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女人更美丽 本书特色
女性身体属阴,再加上经、产、胎、带等各种生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消耗阳气;生活中不经意的习惯,如穿露肩装、露脐装、不穿袜子、喜吃冷饮等,也会让身体变寒凉,这就决定了女人的一生将需要更多的阳气来维持平衡,否则会加速衰老。
本书正是针对当下女性普遍忽视的身体受寒问题展开。提醒广大女性留意身体的点滴变化,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现诸多不曾察觉的问题正侵蚀着自己的健康。然后用一点点小改变,一个个小妙招去化解,让身体变得暖暖的,让健康常在,美丽常在。
本书针对每一种由身体受寒引发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方法简便,随时能运用。
暖暖的女人更美丽 内容简介
★ 实用性强。针对当下女性忽视保暖,引发身体不适的现象展开。每个女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改善和调理方法。
★
通俗易懂。从中医角度讲述如何保持身体温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操作简单。每种健康问题不仅分析了原因,更给出了方法,随时都能用。
暖暖的女人更美丽 目录
测一测
| 你的体寒有多重 012
**章 身体里的寒从哪里来 015
女人天生易体寒 016
小心,减肥减出体寒 018
熬夜耗气血,寒气趁机入侵 020
久坐不动,身体就会变寒凉 022
吃出来的体寒 024
压力太大,也会导致体寒 026
穿得太少,寒气直入体内 028
身体5个部位*易受寒 031
这些招寒的细节不可不防 033
第二章 体寒的女人老得快 037
体寒的人,免疫力明显下降 038
体寒会让你食不甘味、夜不能眠 040
体寒的人易疲劳 041
上火不断,也是体寒在作怪 042
女人体寒先变丑 044
专题 | 寒气从不独来独往 046
第三章 身体的疼痛多半与寒有关 049
头痛,也许只是身体受寒了 050
身体一受寒,胃痛、腹泻就来了 052
冷了、热了,都会让你月经不调 056
痛经,是身体想要暖一暖 060
受寒和生闷气会导致乳腺增生 063
寒和湿会引起白带异常 067
关节冷痛是被寒气困住了 069
颈椎难受,可不只是因为坐的时间长了 071
第四章 身体温暖,女人才能如花般绽放 073
手脚冰凉,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074
面色苍白,光补血没用,还要温暖 078
脸色暗黄,要养脾胃、调肝血 081
皮肤爱出油,是因为身体有寒湿 086
脸上长斑,不妨常泡脚 088
寒湿瘀堵在脸上,就会长痘痘 090
寒气会导致瘀血,黑眼圈就来了 094
寒气重的人易贫血 095
身体越寒,越容易发胖 097
水肿是肾阳虚寒的表现,要注意祛湿 101
虚寒便秘:大便不干,就是难排出 103
不孕又没有别的问题,很可能是宫寒 105
寒邪耗损肺气,会使人悲观抑郁 109
第五章 让身体快速温暖的小方法 111
动动脚趾头,寒气消,消化好 112
脚跟走路,提肾气祛寒气 114
深蹲能美臀,还能升体温 115
热水浴促进血液流动 116
日光浴——让自然的阳气帮你升体温 118
每天泡泡脚,气血畅通身体暖 120
热敷——缓解冷痛*见效 123
第六章 吃对了,身体就能时时暖和 125
温热食物,让你的身体暖起来 126
羊肉不仅能暖身,还能增强免疫力 128
牛肉炖汤,让脾胃暖暖的 130
鸡肉满含补虚祛寒的力量 132
泥鳅能帮你消肿 134
常吃南瓜,能让你变美 136
春天的韭菜,能调动身体的阳气 138
胃寒的人,可常吃糯米 140
葱姜不只是调料,还是驱寒的良药 142
桂圆肉是养血美容的佳品 144
经常咳嗽的人,可以吃点核桃 146
红枣养血安神,助你睡个好觉 148
红糖,给你满满的能量 150
第七章 认识几个穴位,对身体大有好处 151
艾灸是*好的除寒方式 152
头部受寒胀痛,揉揉太阳穴、风池穴 156
各种腹部疼痛,可以灸神阙穴 158
缓解四肢冰冷的艾灸法 160
腰和脚*易受寒,要常灸 163
缓解肩部冷痛的艾灸法 164
胃寒胃痛,中脘穴*管用 166
经常痛经,要用好关元穴、血海穴 168
一冷就咳嗽,按按肺俞穴就解决 170
命门穴、肾俞穴能快速让身体暖起来 172
灸大椎穴,护住身体能量,疾病难侵 174
第八章 跟随四季的脚步,做气血充盈暖美人 177
春季乍暖还寒,要适当捂捂 178
春风带寒,小心风寒勾结 180
夏季莫贪凉,损了阳气寒气便上身 183
露脐装会导致痛经,还会让人变胖 185
空调病不可不防 187
初秋余热未消,防寒湿护脾胃 189
中秋滋阴润肺防秋燥 190
深秋从头到脚防秋寒 191
冬季藏好,来年身体才好 192
温热的食物让身体阳气充足 194
天冷需要防暖病 197
暖暖的女人更美丽 作者简介
潘立敏
女,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各种内科杂病辨证论治。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
业余时间热爱科普写作,传承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