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引导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卷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指向。下面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作简要分析。
明确考查方向,找准“以评促教”的着力点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第42题,以东汉几位良吏治理虎患的事迹为史料,要求从中找寻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认识,感悟史学魅力。原题如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表格见上图)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此题突出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试题要求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在辨析材料真伪、判断信息价值的基础上,依据既有史实给出自己的看法。历史教材上并无虎患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完全陌生的情境,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相关问题。可见,该题考查的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的“历史解释”素养水平4,即“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运用试题信息,依托学科思维实现问题解决
面对试题中的陌生情境,学生需要调动相关的学科知识,运用学科方法,开展独立探究。
首先,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试题所选的史料包含虎患的成因和治理的措施。措施以成因为先,阅读中应思考:虎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而言,历史上虎患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更与人类活动有关。有的是受自然灾害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虎与人争食;有的是王朝更替之时,战乱导致土地荒芜,因而虎占人地;还有的是人类开垦山林,引发人虎冲突。虎与人类有着各自的生存空间,治理虎患应从人虎和谐共处入手。
其次,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要通过阅读材料知晓,东汉虎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东汉良吏是如何治理虎患的。史料把虎患的成因归结为“多虎”“赏募张捕”,即老虎的自然繁殖、官吏的不当处置。良吏治理虎患的措施包括“修德政”“至化”“恩信”“仁及飞(禽)走(兽)”“选进儒良”“唯人为贵”等,即改善社会治理,促进人虎和谐共处。但材料中的某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虎悉出界去”“虎皆渡江而去”“垂头服罪”“号呼称冤”“状如震惧”“视恢鸣吼”等。
再其次,建立相关信息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改善社会治理的举措,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这些都属于中学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孔子曾提出“苛政猛于虎”的观点,后世儒家把老虎与暴政联系起来。西汉中期以后,“天人感应”思想与灾异祥瑞论盛行,人们把老虎伤害人畜的行为视为治理不善的表现,把“虎不为患”作为评价地方官吏的重要因素。而捕虎加剧人虎冲突,这不仅会加重百姓负担,影响作为国之根本的农业生产活动,扰乱百姓的日常生活,还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有悖于儒家爱惜民力的思想。
最后,辨析史料中的历史解释与价值判断。学生需思考:这些记载是真实的吗?史书为何这样记载?其实,故事“不真实”,并不能说明历史“不真实”。可以肯定的是,上述良吏治虎的故事不仅为东汉人所传颂,在《后汉书》作者范晔所处的南北朝仍然被传扬。由于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导致在褒崇良吏时,逐渐形成“良吏—德政—猛虎渡河”的叙述模式。
范晔的父祖都是大儒,其儒学素养渊源深厚。作为一个有政治追求的官员,他于仕途不顺之际开始撰写史书,因此《后汉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生态。南朝的刘宋王朝仁德之政缺失,范晔企图通过历史叙述来影射现实。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指出,史学家撰写历史,是在鉴别与梳理过去留下的“碎片”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立场、经历、社会背景、所受教育等,都会影响其判断。尤其是,时代为史学家提供了著述的平台,让其提出问题、寻找结论,并赋予其某些特定的思维范式甚至价值标准。这道题要求学生“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魅力。
改进日常教学,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学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学。历史核心素养体系中,历史解释居于核心地位。正确的历史解释既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也离不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有力支撑。从这道题可以看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于同一现象的叙述存在差异;不同时期,对于同一事件的解释也会存在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史实介绍、结论传递,应高度重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并且按照课程标准的水平划分,采取循序渐进的思路,由较低水平开始,逐步过渡到较高水平。
“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水平2要求学生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水平3要求学生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作为“历史解释”素养最高层次的水平4,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搜集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在辨析真伪及其价值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他人的解释或提出自己的解释。
考查“历史解释”素养的许多高考历史试题,均创设了陌生的情境。比如2020年全国Ⅱ卷文综的第41题,要求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第42题,要求标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如此分布的理由。类似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引导历史教学不囿于具体史实,而是以史实为基、以能力为锚、以素养为本。我们必须认识到,漫无边际的史实补充是无济于事的,课标和教材中的本体知识,对于解决陌生情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某些具有特别内涵的本体知识,往往被作为“非重点史实”而忽略。例如,“十六国”大多为内迁少数民族所建,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反映了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对中原文化及政治的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与族源认同是分不开的,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与中原华夏(或汉人)同源共祖。以“夏”为国号,因其把大禹当祖先;以“燕”为国号,因其把周人当祖先。而“三个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本体知识虽被当作重点史实,但我们对其价值挖掘不够。例如,红军长征初期的路线近乎直线,而遵义会议后的线路迂回曲折,这体现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八七会议后,共产国际指定的几任中共主要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这给革命带来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中央红军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实行灵活的战略战术;独立自主地确定长征路线,并根据情况不断变换方向;独立自主地确定长征目的地,选择落脚点。这充分说明,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以本体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陌生情境问题的能力。总之,要“以一变应万变”,即通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来适应高考改革中不断出现的创新试题。这是“虎患”类试题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作者分别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昆山中学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