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引领学生“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网友投稿  2022-09-05 00:00:00  互联网

   “大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今年年初,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富管理专业学生赵桐带着这两个疑问,选修了一门叫“大学生活与经济学”的新生研讨课。6月底,课程结束,他在心得体会中写道:“上大学快一年了,我的学费、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花了约3万元。学完本课后才知道,这些成本加上我的机会成本和国家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一年的成本约11万元。之前既没想到上大学成本这么高,也没想到上大学是人力资本投资,自己、父母和国家都是我的大学投资者。现在知道了,就应该努力学习,德技并修,将来更好地回报国家,回馈家庭,实现我上大学的价值。”

    赵桐的体会只是“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程教学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五年多的实践中,课程团队成功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预设模式,解决了课程思政的落地问题,为其他课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能复制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做到“两个融入”

    学生在课程中学什么?通常的答案是知识和技能,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刘珏的感受却不一样。

    她说:“在‘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上,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要求我们确立知识、能力和价值三方面学习目标。老师不仅讲知识,还讲其中的道理。例如,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是教育投资最好的回报。”她表示,自己原打算毕业后移民国外,学了这门课后不但打消了移民的念头,还确立了努力的方向——毕业后专升本,让自己变得更强,将来更好地回报国家。

    “我们深感课程育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从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准确认知、科学规划,从而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课程负责人、学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启富说。

    除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外,课程团队还将其融入教学内容。金融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析梦雨喜欢文学,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大学生活与经济学”授课教师用“武松打虎”来阐释经济学中的迂回生产原理,让她明白了上大学就是学生、家庭和国家的迂回生产,不好好学习意味着投资失败和资源浪费。

    教学实施打通“三条路径”

    课程为什么有思政功能?这是困扰课程团队的一大难题。

    课程团队成员夏至瑶在探索实践中发现,课程知识、教师言行和教学情境都有育人价值,于是在教学中努力打通三条路径,即知识陶冶、教师示范和情境浸染。如在第三单元“上大学有何成本”专题中选取了“绿水青山回浦江”案例,通过学生研讨、师生问答和教师讲解等,一步步抽丝剥茧,渐次让学生理解私人成本、外部成本的概念,体会“不能损人利己”的社会公德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认同。

    教师的优秀品质能在潜移默化中持久深入地影响学生。课程团队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确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爱生的理念,在言传身教中化人、立人。教师们努力营造课堂育人情境,通过U形、回形等座位安排设计课堂空间,创设小组研讨、交流汇报、点评精讲等“协同学习”场景,让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得到浇灌和滋润。

    教学评价聚焦“三维六点双元”

    “上别的课,都是老师考核我们。但这门课中,老师让我们参与考核并计入成绩。我们既感到意外,又感到被信任,增强了责任感。”旅游专业2021级学生刘斌说。

    经过反复思考,课程团队设计了“三维六点双元”的考核方案。其中,学生既是考核对象,又是考核主体。方案由师生共同围绕考勤纪律、课堂发言、小组表现、作业练习、心得体会、卷面试卷等6个考核点,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增值”情况,学生要自评、互评小组表现和参与心得体会评价。

    “学生们热情高涨,非常认真地当起了‘考官’。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课程‘温度’和学习‘热度’,促使学生寓价值塑造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激励学生成为对自我高度负责的学习主体。”张启富说。

    每轮开课满意度都超过95%,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活与经济学”课程的价值预设模式取得了明显实效。学生普遍表示,课程的启发性、指导性很强,能够帮助自己“有价值地度过大学时光”。

    “作为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校,我们鼓励教师‘因课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价值预设模式可复制性强、推广价值高,已在20余门课程中应用。”该校副校长徐盈群说。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9-07/xw_1019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