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这个哲学家的中文译名似乎带给人某种遐想:哲思、独特、丰盈、浪漫,引向辽远和深邃。一如他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描绘的塑造目标,“既有艺术般的优雅,又有哲学般的从容,通达高远深邃之境。”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20年,我邀请教师走进怀特海,阅读他的这本教育著作《教育的目的》。
这本著作并不难读。《教育的目的》是一本演讲集,薄薄一册,如同聆听现场讲课,不会让人望而生畏。怀特海通过演讲细致介绍和探讨了对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综合教育方式方法的理想构建,回归生活、转识成智、教育的节奏以及风格等内容构成怀特海教育思想的独特旨趣。即便是特别忙碌或者格外畏惧名著阅读的教师,也能在短促的翻阅中感受到怀特海丰富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或者是飞快地捕捉到一些隽永的箴言。例如序言中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又如第三章中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样的话语充满着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有发聩之力,能够引发我们的强烈共鸣。
但凡有一定课改经历的教师,阅读这本书都会很自然地对话自己的教育生活和课改实践,从而积累起更丰富的理解收获。当我重新翻阅这本著作,很自然地回顾自2001年起我所亲历的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初我正是出于课改实践的需要而对《教育的目的》有所涉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及其学科综合教育理念方法的许多精辟论述,曾给我的课改实践带来非常重要的启示。20年来,我持续在不同的学校与不同的同事合力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从海南海口的“我们身边的椰子树”到广东珠海的“请你种下这本诗集”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我于本土课程实践中与怀特海教育思想的对话。“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学生运用知识来理解与领悟生活,教育方才真正富有生机与活力。
近10年来,我以“活力教育”理念构建学校课程,可以看作是对怀特海教育理想的探索和实践。我与同事在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为3000多学生提供80多门基于兴趣、回归生活、自主选择、有机整合的综合性选修课程,在潮联学校创设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活家PBL”课程……
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活,再读怀特海,我深深认同他关于教育应培养具有智慧活力的人、反对僵化灌输死板知识的观点立场。无论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和思想活力的,我们应始终把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作为教育的全过程。
当然,我也想对教师提示一点我重读《教育的目的》的新体会。纵观全书,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侧重阐述教育理念(道),后面各章则更侧重“方法”(器)。怀特海通过他所熟知的数学、逻辑学、文学的教育实践构建了一套教育的方式方法,如节奏、循环、阶段、训练……这些内容与其说是其哲学观念的阐释,不如说是其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方式方法,而这可能也是我们更得益于他的地方。
必须承认,我们很难通过这本书全面了解怀特海本人广博的哲学观,有时也可能有所困惑——例如第一章节首段开宗明义所讲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后文也谈到国家需要怎样的工人和雇主——体现了将人视为手段的某种功利主义色彩。事实上,无论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天才或者有创造性的大师都不是可以在学校直接教育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某种功利化教育模式可以复制出来的。虽然怀特海意识到了自德国禆斯麦首创国家公立教育统一考试的弊端,但他又同时反对教育商业化,我略有疑心这是否意味着其观念内在逻辑不一致——我的想法未见得准确,但阅读名著中保持批评与思辨的习惯却总归是一种必要。
漫步怀特海的教育世界,有一种丰盈的收获、愉快的体验。怀特海全书论及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其视为达成某种目的,不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过程。在此,我想到康德的观点:人,是目的本身,人不是实现任何目的的手段,没有任何一种目的可以高于人本身作为终极目的而存在。人自身的存在与自由意志,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除了人之外,一切皆为手段。这样看来,我们可以围绕“教育的目的”延宕开来,展开下一段阅读旅程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
●请读者思考
怀特海认为,要想培育有智慧之人必须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您认为在教育中应如何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