卷茶器图解》写本及日本佚名所作《茶经图考》,均为国内首次发表的资料,极为难得。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内容简介

1.穷尽史子集三库资料,囊括茶书一百零一种,许多重要茶书典籍首次收录,如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录》。


2.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点校,审慎选择质量精良的古本作为底本,并参校别本校证,校必出记。


3.点校者从事茶文化研究三十余年,从事本书资料收集与写作的时间超过二十年。


4.附录大量古代茶书中的插图,其中有来自日本的《茶器图解》等,系国内首次出版。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精装全七册,共四百万字,分为上中下补四编。上编为唐宋茶书,收三十五种,其中二十种为辑本,九种为首次作为茶书收录。中编为明代茶书,收录三十七种,末一种为新收茶书。下编为清代茶书,收录十种,其中附收一种为民国茶书,新收三种。补编共收书十九种,均为作者从他书中辑出,历代未见著录为茶书者,主要是关于茶法、茶政、茶制、茶马类等茶书,合计一百零一种。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目录

導言 凡例 上編 唐宋茶書**册(1)茶經 [唐]陸羽 (2)顧渚山茶記 [唐]陸羽 (3)水品 [唐]陸羽 (4)茶述 [唐]裴汶 (5)煎茶水記 [唐]張又新 (6)茶録 [唐]楊曄 (7)採茶録 [唐]温庭筠 (8)茶譜 [五代前蜀]毛文錫 (9)茶酒論 [宋]王敷 (10)北苑茶録 [宋]丁謂 (11)補茶經 [宋]周絳 (12)北苑拾遺録 [宋]劉异 (13)茶録 [宋]蔡襄 (14)東溪試茶録 [宋]宋子安 (15)茶苑總録 [宋]曾伉 (16)品茶要録 [宋]黄儒 (17)大觀茶論 [宋]趙佶 (l8)宣和北苑貢茶録 [宋]熊蕃 (19)蒙頂茶記 [宋]王庠 (20)建安茶記 [宋]吕仲吉 (21)茹芝續茶譜 [宋]桑莊 (22)北苑修貢録 [宋]佚名 (23)北苑别録 [宋]趙汝礪 (24)茶具圖贊 [宋]審安老人(25)煮茶泉品 [宋]葉清臣 (26)大明水記 浮槎山水記 [宋]歐陽修 (27)本朝茶法 [宋]沈括 (28)鬥茶記 [宋]唐庚 (29)荈茗録 [宋]佚名 (30)茶賦注 [宋]吴淑 (31)政和本草茗 苦? [宋]唐慎微 (32)海録碎事茶 [宋]葉廷珪(33)千家詩話總龜詠茶門 [宋]阮閲 (34)全芳備祖茶 [宋]陳景沂 (35)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茶 [宋]謝維新 虞載 中編 明代茶書第二册(36)臞仙茶譜 [明]朱權 (37)製茶新譜 [明]錢椿年 (38)茶譜 [明]顧元慶 (39)煮泉小品 [明]田藝蘅 (40)水品 [明]徐獻忠 (41)茶寮記 [明]陸樹聲 (42)茶考 [明]陳師 (43)茶録 [明]張源 (44)茶經 [明]張謙德 (45)茶疏 [明]許次紓 (46)茶箋 [明]屠隆 (47)茶録 [明]程用賓 (48)羅岕茶記 [明]熊明遇 (49)茶解 [明]羅廩 (50)蔡端明别紀茶癖 [明]徐?(51)茶録 [明]馮時可 (52)茶話 [明]陳繼儒 (53)茗笈 [明]屠本畯 (54)蒙史 [明]龍膺 (55)烹茶圖集 [明]喻政 (56)茶集 [明]喻政 (57)茶事詠 [明]蔡復一 (58)茶箋 [明]聞龍 (59)茗譚 [明]徐? (60)茶書 [明]喻政 徐? (61)品茶要録補 [明]程百二輯(62)茶説 [明]黄龍德 (63)運泉約 [明]李日華 (64)茶董 [明]夏樹芳 第三册(65)茶董補 [明]陳繼儒輯 (66)茗史 [明]萬邦寧 (67)茶乘 [明]高元濬 (68)岕茶牋 [明]馮可賓 (69)茗譜 [明]盧之頤 (70)洞山岕茶系 [明]周高起 (71)陽羨茗壺系 [明]周高起 (72)食物本草宜茶之水 [明]姚可成輯 下編 清代茶書第四册(73)虎丘茶經注補 [清]陳鑑 (74)茶史 [清]劉源長 (75)茶史補 [清]余懷 (76)岕茶彙鈔 [清]冒襄 (77)續茶經 [清]陸廷燦 (78)陽羨名陶録 [清]吴騫 (79)洗研烹茶圖序 [清]鄭錦聲 (80)竹爐圖詠 [清]吴鉞 劉繼增輯録 (81)整飭皖茶文牘 [清]程雨亭 (82)種茶法 [近代]江志伊補編第五册(83)宋會要食貨類茶門 [宋]官修 (84)宋會要兵類茶馬[宋]官修 (85)宋會要職官類都大提舉茶馬司門 [宋]官修第六册(86)文獻通考征榷考榷茶 [元]馬端臨 (87)宋史食貨志茶 [元]脱脱等 (88)大元馬政記 [元]佚名(89)關中奏議茶馬 馬政 [明]楊一清 (90)馬政志 [明]陳講 (91)馬政志 [明]歸有光 (92)皇朝馬政紀 [明]楊時喬 (93)名山藏馬政記 茶馬記 [明]何喬遠 (94)明史食貨志茶 [清]張廷玉等 第七册(95)清初茶馬奏議 [清]廖攀龍等 (96)歷代馬政志 [清]蔡方炳 (97)清史稿食貨志茶法 [清]趙爾巽等(98)西北茶史 [民國]葉知水 (99)敕修百丈清規茶禮儀 [元]釋德煇 (100)茶榜 方健輯 (101)中國古代茶品選輯 方健選輯 附録一 已佚存目或未收茶書(文)敍録 附録二 主要引用與參考書目附録三 本人主要茶史、茶文化史論著目録 附録四 本書專家推薦意見後記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相关资料

中國是茶原産地,茶文化源遠流長。而借鑒南宋茶藝發展而成的日本茶道文化卻深遠影響世界,其原因之一,即日本早在五十餘年前就出版了數百萬言的《茶道古典全集》,並被譯成各種外文。我國茶書,自唐至民國有百餘種,已知書名或僅有少量遺文者亦近百種。近年來雖有出版,但非全貌,其整理符合學術規範和古籍整理通則者更極罕見。
    本項目承擔者方健教授治宋史和茶史近三十年,爲著名農史學家胡道靜先生私淑弟子,
治學嚴謹,學術成果頗豐。精於目録、版本、校勘之學,廣收海内外善本、孤本茶書,認真
整治,頗多創獲,成茶學巨編凡三百六十餘萬言。其中前人未刊入茶書而又有極高史料價值之涉茶文獻達數十種,逾二百萬言,已超過現存茶書一倍有餘。從其提供的樣稿看,有較高
學術水準。該項目出版,將對我國茶史、茶馬研究和茶文化之傳播,具有積極而深遠作用。
                                                                                                                                     推薦人:吴承明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茶的栽培、加工、飲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由此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並在經濟上、在民族關係上、在中外交流上發揮過並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茶書雖有相當數量,但大量重複,錯訛嚴重。如何更好地繼承先人留下的這份豐富遺産,在新形勢下加以發揚,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本項目承擔人方健先生攻治宋史及茶史多年,學術成果頗豐,獲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如資深教授李埏先生稱其代表作《范仲淹評傳》爲“寫范仲淹最好的一本書”;朱瑞熙教授稱其關於茶文化的系列論文:“皆史料翔實,具有獨特的觀點,在大量茶文化論文中顯得十分突出。”
    在此基礎上,方健先生二十年來對茶史資料廣搜博採,用現代學術規範加以整理,完成了這部三百餘萬字的《中國茶書全集校證》。本書的特點是:第一,材料豐富。僅新編入的文獻資料就有二百餘萬字(特别是首次將《宋會要·食貨類·茶門》等史料編入),超過現存茶書篇幅一倍以上。第二,對資料進行了深度加工整理。每種資料分提要、正文、校釋(輯本則爲校注)三部分。提要對作者、版本源流及該書内容進行評述;正文加標點,如是輯本還作了合理編次;校釋(校注)旁徵博引。三部分都頗具功力。無論從廣度或深度來説,都遠超過同類諸書。
    本書的出版,將爲今後茶史、茶馬史、茶文化史、茶經濟史研究提供極大便利,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故本人甚願爲之推薦。
                                                                                                                                          推薦人:陳智超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方健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學者。他擔任公職,從事實務,在業餘時間從事宋史和茶史研究,已經出版專著近十部,發表論文近百篇。他的成就之豐富,研究之專業,水平之高,足以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專職學者汗顔。他編纂《中國茶書全集校證》即將出版,囑我推薦,并發來全書目録、部分樣稿和以往研究茶史的論著目録。我作了認真閲讀,并持與能夠代表至今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最新水平的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香港商務印書館二〇〇七年出版)作比讀,認爲方書在收書數量、校輯質量和注釋仔細方面,都有所優長,足以代表當代中國茶書研究的水平。在收書數量上,方書剔除了鄭書已收的二十多種内容重複、水平不高或與茶事不直接相關的著作,增加了十七種新輯茶書,使歷代茶書資料更爲周備。在輯校質量上,也努力追求高質量。如毛文錫《茶譜》,鄭書以我的輯本(刊《農業考古》一九九五年四期)和朱自振輯本爲主編録,方本則更參據日本青木正兒輯本(刊《中華茶書》,東京春秋社一九六二年版),在文獻方面有所增加,也更爲精密。如陸羽《茶經》通校數十種文本,蔡襄《茶録》對校十來種刊本,都堪稱最精詳的校本。在註釋方面,方書也更偏重茶事細節的研究和闡釋。如《茶録》中,注“青白勝黃白”,説明是“宋代鬥茶時對茶色和茶湯色的評判標準”;注“擊拂”是“我國古代茶藝中程式之一”,注《大觀茶論》“葉各擅其美”,先“疑其前仍奪一‘諸’字,據宋子安《東溪試茶録·序》補”。并説明:“諸葉,以産極品名茶著稱,其茶又總稱‘葉家白’,簡稱‘葉白’,别稱‘葉團’。是宋代最享盛名,足與北苑壑源官焙相頡頏之名品。”皆可見其用力之深,解讀之細。有些文本爲一字斟酌,出校近千字,尤屬難得。我認爲該書可以代表當代中國茶書研究的前沿水平,出版後會對茶史研究和文化史、農史、商業史研究産生重要影響,值得重點出版。特此推薦。
 
                                                                                                                                           推薦人:陳尚君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作者简介

点校者:方健,一九四七年生于苏州,一九六八年大学毕业,现为苏州市经信委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一九八四年曾考取过上海师范大学宋史研究生,因故未能入学。同年,被选拔为江苏盱眙县商业局副局长。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考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资格,由江苏省政府公派赴东瀛学习商业企业管理,为访问学者。归国后,调苏州市工作。业余从事宋史、茶史研究近四十年。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杭州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凡一千余万字。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http://www.00-edu.com/tushu/ld1/2020-06-01/238068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