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看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常见症状可能由哪些疾病所引发,医生需要哪些资讯去诊断这种疾病,可能会安排哪些检查,可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看哪一科的医生比较合适等。
对症看医 目录
自序/1
如何有智慧地对症看医——兼论怎样使用这本书/4
Chapter 1身体常见的疼痛
头痛/10
哪些疾病可能引起头痛/10
医生们怎么看待头痛/14
如何给医生提供完善的资讯/15
该看哪些科比较正确/15
医生通常会怎么处理头痛/16
结语/17
胸痛/18
不同原因的疼痛有什么差异/18
医生会如何处理胸痛的问题/22
医生会如何治疗这些症状/25
结语/26
腹痛/27
哪些原因会腹痛/27
医生会怎么看腹痛/32
医生会怎么治疗腹痛/37
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37
哪些非腹部器官的问题也会腹痛/38
腹痛该看哪一科的医生/39
关节疼痛/40
哪些原因会引起关节疼痛/40
医生怎么看这种病/43
看哪一科的医生*适当/45
医生怎么治疗这种病/45
结语/47
Chapter 2 肿块与出血
身体的硬块/50
哪些原因可能造成身体上的硬块呢/50
医生通常会怎么去了解这个问题/52
应该看哪一科的医生比较适当/55
医生怎么处理这个问题/56
结语/56
不正常的出血现象/57
什么原因会引起出血/57
皮下淤血怎么办/59
流鼻血怎么办/60
牙龈出皿怎么办/62
吐血怎么办/62
便中带血怎么办/64
咳痰中有血怎么办/66
血尿怎么办/68
结语/70
Chapter 3 常见的神经症状
神经上的各种症状/72
昏厥时怎么办/72
痉挛时怎么办/76
眩晕时怎么办/81
身体有不自主的震颤怎么办/85
身体某部分麻木怎么办/88
chapter 4 其他常见的全身症状
发烧/94
怎样测量体温/95
发烧的生理意义/95
发烧的原因/96
医生怎么看这个病/98
看哪一科的医生比较恰当/101
发烧要怎么处理/102
什么样的情形算是发烧/103
体温的测量方法/104
结语/107
呼吸急促/108
哪些是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109
医生怎么看这个病/111
该看哪科医生比较恰当/114
医生会怎么处理这种问题/115
结语/116
心智功能的异常/117
人类的心智世界异常的原因是什么/117
医生怎样分析这种情况/121
看哪 科的医生比较恰当/123
哪些检查会被用采诊断这一类的患者/124
如何治疗这些患者/125
Chapter 5掌握健康护一生
全身健康检查/128
为什么健康检查能让人更健康/129
什么人应该做健康检查/132
应该做哪些项目的检查/133
健康检查做完后怎么办/135
目前健康检查常见的问题/136
结语/137
血液检验值与特殊检查的介绍/138
什么是“正常值”/138
到底怎样算是“有病”/140
面对检验结果异常应该有什么态度/141
常遇到的检验及其临床上的意义/142
一般较常见的特殊检查/153
结语/164
如何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医生/165
医生的选择/165
专科医生的选择/167
CPR基本救命术/170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程序/171
呼吸道异物哽塞的急救方式/186
异物哽塞的急救万法/188
对症看医 节选
首先,多注意身体及保健的基本常识。 生过大病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是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有关健康的知识。是所有知识里面对你个人一生*重要的。比三角函数、阿基米德定律都重要。没有这些基本知识,你和医生会很难沟通。看病拿到的,不只是药物或是检查结果,而是“资讯”,是与你健康相关的治疗或是保健建议。你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就无法利用这些资讯。另外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正确的知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造成的危害才真的很可怕,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那一些。目前接触网络的,还是以中上阶层知识水准比较高的人居多,这些人可能在其专业领域都已经有一定的声望。接受了这个谣言。再流传出去。等于是以自己的身份为背景,杀伤力就增强了。 其次,积极参与就医过程。 就医时,医患双方是居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知识比患者丰富。可是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清楚,双方好好配合,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一方面患者要将自己与这次就医相关的问题整理清楚,告诉医生;另一方面,患者应仔细注意医生有没有听懂自己说的话,自己懂不懂医生的话,如果不懂,再问清楚。医生在诊断时,病人的病史及症状的描述,其实是*重要的,其他的检查只是来确认而已。对于现代迷信高科技检查的民众,一定要谨记在心。 *后,要选择适当的就医对象。 人可能有简单的疾病,也可能有复杂的病症,选择不适合的医院和医疗方案,往往事倍功半,一般智慧型看病的特色包括下列几种: 1.选择适合的医疗院所 有些小的病症,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解决,跑到大医院去,不但得不到应有重视,说不定还感染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传染病;而严重的病症若一直穿梭于各基层医院之间。也得不到深入的检查。所以小病到小医院,大病到大医院,这不只是节省经费的考虑,也有就医品质的顾虑。 2.选择适当的就医科别 “症状”不等同于“疾病”。同一种症状,可能由很多种不同的疾病所引起。尤其是包括范围很广的症状。一开始就选择很窄的专科去看,常常得不到整体全面的了解,而只会告诉你某一方面没事。通常先看一个比较广泛的或是横向的科别。例如一般内科,看问题属于哪一方面,再针对该科去做进一步检查。 3.选择适当而合理的急诊或门诊 人们普遍把急诊当成快速的门诊中心,其实这有很大的谬误。急诊是为了处理突发的急症或是创伤而设立的,对于一个慢性疾病或是陈年痼疾并不适合,效率也不高。门诊可以挑选医生、挑选科别,而且按照挂号顺序一个一个看。但是如果需要紧急处理,或是病情没办法等,这时候就不适合挂门诊了。 4.选择能和你沟通的医生 有些患者喜欢看病不啰嗦的医生。一两分钟就解决:有些则希望看比较慢条斯理的医生,你有完全的选择权,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来看。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时间快慢长短不是问题,品质倒是要注意,沟通能力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如果医生和你无法沟通。不管他是多有名的医生都要小心,他可能不适合你。没有良好的沟通,不只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医生。 本书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症状,通常是有很多种疾病都会出现的症状,如头痛、胸痛、腹痛等,详细介绍它可能由哪一些疾病所引发?医生会需要哪些资讯去诊断这个病?可能会安排哪些检查?可能的治疗是什么?看哪一科的医生比较适当等等。主要的目的。希望读者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与疾病,学习自我健康管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好好地利用医疗资源维护自己的健康。国内的医疗环境各地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同一科医生内部可能也有做法上的差异。我们只做原则性的介绍。希望能成为患者与医生沟通的桥梁。 有一种情形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把这种书当成武功秘笈,自我诊断,当起医生了。 同一种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都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面貌与表现,没有多年经验是处理不了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往往会延误病情;或是对所有医生的决定都质疑,破坏了医患关系不要紧,如果因此得不到好的治疗,这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我们希望能经由这些努力,改善目前的就医环境与品质。让大家能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这是我们衷心盼望的。P4-7
对症看医 作者简介
出生于台湾台南市,民国78年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服役之後,就近入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当住院医师,为当时国内最早的急诊专科训练医师之一。取得专科医师之後,升任主治医师,并且到美国位於华府的乔治华盛顿大学雷根急诊中心进修灾难医学及紧急医疗系统。 回国之后恰逢九二一地震,所以主要的工作及研究是以灾难医学及生化防护领域。然而急诊的工作与家医科一样,是属於横向分科,所有的医疗问题,加上家庭及社会问题,都可能在急诊呈现,对於国人对於医疗卫生概念贫乏、医疗体系资源运用的偏差,感慨颇深,思考如何改善医疗资源的利用,不仅促进国民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更可以减少病患舟车劳顿与医病冲突的发生。 目前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博士班进修,为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