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居(全3册) 本书特色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指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学是中国独有的研究天文地理和人类休养生息之间关系的学问。堪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还强调人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居环境。本书是《和谐人居》之《古迹堪舆》,主要是点评古迹风水。
和谐人居知识建立在中国古代堪舆学的基础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的非凡智慧,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进行分析,是一门专门研究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之间关系的学问,是对好环境、好房子的解读。 本书是《和谐人居》之《常识与饰物》,介绍堪舆知识和破解方法。
《和谐人居》专版的特色:强调人居环境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强调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 本书是《和谐人居》之《住宅实例分析》,与读者一问一答,介绍住宅分析实例,里面的案例全部由读者亲自点题,有一部分还是钟葵亲自上门后给出的破解方案,图文并茂,相信读者读罢,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和谐人居(全3册) 内容简介
建设和谐社会,必先建设和谐人居。为了宣传和谐人居的知识和理念,2006年5月26日,在广州日报社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我在《广州日报·都市》开辟了《和谐人居》专栏,并从2006年7月份开始,进一步扩大为《和谐人居》专版,每周一期,逢周四出版。由于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谐人居》栏目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和热心人士的追捧。
《和谐人居》专版的特色:强调人居环境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强调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通过深入探讨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筑与人之间、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之间、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之道,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建议,为人们选择和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和谐人居知识建立在中国古代堪舆学的基础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的非凡智慧,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进行分析,是一门专门研究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之间关系的学问,是对好环境、好房子的解读。
和谐人居知识吸收了现代地缘政治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可以称之为“人居环境优选学”。由于和谐人居知识涉及到古代堪舆学,有些人对这门学问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将和谐人居知识和迷信观念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和谐人居知识和占代堪舆学的关系作出解释。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指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学是中国独有的研究天文地理和人类休养生息之间关系的学问,这门学问起源极早,它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而是中国古代先哲伏羲、周文王、孔子等伟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堪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仪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还强调人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居环境。
古代堪舆学从开始出现到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主要有两大内容:“阳宅”学和“阴宅”学。主要有两大流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和其他任何学问一样,古代堪舆学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有合理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部分,也有神秘和迷信的部分。我在建立和谐人居知识体系的时候,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对古代堪舆学,我的原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实践和科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和谐人居知识和迷信观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人居》以“阳宅”为重点研究对象,坚决把“阴宅”拒之门外。古代堪舆学*难被现代人接受的部分就是“阴宅”学。古代部分相信“灵魂不死”的人认为祖先和子孙的气息能够互相感应,祖先的葬地能够影响子孙的祸福。在古代,很多有识之士如东汉思想家王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等都对“葬先荫后”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们认为“形存则神存,形亡则神灭,枯骸活骨,不相干涉”,这种真知灼见对破除迷信观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在宣传和谐人居知识的时候,仍然坚持反对相墓,反对土葬。
二、在分析人居环境的时候,尽量用精确语言代替古代堪舆学的模糊语言,使读者对各种环境的优劣有清楚的了解。如山环水抱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古代堪舆学用“藏风聚气”四个字来表述其优点,这种概括虽然精辟但比较费解。到底风速多大才可以称为“藏风”?为什么水流可以“聚气”?古代堪舆学没有作出令现代人满意的解释,因此有人认为堪舆学不够科学。对于“藏风”,《和谐人居》作出这样的解释:室外环境风力在三级以下,室内环境空气流动速度每秒20厘米左右都可以称之为“藏风”,“藏风”的环境会使人感到舒适。至于水能“聚气”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它能够吸收微波能量,而微波能量就是“气”,所以水的容积越大,所“聚气”就越多。 三、在讨论人居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和谐人居》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并纠正古代堪舆学一些不准确的判断。古代堪舆学认为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和谐人居》认同这种观点,但不认同其“非吉即凶”的判断。如讨论住宅的树环境时,古代堪舆学总结出一些经验,有很多口诀:“树木弯抱,清闲享福。门前桃杏,贪花酗酒。门对垂杨,被髯悬梁。独树当门,寡母孤孙。桃株向门,阴庇后昆。门对林中,灾病多凶。独树平秃,二姓不睦……”这些口诀过于武断,犯了乱找因果关系的错误,必须予以纠正。树木繁茂之地的确宜人居住。住宅周围的树木如果栽植得法,在种植方位和树种的选择上符合自然科学的道理,可营造出令人感到舒适的树环境。树环境不佳可能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但与“贪花酗酒、寡母孤孙、二姓不睦”等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和谐人居》当然不认同这些观点。
四、由于受各种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堪舆学在研究人居环境时使用了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术语,《和谐人居》对这些术语进行了清理。如讨论地球磁场与人体磁场的关系时,古代堪舆学将磁场互相干扰的关系称为“祸害”、“绝命”、“五鬼”等,实在是耸人听闻,虽然其本意并不是说磁场互相干扰就会产生严重的祸害或危害生命,但这种术语肯定是不可取的。
当前,房地产热方兴未艾,人们对家居环境越来越讲究,大家都希望拥有一套住得舒适、住得健康的房子。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大师”趁人们不了解古代堪舆学,而又需要这方面知识指导的机会,披着“风水”的外衣,大搞迷信活动,到处行骗,使不少人都上了他们的当。在这种情况下,宣传有科学依据的和谐人居知识,已成当务之急。
在这种形势下,广州出版社将我在《和谐人居》栏目发表的文章整理出版,可谓适逢其时,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对读者选择和营造和谐人居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论述不当之处,殷切希望各方专家不吝赐教。
和谐人居(全3册) 目录
和谐人居:古迹堪舆
为何南海神庙头门南偏东八度
三塔坐镇使南粤气势“完且固”
哥德堡号用“旱罗盘”导航到广州
梁启超故居周围有“三奇”
百年桧下苦读书,“戆康”实“有为”
镇海楼是广州古城的“舵楼”
“十八罗汉山”拱卫洪秀全故居
黄埔军校扎根长洲岛,英雄辈出
陈家祠处处巧寓“如意吉祥”
陈公馆格局暴露“南天王”的野心
广雅书院清流环绕兴“文运”
青砖大屋“朝议第”藏龙卧虎
孙巾山故居“背海朝山”不寻常
许地就像一只海边的寿龟
大元帅府屹立江边抗衡军阀
詹天佑故居前有“冠带水”
仁威祖庙为何以黑色调为主
十一行“金龙动”,盛极一时
荒芜小院出了个一品大员
梁园水清木华,名人辈出
余荫山房藏风聚气,造福后人
清晖园山奇水秀,五代兴旺
可园“群山来朝”出公侯
神奇“无叶井”千年不涸
南越王赵佗饮甘泉长命百岁
沙面面对“三岔水”,有利商贸
广州黄大仙祠建在“龙盘地”
龙母庙雷电不侵,水过无痕
珠江八大出水口宛如门户
骑楼遮风挡雨聚财气
珠江出海口,南沙是“龙头”
古代广州的湖泊
四大人工湖是广州的“金龙”
寺庙道观之“和气”可治心烦躁
“泰山石敢当”体现吉祥文化
桥梁化“无情水”为“有情水”
碉楼是村落的“玄武”靠山
三门里村家家户户坐西北向东南
碉楼如笔,寓意文人辈出
“开平**楼”有瑞兽镇宅
两根“打虎鞭”镇住虎山
广州为何选址江左
“小龙”起于官洲,止于乌龙岗
广东状元多数出自珠三角
藜溪九曲水,汇聚伦家前
状元坊就是张镇孙的家
龙山前有“莲峰”,后有“宝鼎”
南华寺的格局是“万佛朝宗”
和谐人居:常识与饰物
和谐人居:住宅实例分析
和谐人居(全3册) 节选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指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学是中国独有的研究天文地理和人类休养生息之间关系的学问。堪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还强调人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居环境。本书是《和谐人居》之《古迹堪舆》,主要是点评古迹风水。
和谐人居知识建立在中国古代堪舆学的基础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的非凡智慧,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进行分析,是一门专门研究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之间关系的学问,是对好环境、好房子的解读。 本书是《和谐人居》之《常识与饰物》,介绍堪舆知识和破解方法。
《和谐人居》专版的特色:强调人居环境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强调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 本书是《和谐人居》之《住宅实例分析》,与读者一问一答,介绍住宅分析实例,里面的案例全部由读者亲自点题,有一部分还是钟葵亲自上门后给出的破解方案,图文并茂,相信读者读罢,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和谐人居(全3册) 作者简介
钟葵,广东新会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国学功底深厚,潜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易学、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儒道佛学20多年。对堪舆学、命理学等传统术数有独到见解。20世纪80年代末与中山大学教授卢叔度、杨维增等组成易学研究小组,在广东开研究易学之风。为珠江三角洲多家企业调整建筑布局,使企业顺风顺水,财源广进。现为广州日报《和谐人居》专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