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基点,立足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依托教师教学发展国家示范中心,建构本科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创新并实施“滴灌式”育人模式。自2015年起持续推进基于“三模块”教学创新的五批课程改革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通过理念引领和顶层设计,构建融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为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通过项目驱动和团队引领,开发“前沿导引+专题研讨+项目实训”“三模块”课程教学资源;通过行动研究和实验改进,首创以学为中心的问学、研学、创学“三学”教学模式。
基于新时代应然诉求的改革之源
第一,建设高质量教学体系的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而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要任务就是建设高质量教学体系。在高质量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需求,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和谐的有机统一,教学方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结果要促进学生在关键能力上的提升与发展。
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批判性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训练,因此通过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势在必行。
第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本科课程价值呈现出前沿性、体验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因此,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评价进行多维系统融合,提升授课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不断更新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未来,传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模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此,立足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化改革是实现课程价值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课程教学创新的改革之路
学校全面推进育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创新“滴灌式”育人模式,以思政引领为首,强调课程教学改革的驱动和精准信息数字赋能,积极探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第一,重建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国家高等教育人才战略目标和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深入分析大学生能力核心素养,提炼大学生专业能力关键要素,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性和专业认知的规律性特点,首次提出并重建以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目标从“知识掌握为主”向“能力发展为主”转化。
第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依托国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课程为单位对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建构。其一,建立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规范课程改革项目的实施方案,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其二,研究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打破原有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按照“前沿导引”“专题研讨”“项目实训”“三模块”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其三,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精准把握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意向与困惑,针对思维游离、学习被动、观点盲从、实践创新不足等问题,深入挖掘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素养指向;其四,探索课程内容与目标的契合关系,揭示大学生专业认知规律和专业学习阶梯性特征,在重新定位与编制课程教学目标基础上,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第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与专家的引领、指导作用,通过培训、讲座、教学午餐会等方式,围绕课程目标促进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打造并优化教学方法。分阶段拓展团队,推动实验课堂观摩、研课、评课,创新性地实施“滴灌式”“三学”教学与育人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专业故事”为引导点,启发学生追问前沿问题,激发专业创新意识,养成“问学”习惯,实现知识外化;以反思现实为引导点,捕捉问题与知识之“专题链”,通过小组研讨与交流,激活学生深度理解专业知识,培养“研学”品质,实现知识内化;以破解专题为引导点,组建兴趣团队合作实训,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拓展、运用与开发,提升“创学”能力,实现知识活化。“三学”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主、以结论为起点的教学方法,从关注现实性、前沿性专业事件出发,以翻转问学激发反思性意识,以辩论研学训练批判性思维品质,以合作创学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增强“滴灌”引导的针对性和学生“三学”的深刻性。
第四,规范教学改革制度。依据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制定《中南民族大学模块化课程改革专项管理办法》《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严格规范“三模块”教学改革课程立项、结项等程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在机制方面实行“滴灌式”保障:一是把参与模块化教学培训、实验设计方案纳入教师考核内容,激发教师改革热情,促进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良性循环;二是建立观课、评课制度,不断改进与优化“三学”教学模式;三是实施交互听课、磨课、评课,不断反馈并增进实验规范与改进;四是开展教学午餐会交流,跟踪“三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实验动态。
第五,优化教学评价手段。立足教学目标与学习效能,不断跟进学生学习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手段。其一,让教学评价着眼于学生学习效能,改革学习成效评价标准,借助现代学习测评工具增进学习过程和效能评价,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其二,让教学评价嵌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开发测量量表,实施多元评价方法,监控课堂改革成效,对实验课堂进行前测和后测。其三,让教学评价体现多样、多元方法融合渗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评促学原则,引入多元评价,打造融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为一体的多模态评价格局。
基于解决教学问题的改革之效
学校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已8年,坚持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原则,不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创新性成果,而且在推广运用方面成效显著。
第一,解决了本科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矛盾问题。
一是解决了本科教学重“知”轻“能”问题。高校长期面临本科教学目标过窄、知识掌握与创新实践能力分割,模块化教学将二者有机融合,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科研零体验”困境,实现由“知识储备型”向“能力建构型”转变。
二是解决了教材内容与能力发展难对接问题。大学教材多按专业知识体系编排,难以照顾学生学习规律和需求,三模块课程编排精准契合学习活动特点,实现学习内容与能力发展有效对接。
三是解决了大学课堂重教轻学、教学方法单一问题。模块化教学改革创建“问学”“研学”“创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让学生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课堂主角。
第二,产出了一批教学改革的理论成果和课程实践案例。
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在理论上探索了大学生核心素养与专业关键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以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为学生关键能力的“三维”教学目标;建构了集发展目标、专业认知、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习资源于一体的“前沿引导+专题研讨+项目实训”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性打造与“三模块”内容高度契合的“滴灌式”“三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上立足解决教学问题,着力教与学无缝对接,建立保障与质量监控机制,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双提升”;实施“以项目驱动助力体系重建、以团队引领助推方法创新、以制度建设保障实施规范、以行动研究优化改进实验、以评价改革促进目标达成”的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系统工程,探索了一条从理念、方法到评价的改革创新之路。
第三,形成了从实践引领辐射到推广运用的改革成效。改革项目历经8年实践检验,不仅受到广大学生和同行好评,而且引领辐射区域高校和民族高校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是教学质量高。自2015年起,已完成了5批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实验,涵盖全校22个本科专业课程,经课程实践检验,模块化教学课堂满意度显著提升,尤其是专题研学和项目创学参与率均达全部,学生普遍反映“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很高”“课堂学习氛围好”“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模块学习中得到训练”“从前沿追问到辩论研讨,再到项目实创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充分肯定模块化教学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明显优势。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竞赛并获ACM-ICPC亚洲区域赛、ICPC东亚大陆决赛等6项大奖;2017—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跳绳世界杯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百余项。
二是推广效果实。以国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区域院校教师教学联盟等为推广平台,以工作坊和教学午餐会等方式对成果进行了全面推动,尤其是对民族院校、湖北区域高校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辐射作用。项目组成员应邀到30余所院校专题指导,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30余场次,得到推广应用高校、同行专家高度评价。
三是成果获奖多。教学改革团队出版《以学为中心: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专著并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咨询心理学》《民族手工艺术》等“模块化教学系列丛书”共10余部,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以模块化教学为主题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一流课程及创新项目30余项,其中“平台建设—行动研究—课程实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理论与实践”项目2019年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获“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国际级裁判员”“国家民委第二届教学名师”“教学先进个人”等省部级以上荣誉或奖项40余项,团队成员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奖项或荣誉80余项。
(宋发军 康翠萍 万力勇 王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