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历来被热议的语文试卷愈加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现场感与在地性。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中,不乏“天宫课堂”“科技冬奥”“杂交水稻”等热点议题,亦有“袁隆平”“栾恩杰”等在农业、航天事业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既有袁隆平、杨振宁、肯尼思·利布雷希特等中外科学家创作的“元科普”作品,又有学者雷毅的科学文化论文、科普作家尹传红创作的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作品,展现了科普作品的丰富样貌。
身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的尹传红,在得知自己的文章《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被用作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后,撰文称此属“意外”。但事实上,他的科普文章并非首次被用于高中语文试题——2013年他发表在《科技日报》上探索科学和艺术“同时性”的文章《超越时空的对“画”》被福建、上海、广州好几个省市用作高中语文“题版”。
看似“意外”,实则为历史之必然。在中国之于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科学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持续进行文化交流、对话的必要组成。当前的新文科建设、科幻的流行,均是弥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鸿沟的题中应有之义。2022年的新课标将培育创新人才、跨学科人才作为课改的底层逻辑,科学素养的培育成为重点,语文的课外阅读要求科普和科幻被列入其中。这也必然会要求作为未来国之栋梁的青少年关注当前科技发展,“倒逼”传统的语文教育作出调整,探索不同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知识融合创新之道。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聚焦于应试未免失之局限。比照“大语文观”的提出和践行,构建“大科学观”,涵育广泛的科学文化无疑是与时代相契之抉择。
“大科学观”基于普遍联系的生态教育理念,以更好地培育人的科学素养为旨归,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及创生。教育中应当秉持课堂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互为补充配合的基本策略,贯穿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络沟通,助力青少年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学科学、用科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实际上,学校教材、报刊图书、电影电视、社会万象莫不藏有科学“玄机”。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是成功教育实践,不仅向青少年传授了航天知识,培育了青少年注重观察、崇尚严谨准确的求是精神,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还激发了筑梦航天的力量。更具切身效应的是从身边入手,学校门口的臭水沟怎么处理?不妨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背后潜藏的科学,将科学学习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激活科学的使动性。不仅向学生传达科学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应该如何与公共生活发生关联。
科学的性质与其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感受科学伟力与震撼同样重要。今年高考全国甲卷选用袁隆平科技论文《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和对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方法进行总结的《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不仅指向了杂交水稻的知识,还指向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建构。
除了组织青少年开展课外专题科学实践活动,还需要引导其开展广泛的科学阅读,使青少年在人类、社会、生命的层面来学习科学。科学文化学者任定成曾将科学书籍分为理科教科书、科普作品和科学元典作品三类。三者统筹于“大科学观”的理念之下,各指向不同维度:教科书展现的是成熟的、经过验证的科学知识,好似“压缩饼干”,科普作品和科学元典作品则是教科书的绝佳补充。三者结合,才能使青少年的认知更完整、更系统,习得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体味学习科学的乐趣。而优秀的科学书籍会使读者踏上一段值得努力的旅程,科学元典使人明智,科幻作品则使人思考科技如何发展和影响人类的未来。杨振宁中学时读到物理学家金斯科普著作《神秘的宇宙》,被科学的奇妙所吸引,立志要拿诺贝尔奖。尹传红童年时则大量阅读叶永烈、阿西莫夫等中外名家的科普科幻作品,由此激发出对科学的兴趣,走进了科学世界并最终投身科学传播事业。
实现科技强国建设和建成世界创新高地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大力弘扬科学文化。构建“大科学观”,是拓宽科学文化的广度、加大其浓度和密度的可行性途径。如此,科学才能跨越边界,抵达更广袤的未知之境。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