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本书特色
习惯有成就未来,也能摧毁未来。能够成就未来的自然是那些好习惯。而那些坏习惯只会把成功与我们隔离开。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一种良好的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
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这些习惯中,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既有老习惯也有新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你功成名就,坏习惯能够让你身败名裂;老习惯也许使你执迷不悟,新习惯可能让你茅塞顿开。本书事例取材比较典型、立意较高远、内容较深刻。不但对习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还将习惯与生活中的案例紧紧地结合了起来。使习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不论你处于茫茫人海之中的哪一阶层,只要一读,便能对各种各样的习惯,一目了然,豁然贯通,从而使你的人生和事业步入辉煌。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内容简介
本书指导读者如何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走出习惯导致的误区,从而一步步踏上幸福完美的人生之旅。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目录
**章 好习惯带来好人生
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习惯影响日常生活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惯于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勤于动脑让你更胜一筹
不给自己留退路就会有出路
好吃小亏往往占到便宜
谦虚使人进步
听人劝,得一半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健康
好的工作习惯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 坏习惯是人生的绊脚石
坏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
坏习惯危害个人和社会
坏习惯害人一生
自暴自弃是成功的头号天敌
好高骛远注定一事无成
光想不做只能生产思想垃圾
过于依赖别人会丧失你自己
自命不凡有百害无一益
盲目从众只会阻碍前进的步伐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犹豫不决只会错失机会
踌躇不决是阻碍成功的大敌
抱怨是无能的*好诠释
行事鲁莽只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只会等待必将一无所有
拖延是现代人的一大忌讳
不务正业让人碌碌无为
聪明反被聪明误
好强争辩没任何意义
习惯性的怨恨只会带来自怜
猜疑的习惯害己害人
攀比的习惯很糟糕
杞人忧天只会吓倒自己
死要面子会真正丢了面子
第三童要主宰命运先主宰习惯
不要让习惯~成不变
懂得如何培养好习惯
巧用心理暗示培养好习惯
掌握改变坏习惯的13种方法
莫固守内心深处的习惯
学会适时给习惯让路
挑战权威,不向习惯低头
及时改变不习惯的习惯
培养让自己快乐的习惯
培养敬业的习惯
培养果断决策的习惯
不可死守老一套的习惯
摒弃说“下一次”的习惯
小的坏习惯也不可小视
重视容易被忽视的好习惯
养成注意自己形象的习惯
第四章 培养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微笑是*好的习惯
错了就坦率地承认
让大声说话成为你的习惯
遇事从容不迫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敢于向自我挑战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通过各种途径来汲取知识
凡事积极主动
懂得居安思危
与成功者为伍
专心致志做事情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抛弃借口找方法
永远不满足于现状
在疲倦来临之前就休息
正确把握自己的时间
真诚地赞赏别人
对他人要心存感激
多为别人着想
自纠己错,自我批评
学会适度宣泄
不把工作带进家门
懂得保全别人的面子
宽恕曾经伤害自己的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第五章 抛弃阻碍成功的坏习惯
不要寄希望于所谓的运气
做事不要不分轻重缓急
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
爱发牢骚的习惯很不好
骄傲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懊悔是一剂慢性毒药
千万不要喋喋不休
摒弃吝啬的不良习惯
易怒的习惯一定要节制
粗心大意的习惯不可轻视
斤斤计较得不偿失
与人相处不可太偏激
不要在背后道人长短
牢记五个不良的交谈习惯
不要搬弄是非,要远离是非
不要贬损他人来拾高自己
丢弃以己为先的习惯
第六章 从习惯的误区中走出来
根除习惯的痼疾
打破陈旧的观念
大胆突破传统习惯
扔掉盲目跟风的“通病”
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看
走自己的路,不迷信权威
别老说自己不如人
事事追求完美没有必要
小节也不可不拘
打扮并非女士的专利
熟人之间也不能随便过头
第七章 行动起来,心动更要行动
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事情只有做了才会有结果
实干是一种精神
每天多做一点点
勤奋创造,顽强进取
有想法更要有行动
把梦想付诸行动
用积极的行动替代想象
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行进
竭尽全力去做每一件事
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动口不如动手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做事要趁热打铁
要实干,不要吹牛
行动起来抓住财富
用行动把握良机
第八章 推陈出新,创新改变未来
新思路源于打破常规
推陈出新,开拓新思路
因循守旧的习惯要不得
比别人多想一步
勇于改变传统的习惯
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
化不满现状为创新激情
跳出世俗观念的陷阱
要善于利用前人的智慧
逆向思维出成果
点滴生活出灵感
大胆探索神秘的未知
将创新变成日常习惯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节选
**章 好习惯带来好人生
习惯能成就未来,也能摧毁未来。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我们众多的习惯当中,能够成就未来,给我们带来好运的自然是那些好习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而坏习惯则反之。
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呢?”
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2001年7月份,南方一家颇有名气的青年刊物,隆重地推出一篇调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安子》,使人们再次聚焦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工潮中出现的成功人物。
那年,17岁的乡下姑娘安丽娇(安子),初中没毕业,怀揣着希望和茫然,独自一人从广东梅县扶大乡闯到深圳。像成千上万打工妹一样,安子在一家港资电子厂,成了流水线上的插件工。插件工枯燥苦累。一天工作12小时,没干多少天,手指上便是一团团黑黑淤血,十指连心地痛。但在繁重打工之余,安子还是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从自学初中课程,一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专课程,打工7年间,安子坚持自学了六年半。七年打工收入,几乎全交了学费。
1991年,安子在打工之余,将打工日记加工创作成《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在报纸连载,“反响始料不及,读者的信件雪片般飞来。曾经一个星期内,收到200多封信。”随后,《都市寻梦》等文学作品相继面世。深圳广播电台力邀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数以万计在都市寻梦的进城务工青年,渴求在这片天空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八年不到的时间,一个普通打工妹完成“蛾变蝶”的全部过程。今天的安子,是4家公司的总经理,其中“新家政服务公司”,是深圳规模*大、*规范的10家同类企业之一。
面对众多的评论,安子坚持认为,她的成功是靠努力向上的习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她说,“时代给了我机会,而能抓住机会,是因为我付出了太多泪水和汗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在谈到习惯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无独有偶,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到“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
比尔·盖茨表示赞同,他说:“我认为沃沦关于习惯的话完全正确。”此时,两位殊途同归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诀窍,即: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
有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的确,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因此,注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生迈向成功的**步。
试想,一个爱睡懒觉、生活懒散又没有规律的人,他怎么约束自己勤奋工作?一个不爱阅读、不关心身外世界的人,怎能有开阔的胸襟和见识?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他如何去和别人合作和沟通?一个杂乱无章、思维混乱的人,他做起事来的效率会有多高?一个不爱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人,他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好习惯实际上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养好习惯,即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
靳羽西——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名字,却演绎着一个不同凡响的中国女性绚丽的人生。她的坚忍不拔、永不重复做“**”的性格,为她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从1978年到今天,三十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靳羽西——名人——名媛——名品——名企(著名国际性跨国企业)——名副其实(全球意义上的)的跨越。奔忙于东西方的羽西,分别以学者、作家、记者、电视人、企业家的身份,在每一个她停留的地方,展现其东方式的直率和一个成功女人的自信,告诉人们生命可以更美丽。
靳羽西为了管理自己的公司,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现摘录其18条行为规则,希望对细心的读者有所启发:
(1)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搬弄是非,总是在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
(2)不要在公共场合有意或无意地贬低他人。
(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用,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不沽名钓誉,不要获取不是你应得的赞扬。
(4)不要夸耀你的过去或现在以及诸如此类的话题。
(5)对于遭受不幸的同事表示你的同情和关怀。
(6)及时把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他们,不要等到事情到了*后一步才说。
(7)能在不打扰其他同事工作的前提下,*小范围地提及你的爱人和孩子。
(8)介绍朋友万相认识,这样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9)有团队精神,永远提及集体与你一起的努力。
(10)热情地参与公司的活动,与同事们聊天。
(11)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家里,都要养成良好的电话礼仪。
(12)永远不要期待或要求别人去遵守连你自己也无法遵守的原则。
(13)写封私人信函表达你对一顿晚餐、礼物或别人给予帮助的感谢,及时写封短信去祝贺他人的成功。
(14)及时答复所有的邀请函,在一周内回复重要的信件,在两至三周内回复其他的信件。约会要准时,如不能赴约,要事先告知。
(15)如果你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请保证你的员工有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并帮助年轻的员工参与培训和自我发展。
(16)在公司里,做一个成功的人,而且是一个很有地位的人。
(17)宁可慷慨,也不要小气。及时归还你借的东西,并在恰当的时机,口头或书面向对方表示感谢。
(18)当你的同事,被高层管理人员误解受冤枉时,要积极主动地维护他。
(19)知道适当的场合穿适当的衣服,你的公司或老板会因为你的出席和适宜的穿着代表了公司的形象而感到骄傲。
(20)对于年长者或资深的人表示特别的尊敬,比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或表示与他们同等的态度要好得多。
毋庸置疑: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阶梯。你的好习惯越多,成功离你就会越近。
习惯影响日常生活
某天夜里,蚊帐里有两只蚊子,一只喝饱了血,另一只肚子空空。妻子让当检察官的丈夫打蚊子,丈夫出手不凡,一掌就拍死了那只喝饱了血的蚊子,而对另一只却迟迟不下手。妻子问他为何不打,丈夫说:“证据不足。”
或许,这只是一则笑话。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惯影响日常生活。
其实,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13常生活,它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美国前**富豪保罗·盖蒂对此就有过深切的体会。
曾经,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他便到自己的房里休息,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结果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唯一希望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6条街之外。
情景看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而且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着他,他想抽烟的欲望就越浓厚。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为多么不合乎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竞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能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点。头脑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作了决定。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仍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内,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
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恶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或许,我们还有很多的人未能意识到习惯的巨大力量。但是,习惯影响人生这一点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的。
现实生活中,习惯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我们每天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为何会成功,因为坚持不懈;为何会失败,因为放弃。坚持和放弃都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也就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巨大力量,无外乎有人说成功与失败的*大区别来自于不同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成自然,成了自然的习惯就只有顺其自然, 一成不变地顺应自然、顺应习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身,坏的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师与他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教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身边的4株植物。**株植物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经算得上挺拔的小树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盘踞在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然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年轻学生一样高大了;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树,年轻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株植物对他的年轻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年轻学生用手指轻松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
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加力量,便将小树苗连根拔起。
“好了,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
学生用一只手进行了尝试,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后,树木终于倒在了筋疲力尽的年轻学生的脚下。
“好的”,老教师接着说道,“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
年轻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树,想了想自己刚才拔那棵小得多的树木时已然筋疲力尽,所以他拒绝了教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去做任何尝试。
“我的孩子”,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举动恰恰告诉你,习惯对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
其实,我们的习惯就像是故事中的植物一样,幼苗很容易拔除,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根深蒂固,越是难以根除。故事中的橡树是如此巨大,就像是积久形成的习惯那样令人生畏,让人甚至怯于尝试改变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习惯与习惯之间也存在着不同,其中有些习惯比另一些习惯更难以改变。不仅坏习惯如此,好习惯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它们也会像故事中的橡树那样,忠诚而牢固。习惯在这种由幼苗长成巨树的过程中,被重复的次数越多,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它们也就越难以改变。
传说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被烧时,只有一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书幸免于难。有一个穷人一时好奇,就花了几个铜板将这本书买了下来。这本书不怎么精致,然而这个穷人却从书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那就是有关“点金石”的秘密。
据书中记载,在黑海岸边,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它和其他成千上万块一模一样的石头混在一起,这块石头看似一般,可它却有神奇的力量,能把普通的金属 变成黄金。它和其他石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难独这块石头是温暖的,其他普通的石头都是冷冰冰的。于是这个穷人卖掉了仅有的几件东西,准备了简单的行装,来到黑海岸边寻找这块神奇的石头。
到了这里之后,穷人就将他的“寻石计划”付诸行动。饿了,这个穷人就到附近的地方讨点东西吃,晚上他就睡在海岸上,醒来就一块又一块的石头挨个找,他拾一块石头,感觉一下,如果不热,就扔到了海里。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个动作,转眼间,五年过去了,但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可是,他非常确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找到那块神石的。于是,他还是按部就班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拾一块石头就扔到海里,接着再拾,如此继续……
过了很久之后,有一天早上,他拾起了一块石头,是“热的”,可是他连想都没想就一下把石头给扔进了海里!
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可怜的穷人继续日复一日地寻找自己心目中那块神石。而且由于他已经形成了把石头扔进海里的“习惯”,他甚至已经忘记自己扔石头是为了什么。这个穷人的故事岂不令人可悲!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行为。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后有三个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五关斩六将,到了*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一听,顿时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习惯决定你的未来。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