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国学堂-小学中高年级卷 本书特色
李春青主编的《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小学中高年级卷)》对古代中国经典国学读物之一《荀子》进行了注音和解读。以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尽量展现名著原汁原味的面貌,由浅入深、系统全面的展现中华文明。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国学堂-小学中高年级卷 内容简介
李春青主编的《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小学中高年级卷)》内容简介:荀子(约公元前298—前238)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先秦*后一位儒学大师,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种主管教育的官员),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法家代表人物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小学中高年级卷)》阐述:荀子*著名的思想是“性恶论”。与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不同,荀子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因此他十分重视人们后天的学习修养,也十分强调礼法在塑造人性方面的重要性。在历史上,荀子的思想与学说并不算正统,但他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现存的《荀子》共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则丰富多彩,善用比喻,名言警句极多,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本书节选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部分章节,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国学堂-小学中高年级卷 目录
劝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君子善假于物
君子居必择乡
君子慎其所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心致志
声无小而不闻
学至乎没而后止
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
勿与争气者辩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修身
见善与见不善
非我与是我
人无礼不生
是是非非
治气与养心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有所止
以公义胜私欲
不苟
行不贵苟难
能与不能
至文
养心莫善于诚
见可欲则虑可恶
盗名不如盗货
荣辱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君子之勇与小人之勇
非相
非相
兼术
非十二子
君子之能与不能
儒效
学至于行而止
议兵
成事在敬
天论
君子敬其在己者
天人相分
制天命而用之
礼论
礼的起源
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知道
心者,形之君也
正名
名无固实
以己为物役
重己役物
性恶
礼义之道
性伪之分
化性起伪
涂之人可以为禹
人有“三勇”
求贤师,择良友
大略
义与利
君子之学
君子隘穷而不失
尽小者大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宥坐
孔子观水
子道
人有三行
孝子三不从命
智者与仁者
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法行
君子以玉比德
君子有三思
尧问
孙叔敖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