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高地”

网友投稿  2022-09-26 00:00:00  互联网

    ■教育这十年 地方经验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

    连续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实施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开办第一所中美合作、独立法人的研究型大学,依托职业院校自身办学传统在境外建设“毕昇工坊”,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创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引驻国际戏剧协会总部……10年来,上海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走深落实,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拓展国际交流新局面,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教育提供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着眼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区域发展需要,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改革、驱动创新、带动发展,发挥了全国教育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了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已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教育服务力、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9月20日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13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说。

    服务重大需求,教育“朋友圈”更大了

    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几天前,我收到几位曾在中国上海学习铁路专业的老挝留学生写来的联名信。他们一致表示,要把在中国学到的本领贡献给中老铁路的运营和发展,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中方愿为中老友谊之路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写这封联名信的学生,是已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成回国的首届9名老挝留学生。2018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启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教育合作,首批9名学生来到上海接受本科教育,成为中国为老挝培养的首批本土化铁路专业人员。如今,他们已经学成回国,成为中老铁路通车后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肩负着把中老铁路运营好、维护好的重任。

    近年来,上海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扩大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规模,鼓励高校与沿线国家实施“小而美”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起,上海高校学历留学生占在沪高校留学生总规模比例超过50%,学历生中68%来自7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还资助开展了20多个沿线国家高级研修班和青年留学上海项目,举办“一带一路”教育论坛、“中国上海教育展”等品牌活动,探索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依托自贸区建设,上海不断深化教育服务业开放,合理布局扩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规模,强化在沪国际学生融合教育,围绕建设“亚洲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城市之一和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才向往之地。

    目前,上海全市在读国际学生近8万人,已构建起国际学生招生入学、预科教育、英语授课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建立了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和实践基地。

    阿尔巴尼亚籍女孩陆海燕今年刚刚从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毕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读大一,她的汉语相当流利,还会英语和韩语。

    据甘泉外国语中学常务副校长杨云介绍,该校开设有英、日、德、法、西语的第一外语课程和韩、泰、俄语的第二外语课程。全校学生100%学习双外语、100%参与国际交流、100%参加跨文化专题学习。

    在甘泉外国语中学就读期间,陆海燕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语言,她还担任校电视台导播、主持人,参加篮球比赛,开展跨文化课题研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还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获得了“上海市普陀区新冠肺炎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的荣誉称号。

    为促进青少年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上海连续13年组织“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布点开展9种非通用语种教学,积极推动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共建,9所高校在14个国家开展海外办学,每年资助2%的在校学生赴海外教育机构和跨国企业学习、实习,每年资助100名在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

    以开放促改革,创新动力更足了

    2012年10月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第一所中美合办的研究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在上海浦东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定位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10年来,该校将“创新”理念融入学校建设、管理和评价的各个方面,以博雅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为学生精心设计了通识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学科专业设置围绕中国发展、上海城市创新、浦东开发开放所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布局,重点发展包括神经科学、数学、金融学、数据科学等学科。

    “应发展之需、答时代之问,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搭建交流窗口和实践平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介绍,通过共享学术资源、建设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培养研究生等形式,上海纽约大学实现了与两所母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协同共进。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上海不断聚集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10年来,上海坚持中外合作办学“以我为主、填补空缺、补弱增强”,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76个,其中依托上海15所“双一流”高校举办的机构和项目数量超过50%。

    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校已经与世界15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国际化办学局面。定位国际一流碳中和示范校区,该校正全力推进崇明国际校区建设。上海商学院与世界顶尖名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共建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标酒店及泛服务业管理本科人才高标准,全力打造中国版“洛桑模式”,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

    10年来,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据悉,有16所上海高校获5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国际合作论文6万余篇;7所上海高校与国际顶尖大学组建9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所上海高校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把握新机遇,影响力扩大了

    2009年和2012年,在经合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上海连续两次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获得世界第一。随后,上海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上海教师的表现在总体上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至少在10个指标上取得“世界之最”。

    参与高层次、大规模国际教育测评,上海师生连续取得世界第一,上海基础教育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2013年,美国知名记者、《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来沪考察并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大力赞扬上海市政府在为普通市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在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做法。

    2014年,由中英两国教育部共同商定的“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正式启动,成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全额资助、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教师互派项目。2017年9月,英国引进全套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在8000多所小学推行“上海数学教学模式”。

    中国基础教育“走出去”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芬兰、南非、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国的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也纷纷来到上海“探秘”。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开放合作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上海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不断走深落实,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成为新亮点。

    2015年,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艺术国际性组织——国际戏剧协会落户上海,架起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此前,国际剧协已将“戏剧与文化教育部”在亚太区域的执行机构——戏剧院校亚太局设在上海戏剧学院。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决定在上海师范大学设立“教师教育中心”,使其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标准的制定者、研究中心和资源中心”。

    同年,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与上海海事大学正式签署协议,确定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落户上海;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在上海政法学院全面建成,针对沿线国家2000余名高级官员开办研修班;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定期举办中阿改革发展论坛。

    2020年,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江校区成立,将以3个国际组织的工作机构为核心、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上海开放大学持续多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与开放学习教席/姊妹大学网络(东亚)”主持单位,推动开放远程教育领域的知识传播、资源共享和学术发展。

    ……

    此外,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WTO亚太培训中心、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等高水平国际智库平台,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上海智慧。

    “搭建全球高端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增进话语权、标准制定的参与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教授看来,文化软实力日渐提升的上海有理由在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9-28/xw_1086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