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技术赋能“神笔” 点化绿水青山

网友投稿  2022-10-20 00:00:00  互联网

江西省会昌县背坑村原废弃矿山被修复为良田

    日前,央视《晚间新闻》播出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市场化推进生态修复的新闻。这项工程就是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实施方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办企业(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项目总投入2.45亿元,项目主体是对靠近“三区两线”约3416亩的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

    生态环保

    深融于学校的血脉传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全国带有深厚地质工作传承、直属自然资源系统的高职院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一贯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问题治理,在野外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地质勘探、土地测量等项目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建校之初。近年来,学校依托校办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承接各种生态建设类项目十余个,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贡献力量,守护赣南老区的绿水青山,构筑起了一道绵延不绝的绿色屏障。

    技术创新

    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

    项目实施后,一个个废弃矿坑如被“神笔”点化,得以剜疮补绿,沙砾荒滩变绿洲,贫瘠乱坑变良田,满目疮痍之地重现绿水青山,截至2022年9月已累计开工修复点位56个。

    项目开展前期,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依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自然资源专业体系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承担废弃矿山勘查、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与预算编制等工作,为矿山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围绕土地整理、边坡生态恢复、植被重建、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等,通过校企合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形成了一整套与矿山工艺链相融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及行业标准,进一步提升了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和成果。

    一矿一策

    服务贡献乡村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废弃砖厂修复点位,103亩耕地已经初具规模,田埂道纵横交错,坡面则铺上了可风化的生态袋。村民饶运娣说:“从满是泥泞和破烂砖头的荒地到高产良田,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会昌县西江镇背坑村废弃煤矸石矿修复点位,村民李龙生说:“我们家就在矿区边上,遇到暴雨就泥石滚落,甚至挨到屋檐。去年县里面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之后,把之前废弃矿山铲平、填土,变为耕地,现在种了水稻,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割了。”

    “针对每个修复点位,我们根据现场地势地貌、地质状况等实际情况,‘一矿一策’制定实施方案,由电建公司在施工的同时做好边坡修复、复绿复耕、污染治理等工作。这些废弃矿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有的矿区会根据实际情况修复成‘林地+耕地’。总之,按照草坡、稻田、人居环境提升的综合整治思路进行规划。”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福平说。

    产教融合

    校地共赢助推绿色发展

    这种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构建的“政府部门主导、央企建设、高校参与、收益共享”的矿山修复新模式不仅守护了土地增减挂钩红线、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还间接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助推了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学校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平台和场所资源,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体验式教育教学,以匠心育匠才。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形成“专业(群)+项目”“专业(群)+公司+项目”“公司+项目”三种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服务特色模式,实施地勘调查、工程测量、土地整理、地灾防治、水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乡村治理等多元技术服务,有效帮助解决赣南老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以智慧贡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调推进,有力推动并书写了“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

    (高小艳 谢若闲)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0-21/xw_1145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