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名叫《吉祥三宝》的牧歌,唱出了草原的风情、牧民的心声。今天我要说的,是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黄元庆的“吉祥三宝”——小黑板、小药园、小火塘。
我10岁那年从县城小学转到了乡下一个镇上的小学。到学校报到那天,转学手续办完后,我在校园内转悠,忽然有一股浓烈的生漆味扑面而来,我循着味道想一探究竟。
“别靠近,小心生漆中毒。”从不远处的墙角边传来警告声,我收住了脚步,远远望去,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涂抹一块小黑板,刺鼻的气味向四周蔓延。第二天,我到学校上课,只见给我们上课的黄老师脸和手都是红肿的。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黄老师自制了一块小黑板,涂生漆时引发过敏。”“老师做小黑板干吗呢?”那位同学也一脸茫然。
又过了几天,在我们四年级教室门前挂起了一块小黑板,做工考究精致、乌黑锃亮,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工整的粉笔字:“同学们,以后这块小黑板就是你们学习的小帮手了。大家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欢迎写在上面,我会一一作答,也欢迎同学们相互作答。我代小黑板谢谢大家。”署名是“语文老师:黄元庆”。
打那以后,这块小黑板就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记得我最先在小黑板上提了一个问题:“作文需要细节,那怎样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呢?”第二天,黄老师在黑板上作答:“观察——唯有像老鹰那样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才能看清事物,捕捉细节,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童话世界’……”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小黑板陪伴我们度过了两年多的快乐时光。
“这叫野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这叫金银花,别名忍冬,能够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在一块20平方米大小的小药园里,黄老师给我们一一介绍园中的草药名称及功效,大家听得认真极了,连树林中的小鸟也停止了歌唱。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黄老师带着我们在校园不远处开荒造田,种起了中草药。他将这块种有中草药的苗圃取名为“百草园”,还特意写了一块牌子插在地边。一有空,黄老师就带着我们为药苗除草、浇水、施肥。几个月下来,园里的中草药已经长得枝繁叶茂,有的开花了,有的结果了。微风吹来,送来阵阵清香,让人陶醉其间。
记得当时有一些寄读生,一入夏,身上就被蚊虫咬得大包小包,夜晚难以入睡。黄老师就从百草园采回一些艾草,晒干后,黄昏时在宿舍里点燃它,用来驱赶蚊虫,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一次,学校接到上级预防流感的通报。黄老师依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建议用中草药制作汤剂预防流感。得到领导同意后,他带领学生们采回金银花、车前草等洗净晒干,又从中医院买回甘草、板蓝根等中草药,在食堂熬煮了几大锅药汤,督促师生们喝下。仅此一法,阻止了流感蔓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
事后,我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黄老师的百草园好神奇,它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百草’,亲近了大自然,而且为我们预防了疾病。那阵阵飘来的药香,让我沉醉、佑我成长……”
在我们鄂西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小火塘,或砖砌,或石垒,占据堂屋一角。冬天点燃木疙瘩(老树的根),用来取暖或煨煮食物。小小火塘,是家人聚集的温馨港湾,也是亲朋好友的社交场所。记得在黄老师的单人宿舍里,也有这么一个小火塘。早些年,鄂西山区的冬天很冷,加上那时学校条件差,无论是教室还是教职员工宿舍,窗户都是用纸糊的,一到冬天,朔风呼啸,窗户呜咽。一下课,教室里全是跺脚的声音。
黄老师有严重的风湿病,一到冬天不是关节疼痛,就是哮喘病发作。为了不影响工作,经校领导特批:黄老师可以在宿舍里建个小火塘。在严寒的冬日里,这个小小的关爱之举,不仅给黄老师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他的学生提供了温暖。
有学生冒雪(雨)上学,衣服、鞋袜弄湿了,就到火塘边烤干;学校保温桶的开水冷了,就到火塘边来煨热。黄老师还常从家里带回一些红苕(地瓜)、洋芋(土豆),放在火塘边烤熟后,分给那些饥饿的学生吃。还有一次,黄老师通知放学后开班干部会,地点是黄老师的火塘边。那一次,我们几个班干部意外地得到一枚煮熟的鸡蛋、几粒山核桃……黄老师说:“在争当学雷锋好少年活动中,我们班荣获组织奖,你们班干部功不可没,今天,老师犒劳你们。”那一刻,我手捧温热的鸡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黄老师的小黑板、小药园、小火塘如“吉祥三宝”,陪伴着我的童年,镌刻在我的心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激励至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