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近年来,徐州市星光小学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将儿童的品格提升融入劳动实践中,构建了“敬食养德”主题劳动实践体系,以儿童熟悉的食物为主线,以“敬食养德”为理念指导,以“劳体润心”为实践途径,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努力搭建学校教育和学生真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具备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的优良品格的“星光少年”。
融创课程
将劳动素养植入学科教学
学校的教育时间主要在课堂,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主体教育时间,学校开发了“敬食养德”融创课程,学科任课教师挖掘本学科教学内容中与“敬食养德”相关的内容,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融入学科教学。
“敬食养德”融创课程内容涵盖“仁爱奉献”“自律俭朴”“尊重感恩”三个主体板块。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将学科知识、能力与劳动素养紧密结合,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融会贯通,形成爱劳动、会劳动、以劳动为荣的优秀品格。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克与千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称量并记录自己当日午餐剩下的食物重量,收集并统计全班学生的记录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算、量、称等数学实践,感受到人与食物关联中“数”的重要性,设计与食文化融合的特色实践作业,如“精打细算超市行”“搭建营养膳食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光盘行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家国情怀。
主题实践
提升儿童劳动素养
生活实践是教育的源头活水。为使学生在各项劳动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获得内在发展的动力,学校集合多名学科教师的智慧,研发了“敬食养德”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食堂、烘焙工坊、星娃小菜园来开发特色食文化课程和阳光劳动课程,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的“x”课程来进行教学。
以“星娃当家”食堂实践活动为例,学科教师分别开发了厨具“管理员”、食材“分辨师”、清洗“小达人”、小小“分餐员”等12项换位体悟活动,星光美食节、食材我来购、巧手绘“食”尚等12项浸润提升行动,让儿童体悟劳动者的伟大、感受劳动的幸福,培养儿童的劳动主人翁意识,促进儿童劳动素养的形成。
双线劳动
拓展儿童劳动空间
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针对劳动空间狭小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在原有线下劳动场景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育人理念,建立共创共享线上虚拟劳动场景,实现全场景育人,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拓展了学生劳动空间。
线下建立共生共情劳动场境。学校以校内阳光食堂为依托建设“劳动实践体验馆”,内设“星娃当家体验区”“星食谱建议区”等活动区域,让儿童近距离感知食物本身存在的价值。学校还建设了向善亭、春霖园、香樟大道、玉兰大道,每个班级可以在这里认领一棵“班级树”,参与学校的护绿植绿活动。在教室开辟了“植物角”和“阳台迷你小菜园”,让学生体验种植过程。在校外,学校与20家单位达成合作,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拓展学生劳动实践场域,让学生体验新技术为传统美食带来的发展和变化。
线上建立共创共享的虚拟场景。在智慧云平台开设每周菜单、劳动风采展示、轮值人员安排等专栏,让学生参与线上劳动、展示劳动成果。“敬食养德每周一星”成为“星娃”展示自己创新劳动成果的平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宅家食光——秀出你的拿手菜”活动,元宵节组织“创意迎冬奥,星娃闹元宵”活动。
完善评价
使儿童品格阶梯性成长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学校通过“我愿意、我能行、我坚持”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劳体润心”成长阶梯,对换位体悟和浸润提升两大类活动下的24种行为作出考察和判断,以此构建“星力值”评价体系。
“星力值”评价体系中创新设计了“校园星级评价”和“劳体润心星力储蓄卡”。“校园星级评价”以“星级榜”和“星星走廊”等设施为载体,对学生校园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劳体润心星力储蓄卡”将记录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所获的“星力值”,由同伴、教师或家长作为监督员进行督促,记录“星力值”数据。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星力值”申请创意劳动体验的机会,可以到烘焙工坊给爸爸妈妈做一个小蛋糕,也可以获得校外基地的体验机会,不断实现阶梯性成长。
“敬食养德”主题劳动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食”为主题、以“劳”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实现品格的提升,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从而成为勤俭、坚毅、律己的创新型人才。
(徐州市星光小学副校长 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