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成功/励志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2020-06-11 00:00:00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本书特色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当今时代普遍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够生存,而在创新的逻辑下,唯有行动和尝试才能解决我们的焦虑。

  5大思考工具+33条思维突破点,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在过去5年中,作者及其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指导,从中总结出5大思考工具+33条思维突破点,从中发现创新化生存的方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创新方法!荣获2016 SAP大学联盟创新思维课程突出贡献奖
  15年来,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创新方法(design thinking),已经成为全世界创新者们共通的语言,Google、SAP、 BMW、IBM、DHL等知名创新企业应用设计思维扩大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作为创新导师,作者先后为康泰纳仕、奥迪、奔驰、大众(中国)、联想、平安保险、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雷奥等知名企业服务过;作为大学老师,曾与文化部、教育部、SAP大学联盟等合作,培训大学教师、文化行业管理人员数百人,荣获2016年获“SAP大学联盟创新思维课程突出贡献奖”。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假装达成共识?
为什么我们明明在看,却对很多事物视而不见?
当今时代普遍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并辛苦准备的事业,都有可能被瞬间颠覆。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
在过去5五年中,作者及其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指导,这些实践也构成本书创造力思考的基础。在培训中,作者发现大多数人的焦虑并非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而在创新的逻辑下,唯有尝试和行动才能解决我们的焦虑。
本书的主题是“创新”,重要特征是“跨界”。可以说,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任何创新,几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备跨界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拥有完整的创新力。
跨界创新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不断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中积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目录

序 用行动思考的创新逻辑




**部分 反思:为什么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哲学家伏尔泰说过: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在复杂的世界,提出一个好问题,已成为一种值得磨练的优秀技能。


1.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


2.你是否手拿锤子,满世界找钉子?


3.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4.我们通常是在消费某种幻象?


5.辛苦省下的时间,再亲手杀掉它


6.从玩儿开始,以无用告终


7.为何我们总会假装达成共识?


反思之旅:未来,如来




第二部分 感受:为什么我们明明在看,却往往看不见?


卓别林曾在《大独裁者》中借剧中人之口感叹:“我们考虑太多,感知太少。”


“知识”往往成了感受的障碍,先入之见让我们丧失了“真听、真看、真感觉”的能力。


8.为什么你有眼睛却看不见?


9.为什么数据无法支撑真正的创新?


10.为什么情感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11.你愿意为仪式感付费吗?


12.为什么你有话说不出?


感受之旅:看见得越多,偏见越少




第三部分 洞察: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


吉美钦哲仁波切说:“改变道路*快速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改变道路,也就是重新定位,在洞察中重新思考:我要去哪里?


通过改变原点的方式,改变创意。


13.为什么大口吃汉堡会让男人产生自豪感?


14.改变道路*快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15.如何把方便面做成法式大餐


16.为什么面具背后没有面孔?


17.为什么小包装食品能降低心理负担?


18.不安的焦虑,助长了创造动力


洞察之旅:“95后”用户的矛盾情感




第四部分 创意:思想的降落伞,只有打开才有用


约翰·坦普顿说过:“人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


比起追求成功,创新应该更鼓励“分享失败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也就不会有太多特点。


19.为什么“经典”不是好词儿?


20.冰火混合的创意盛宴


21.烟头、苍蝇与彩色街道


22 .创新,从重构空间开始


23.讲故事的人,也在故事之中


24. 用感性蒙太奇创造快感


创意之旅:9999把椅子




第五部分 行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扎克伯格曾说:“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


硅谷流行的创客(Maker)的精神,本质上就是动手探索,而不是事先判断,


边做边感知,在多次尝试和失败中找到感觉。


25.我要成为诗人,我要成为恶棍


26.从“用脑思考”到“用手思维”


27. “失败越早,效果越好”


28. 特立独行的蚂蚁


29.赋能,从外部驱动到内部驱动


行动之旅:创新工作坊




第六部分 创变:用创造未来的方式预测未来


德鲁克曾说: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自我的创变,也许比改变世界还要难。


30.像设计师一样创新


31. T型人才,跨界时代的创新者


32.人群、渴望与聚光灯


33. 如果船翻了,头等舱又有什么意义?


创变之旅: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考




写在*后 如何避免成为快乐的机器人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节选

4
  我们通常是在消费某种幻象?

  每年的“双11”都如约而至,年末的各种洋节日,也会接二连三登场。无论是万圣节还是圣诞节,在中国孕育了很大的消费潜力。每个节日都是舞台,都创造了消费场景。对当今中国人来说,一切节日都是购物节。如果不买点东西,就好像没过节一样。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与“双11”媲美。它是从无到有的人造节日,打着省钱旗号的消费狂欢节。西班牙人过法雅节5,他们创作精美的巨人,并在节日的*后烧掉它们。而我们的电子货币流,一开始就燃烧起来,聚集成狂欢的火焰。
  节日的特殊情境意味着每个人的行为都会被带动。狂欢的日子,不买就意味着吃亏,缺乏需求的人,甚至显得自甘堕落。
  又是一年“双11”,当你在准备购物清单时,我们来聊一聊“需求”。探讨用户需求,不仅为了实现商业创新;理解需求,也是在试图理解我们自己。
  5 法雅节,西班牙的传统节日,在每年3 月15 日至3 月19 日举行,历时近一周,有烟花爆竹秀、游行等活动,*后以午夜焚偶引发高潮。2016 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虚拟的幻象
  出版人张立宪有句话说得实在:如果买书的人把书都看完了再买,出版社就都破产了。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健身房:如果办卡的人总来健身,健身房也是开不下去的。
  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这些就是消费社会的主力。因为我们通常在消费某种幻象,而不是内容和服务本身。
  如今,家具公司销售的高级木质书架,附赠空心儿的硬皮假书。真书还是假书,道理相似。真书又如何? 90% 的用途也在装点我的空间、我的梦。甚至根本不需要书,仅仅记住书名清单,也可以获得自我提升的幻觉。
  我所从事过的广告业,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故事营造价值的幻象。人们通过消费来获取幻象,而产品呢,也许仅仅是幻象的载体。一瓶饮料,物质价值极低,但情感附加值很高。比如,你不仅在喝一瓶饮料,同时在参与一种文化: 来自高原的矿泉水让人感到心灵纯净,某种糖水让人觉得自己属于更年轻的一代。
  我们的生活建立在“我需要”的幻象之上。生活方式是一群人共有的幻象。幻象推动消费,消费拉动生产,这就是经济。
焦虑与欲望
  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用户不焦虑了,我们的经济就要焦虑了。社会之所以欣欣向荣,是因为我们内心戏很丰富,一方面焦虑,一方面渴望。渴望与焦虑,是幻象的加速器。
  建议各位观看徐景达导演的动画代表作《超级肥皂》6。在该片中,商人推出了一款能够漂白一切的肥皂。用了这肥皂,每件衣服都可以轻松变成白色。这款产品果然大卖。可是当每个人都穿上了白色衣服时,商人又推出染色肥皂,让之前变白的衣服又变成五颜六色。
  哇,多么神奇!当白色成为时尚,彩色又成了用户追逐的目标。
  这部电影洞悉人性,揭示了消费行为中焦虑与渴望的规律。什么是需求?什么又是时尚呢?首先,一部分引领者(极端用户)总比其他用户更敏感,愿意尝试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白色),为了与众不同,他们引领时尚。其次,当更多用户察觉到潮流发展时,唯恐落伍,于是跟随。而*后购买“漂白肥皂”的用户,只是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毕竟跟别人不一样,也是一种极大的心理风险。
  阿兰·德波顿7 曾说过:“过多地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中*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明白了这句话,也并不见得有什么用处。
  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人目光的投射,也是我们对他人的想象。好比男女老少都要经常表态:我需要学英语,有人说我要一个研究生文凭,还有一个家庭、孩子……这一切。中国人把英语从小学到大,*大的功能只是树立一个积极上进的形象。这样的消费需求,为自己,更为别人。
  6 1986 年的动画短片,却值得让现今很多动画片人汗颜,这部电影洞悉人性,揭示了消费行为中的焦虑与渴望。曾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佳美术片,由徐景达、马克轩导演,周瑞编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公司出品。
  7 阿兰· 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国作家,1969 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代表作品有《 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

“我买故我在”
  这句话包含两个层次。**个层次:我买,证明我存在;第二个层次:我买的东西,表达了我存在的风格。
  几十年来,商场已然代替了神庙,成为市民闲暇的主要活动场所。时代发展到今天,拜电子媒介所赐,消费者可以自行“在家修行”。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米歇尔· 福柯8 所详细论述的“话语”,指的就是主宰语言及概念词汇的规则,安排着世界的秩序,也安排着世间事物之间的关系秩序,并涉及一些特定的制度场所和社会实践。
  通俗来说,“话语”是高于个体的言说,规定了什么规范,什么不规范,什么正常,什么不正常。一旦缺乏消费需求,好比一个人胃口不好,是不健康的。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话语。
  消费是主动行为,是当代人活着的证据。消费行为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内在暗示: 我积极生活,主动选择,我拥有主动权,我心理健康,代谢正常。
  8 米歇尔 · 福柯( Michel Foucault), 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等。
需求情境
  前段时间在西班牙,有个朋友向我吐槽:“我*烦西班牙人夸我。他们一张嘴,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他们会夸你又黑了!紧接着他们还会夸你的孩子,这孩子真黑,真好看。有个人甚至要进一步请教,你怀孕时有什么办法,孩子生出来这么黑?”
  东亚人的幻象是变白,西班牙人的幻象则是变黑,这就是文化。文化乃是人类社会*大的需求情境,因为文化规定了文化之中的人所相信的需求。一种文化中理所当然的需求,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可能就是荒诞的。
  跨国公司无法解决的问题是,让外方经理人理解所谓文化差异。比如:抢红包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会因为抢不到一块钱,就吐槽手机的速度?
  文化是什么?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需求是文化内部的匹配,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方式”。西服,启动了衬衫领带。染色的头发,启动了“杀马特”。亚文化也意味着特殊的需求,比如你认为意义很重要,但对很多人来说,“意义没那么重要,而无聊也没那么糟糕”。我们谈论需求,也就是成套的文化匹配系统。

结语:反思需求,药不能停
  成为大学老师之前,我在广告公司、媒体行业都工作过。几年后聚会,广告公司的同事们大部分改行,围坐在一起,信佛的*多,做NGO的也不少。吃饭时都在自我批判,纷纷忏悔:广告说瞎话,造孽太多。不仅广告,创新产品同样制造了需求的幻觉,但算得上造孽吗?消费幻象,只是当代生活种种幻象中的一种。不信它,也得信别的。
  焦虑是心病,满足需求的幻象,就是药。药不见得有效,但药不能停。人很脆弱,生活不易。除去信仰、艺术和理性,消费需求让生活有奔头,活着才有意义。
  我总强调,我们一定要了解当代消费与需求的逻辑。学会需求幻梦的营造术,才能从事传播和创造,并以此谋生;与此同时,当你理解了需求的幻梦,就不至于过度陷入消费的迷信,亦可与之拉开距离,审视你自己,同时适当地收敛你的物欲。
  反思什么是真正的需求,也会帮助你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作者简介

  王可越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访问学者,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创新资深导师。
  作为大学老师,曾与文化部、教育部、SAP大学联盟合作,培训大学教师、文化行业管理人员数百人,2016年获“SAP大学联盟创新思维课程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艺术组冠军。
  作为创新导师,曾与团队一起将设计思维创新体系率先引入中国,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解决真实商业与社会问题。主要客户有:联想、大众(中国)、奥迪、奔驰、可口可乐、平安保险、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比利时UCB公司、德国SAP公司、法国VALEO公司、武昌区政府等。
  作为豆瓣活跃作者,文章受到青年用户的广泛欢迎,曾创造单篇?章12000+赞的纪录。
  相关专著:《设计思维创新导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译有《创意风暴》等。

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http://www.00-edu.com/tushu/lz1/2020-06-14/250036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