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中层领导的六个习惯 本书特色
《高效中层领导的6个习惯》是管理素质教育必读丛书之一。
高效中层领导的六个习惯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高效中层领导所应具备的六个习惯,即:有设想性、有策划能力、有组织运营能力、有效率、有经营头脑,以及具备专业性。六个习惯缺一不可,同时指出了如何才能具备这六个习惯、只需实践本书,从此成为“高效领导”!
高效中层领导的六个习惯 目录
前言
**章 构思和创意能力推动事业发展
一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1.了解过去,预见未来
2.推动时代发展的要素
3.敏锐地捕捉商机
二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1.时代发展有其特点
2.确定自己的视角
3.抓住发展趋势的本质
4.社会的发展历程
三 企业发展有其必然原因
1.着眼有前景的产业领域
2.对未来满怀希望
3.打造自己的未来
第二章 领导要根据企划制定县体计划
一 留意环境的变化
1.电影产业衰退之谜
2.了解顾客需求
3.不断提出假想并进行验证
二 抓住取得成功的关键点
1.分析企业成功的原因
2.分析竞争对手
三 制定具体的经营政策
1.企业的五个机能
2.研究制定经营政策
四 经营管理知识与收益密切相关
1.领导要尽职尽责
2.知识匮乏会丧失盈利机会
3.领导要不断改善经营状况
五 不能墨守成规66
1.要对现状进行分析
2.学习改善的方法和手段
六 完成计划要讲究策略
完成计划是领导的职责所在
第三章 领导要让企业凝聚成一个整体
一 有计划地分步实现目标
1.这样的领导是不合格的
2.及早应对情况变化
二 把握管理工作的关键点
1.明确自己的职责
2.把握工作总体流程
3.抓住重点项目
三 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1.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工作的
2.选择合适的沟通交流渠道
四 提高培养员工的能力
1.培养员工是领导的重要任务
2.要做到因材施教
五 提高改善工作的能力
1.绝不能满足于现状
2.寻找需要改善的项目
3.改善工作的视角和方法
六 做一个有工作实绩的领导
1.提高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2.预做判断,先人一步
第四章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一 把工作效率提高30%
1.效率高低是工作能力的表现
2.学会管理时间
3.调整工作安排顺序
二 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
1.让员工意识发生彻底转变
2.浪费时间就是损失营业额
3.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
4.各部门均衡协调发展
三 提高标准工作效率
1.培养员工雷厉风行的好作风
2.提高效率要靠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第五章 不断增强经营意识
一 与老板做换位思考
1.是否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利益
2.绝对不能逃避责任
3.要了解企业的现状
4.培养自己的核算意识
二 追求企业效益的*大化
1.克服小富即安的心理
2.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三 要与老板形成默契
1.要了解老板的个性
2.老板可能对你的工作不满
3.提前布局,完成任务
四 准确把握员工的心理
1.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了解别人的心理活动
五 有事先报告,这是*基本的原则
1.“报告、联络、商谈”,各有各的时机
2.掌握商谈技巧
第六章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做到出类拔萃
一 要有自己独特的技能
1.职务不等于工作能力
2.及早明确发展方向
二 制定人生计划、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1.把自己的理想用文字表述出来
2.设立人生的“分段目标”
三 做一个对企业有价值的专业型人才
1.能否在人才过剩的时代脱颖而出
2.面前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
3.灵活运用经验,应对50岁的挑战
后记
高效中层领导的六个习惯 节选
《高效中层领导的6个习惯》详细介绍了高效中层领导所应具备的六个习惯,即:有设想性、有策划能力、有组织运营能力、有效率、有经营头脑,以及具备专业性。六个习惯缺一不可,同时指出了如何才能具备这六个习惯。只需实践《高效中层领导的6个习惯》,从此成为“高效领导”!
高效中层领导的六个习惯 相关资料
插图: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对于准确预见未来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历史也能提供许多正面或反面的经验教训,让你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下面,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半个世纪日本发展的脉络。1945~1955年:第一次量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个10年是产品匮乏的10年,保证充足的供给是日本经济面对的最大课题。战败投降后的日本已经是废墟一片,填饱肚子成了当时最需要优先解决的事情。受此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十分快速,产量大增。同样,服装、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也受到极大的刺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的特需又引发了日本机械工业的大发展。此后,日本经济在生产量的扩大上飞速发展,取得了第一次量的飞跃。1955~1975年:第二次重的飞跃这一时期,日本各地建了很多大型的钢铁、石化企业,是历史上生产量增长最迅猛的时期,仅20世纪60年代的前五年,全国的钢铁、塑料、炼油等行业的产量就增长了一倍。那时,国际贸易形势稳定,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也始终保持在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水平,为日本经济实现量的飞跃提供了重要支撑。出口在日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消化了由设备投资引发的产能增加。1968年以后,在日美贸易收支中,日本的贸易顺差急剧增长,1973年,汇率机制改革,转为同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1975~1990年:第一次质的飞跃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普遍经济不景气,高涨的油价也使日本经济的竞争优势大大降低。但随后,由于走节能型产品的路线,日本工业产品备受世界瞩目,出口大增,盘活了整个日本经济。另一方面,虽然实现了量的飞跃,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还不高,土地、住宅、食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分析其原因,当时过低的汇率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把日本与世界隔离开来。1985年达成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国际社会达成一致意见,过低的日元汇率得到了修正。此后,虽然日元大幅升值,但价格低廉的海外商品还没有真正进入日本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