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扬子法言 本书特色
《宋本扬子法言》原题《纂图分门类题五臣注扬子法言》,汉扬雄撰,晋李轨、唐柳宗元注,宋宋咸、吴秘、司马光重添注,卷首附宋吕祖谦辑《新增丽泽编次扬子事实品题》一卷及宋陈傅良辑《新刊扬子门类题目》一卷。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宋刘通判宅仰高堂刻本(司马光序、宋咸上书表、卷三、卷十有钞配,卷一缺第八叶)。十二行十九字,小字二十八字,细黑口,左右双边,有耳。
宋本扬子法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着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宋本扬子法言 目录
司马温公注扬子序 五
进重广注扬子法言表 九
新增丽泽编次扬子事实品题 一三
新刊扬子门类题目 四三
卷一 学行篇 六七
卷二 吾子篇 八九
修身篇 一〇三
卷三 问道篇 一一九
卷四 问神篇 一三九
卷五 问明篇 一六三
寡见篇 一七九
卷六 五百篇 一九五
先知篇 二一四
卷七 重黎篇 二三三
卷八 渊骞篇 二六五
卷九 君子篇 二九一
卷十 孝至篇 三〇五
宋本扬子法言 作者简介
扬雄(前五三—一八),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人。西汉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一生寂寞清静,晚年模仿《论语》而着《法言》,在《汉书•扬雄传》中言“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譔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其书不仅在思想上尊崇孔子,在体例的模仿上十分相似。《法言》成书于西汉末年,后受到后世儒家学者的重视,被认为是儒学经典之一。
《法言》全书共十卷十三章,分“学行”“吾子”“修身”“问道”等篇,内容广泛,包括思想、政治、经济、天文、文学、军事等等方面,而且书内还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术派别,以及其他文学著作等。在成书后,历代学者都对《法言》十分重视,作校勘注释者不乏其人。
扬雄弟子候芭最先为其作注,《法言》六卷,晋时李轨作《扬子法言注》十三卷,隋唐时期辛德源和柳宗元作注《法言》。宋景佑三年(一〇三六)宋咸在李轨、柳宗元注本的基础上重新作注,此外还有宋吴秘注本,北宋时期司马光以国子监所刊李轨注及柳宗元补缺为底本,并结合宋咸、吴秘两家注本,终成《集注》,共十卷,称“五臣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