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国学课:5:心的四次经验 本书特色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都设于此经,故其言筒意骸,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
《大师的国学课:心的四次经验》分成上下两卷。上卷解经,是四次讲经中的综述部分;下卷释经,共分七部分,每部分取经文中每段头三字为名,无特殊意义。
《大师的国学课:心的四次经验》是太虚大师在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四个不同的地方对公众讲解《心经》的讲稿,参照对读,是我们了解、阅读《心经》的*佳读本。
大师的国学课:5:心的四次经验 目录
代序一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代序二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上卷 解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
下卷 释经
观自在**
舍利子第二
舍利子第三
是故空第四
以无所第五
故知般第六
故说般第七
附录
佛学概论
佛学讲要
大师的国学课:5:心的四次经验 作者简介
太虚大师,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太虚。俗姓吕。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生于1889年,16岁时入苏州小九华寺剃度为僧。先后主编《佛学月刊》、《潮海音》等佛学刊物。1912年提出进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号,提倡“佛教复兴运动”和改革旧的僧团制度。由于其主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遂归隐潜心佛学研究。抗战爆发后,太虚大师积极为抗战奔走,呼吁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抗战胜利后,太虚大师曾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1947年3月17日太虚大师圆寂于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论》、《法理唯识学》和《真现实论》等。后由其门下弟子编辑《太虚大师全书》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